- 經論講記
- 2001年於新加坡淨宗學會弘法培訓班習講無量壽經_法會聖眾第一_玫萱習講(仁敬法師)
- 2004年於台中生命電視台主講_釋教三字經節錄
- 2010年馬來西亞_四十八願要義講記
- 2010年馬來西亞_觀無量壽佛經要義講記
- 2010年馬來西亞主講 佛說阿彌陀經要義 講記
- 2010年馬來西亞_印光大師文鈔 講記
- 2011年印尼北干圓緣寺_無量壽佛經要義
- 2011年馬來西亞_觀無量壽佛經 上品上生章 要義講記
- 2012年淨土教道次第廣論班課前預習教學文章
- 2012年馬來西亞_淨土教道次第廣論大綱要義
- 2013年馬來西亞古來_隨師行佛門弟子規
- 2013年新加坡_隨師行佛門弟子規 講記
- 2013年印尼北干_隨師行佛門弟子規 講記
- 2013年馬來西亞麻坡_隨師行-佛門弟子規要義
- 2013年加拿大多倫多_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講記
- 2014年印尼北干開示_佛說阿彌陀經要旨深意
- 2014年美里居士林開示_佛說阿彌陀經奧旨深意
- 專題講記
- 佛一
- 釋愛(仁敬)比丘尼以佛法觀評時事
- 2010年馬來西亞_念佛超度及助念之方法 講記
- 2010年馬來西亞_瑜伽拜佛的功德與實效分享 講記
- 2010年馬來西亞_淨土思想研討班的研討方式與原則要義
- 2010年馬來西亞_瑜伽拜佛的方法與修行之道 講記
- 2012年馬來西亞_往生信心成就的心境略談
- 2012年馬來西亞主講_三時繫念要義
- 2013年新加坡南普陀寺_當下離苦得樂的方法
- 2013年馬來西亞_如何建立必定往生極樂成佛的信心
- 2013年馬來西亞麻坡_食存五觀 講記
- 2013年加拿大_教授瑜伽拜佛 講記
- 2013年多倫多_精彩現場佛學答問
- 2014年新加坡_藥師琉璃光如來之十二大願與西方極樂淨土相應之處
- 2014年埔里淨塵精舍 當下建立往生信心的要門講記
- 2014年馬來西亞_石山佛教會開示
- 2015年巴西美景巿芒果樹國家公園講座_ 身心靈的淨化與環保
- 2015年武漢蓮溪寺_對僧眾法談參學心得
- 專修淨土十六年的心得報告
- 2015武漢孝感蓮台寺佛教機基地佛七開示
- 2015年巴西聖保羅彌陀寺_念佛成佛的成就關鍵
- 釋愛-仁敬法師主講2019年9月6日馬來西亞昔加末八關齋戒佛學問答
- 釋愛-仁敬法師主講2019年新加坡_啟發本能大愛的實境練習
- 釋愛-仁敬法師主講2019年9月28日馬來西亞昔加末開示問答
第二場
(一) 培養恭敬心 尊師重道 法才入心
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
昨天我們講到,今年我在臉書上開設網路教學的專修班,教授「淨土教道次第廣論班」的緣起,總結這個因緣只能說是佛菩薩冥冥當中的安排,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單獨成就這樣殊勝的因緣,那麼我個人在這個因緣當中,也只是扮演一個替佛菩薩跑腿做事的人而已,所以我在做的這個當下也沒有得失心只是隨緣盡份,只要盡心盡力就圓滿所以可以完全沒有得失心。
同時我也能夠明瞭這個世間一切都是空相,所以在這個種種的造作當中都可以看做是遊戲神通,完全是學佛菩薩藉假修真而已。同時我們還明瞭如果我們在現相界當中自己生起了種種的妄想、分別、執著,那不但沒有功德反而會害自己造下無量的輪迴業。所以這個因緣雖然是感到非常的殊勝也希望能夠圓滿,但是內心當中確實也能夠沒有得失心。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開始逐一的來講解這一部論的大綱要義,在要講解之前,首先也必須要先給大家建立一個我們修行非常重要的一個前行的根基,那就是「尊師重道,培養恭敬心」,如果我們修行少了這個根底,那麼將會如同蒸沙成飯,就像我們要煮一鍋飯但是我們放的不是米而是沙,那麼這鍋飯再怎麽樣煮也不可能煮成飯,所以我們很多同修非常發心在佛門裏面修福修慧,到頭來還是沒有辦法成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這裡出了問題。
所以我們要帶大家學習這一部論的綱要之前特別著重在這個根底,那麼昨天有談到我們在臉書上的這個廣論班,課程課前的預習教學已經有將近十個月的時間,那麼同修們的學習都已經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學習態度,特別是在這個尊師重道,培養同修們的這個恭敬心,這個部份我們花了很長的時間,那麼一旦這個基礎打好了之後,我們都可以看到幾乎每一個同修在吸收法益以及生活上的實踐都有了非常快速的成就。
弟子國雄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 慈悲審定)
(二) 心存恭敬謙卑求法
最初我們開這個課程之前當時有很多同修報名,那報名當中的人因為網絡上上網的人動機啊,什麼樣的人都有,多半的人都是來看熱鬧來結緣,那真正報名的同修當中當然也是有心學佛,可是對於恭敬心的基礎更是沒有辦法跟我們這個道場裡面的同修相比。
所以在我們報名的同修當中我們觀察到,縱然有一些本身這個素質善根修養也比較好的,也就是比較懂事的一些人,就連這樣的人也沒有真正懂得如何表現恭敬心,所以這個部份確實我們感覺到非常的嚴重,所以今天特別在這個範圍我們要給大家深入的講解。
譬如我們在最初報名的時候,有一個這個大陸的女眾居士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居士,年齡大概是十七、八歲,所謂的真正的居士,「居」是居家在家修,「士」是讀書人,也就是已經是相當有修養、有學問、有修行的在家修行的人才叫居士。那我們一般人都以為在家人都這個尊稱居士,其實這個是客套話沒有實質的這個條件。
那這個年輕的小朋友她來報名,我是舉這個例子給大家感受一下,現在的年輕人的狀況,這個小女生她是就讀大陸好像是廣西的這個大學畢業的,很優秀的一位小女生,怎麼樣優秀她是伶牙俐嘴而且她的文學程度也不錯,對這個佛門也是有相當的接觸,這個也算是宿世跟佛門都有緣的。
她曾經親近過密宗上師,所以就自以為是很像佛門的修行人,在善根方面當然是超過一般世間人,因為十幾歲二十出頭吧大概,就懂得親近三寶這也是非常的難得,但是因為一開始的因緣就接觸密宗,沒有從基本的戒律規矩開始學起更沒有建立恭敬心這個良好的修學態度。
弟子國雄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 慈悲審定)
(三) 恭敬僧寶如佛不可輕慢
那密宗其實是非常注重對師長的恭敬,所以有四寶之稱,多了一寶是什麼?上師。要把這個上師當做佛一樣,活佛一樣來看待來恭敬,這個都是為了幫助弟子在法上真正能夠入心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但是她所謂的親近密宗其實沒有真正拜師入門,沒有。就是一般曾經接觸過這個上師的信徒,那麼接觸了一段時間以後當然也學了一些所謂的密法,持咒,還有一些教理等等,那就會誤以為自己也算是老修行了,她說起這個教理還真的是講的頭頭是道。
那這個小女生,其實本來來報名的時候是非常的傲氣的,那她的這個動態上面全部貼的都是梅艷芳的照片是她的偶像,那全部都是同一個人的照片,大家可以想象這個人的個性,有多麼瀟灑也相當的任性,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也不管別人怎麼看,一般動態上都是有介紹自己的生活動態或者是種種的內容都有,那麼她的動態裡面全部都只有一個人的照片,可見得這個人的性格也是蠻獨特的,特立獨行的這種人。
那麼她來報名的時候她就跟我說,是因為看到我的這個法相莊嚴,然後就想要來親近師父就這麼簡單的一個念頭,然後親近之後她也不是為法而來,因為原來她是親近這個密宗的上師,也覺得自己有一些修行,換句話說只是來交朋友來跟我交朋友的。
但是因為我在網絡上教學我是從來不跟人交朋友的,我的動態上,雖然一般臉書上這個性質是交朋友,是這樣的一個跟朋友互動、家人互動這樣的一個平台,可是我這個從最早一開始很快我就成立這個廣論班的教學,所以也等於就是課堂這樣的一個性質。
那麼她要來親近當然就想到要來報名我們這個廣論班,那我就接受,同修任何人都可以報名,但是報名之後我們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審核,還有學習我們的光碟寫報告,確定你在這個法上跟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這樣子才會被錄取,然後會進到我們另外一個社團專修的這個教室裡面。
弟子國雄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 慈悲審定)
(四) 觀照業習從心懺起
那麼這個小朋友,一剛開始來報名的時候習氣毛病非常的重,因為她把我當成朋友所以很沒大沒小,嘴巴卻很甜,一來就經常讚歎師父:哎呀,師父,你好莊嚴,我最喜歡你了!從來沒有看過法師那麼莊嚴、什麼話都講得出來,而且讓你聽得覺得還很自然很真誠,因為她那種人,感覺就是她不會說謊,她也不屑說謊那種人,很酷的小女生,而且口才也很好,而且脾氣還有一點任性,不太給人面子。
那我們在網路上,是大家都知道網路上這個平台,臉書這個平台是全世界的人都可以看到,有機緣都可以看到,那對於這樣一個口沒遮攔的帥氣的小女生,剛來的時候這個雖然是好像表現得很友善,是為了仰慕而來的來結緣,但實際上那個態度是非常的不恭敬的她自己不曉得,很多規矩都不懂。
那講話用詞,這些她認為是很帥氣的、很親近的,像把你當哥們,這樣子的一些語氣,在她來講都覺得沒什麼,因為她認為她要來找我就表示她喜歡我,她才要來,這就已經給足面子了,現在的年輕人很多是這樣子。那麼我們一些同修,已經比較早期報名的同修助教,就會好意的想要勸導她,那麼這些助教勸一兩句她就給你回五六句,回到最後沒有人敢勸她,因為她口才很好沒有人講得過她。
像這樣的一個情況我看沒辦法,我就一定要馬上糾正她,要不然的話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示範,所以我對她的糾正就非常的嚴厲,而且我也不會花太多時間在這方面,因為如果你真的有心要來學習你就必須要遵守這裡的規矩,所以我不會有很多機會給對方,頂多一次兩次,如果她不聽我可能就會請她離開。
弟子國雄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 慈悲審定)
(五) 清淨身口意是佛弟子具備的德行
那還好這個小朋友很聰明,眼色很好,助教勸她都沒有用,師父一講話,馬上:是!遵命!她會這樣講,讓你完全都無法對她生氣而且你一定會原諒她,這樣的一個小女生,確實我們目前為止我們社團的,昨天講過報名的有六十位,真正錄取幾個月下來大概有二十個人,這些人從十八歲到六十幾歲都有,每個人都相當的有善根,但是每一個人的口才都不能跟她相比,因為確實是很伶牙利齒,然後名相上也相當有功夫。
可是問題是她的思想不穩定沒有一個中心的思想,也就是雜修的結果,就是學了很多名相,但這個小女孩還是很用功的,所以她的傲氣也是有她的因緣,有她的背景。那麼像這樣的一個情況,剛開始教她規矩她都會聽而且改得很快,我才糾正她的時候,她馬上,我告訴她動態那邊的梅艷芳偶像要全部改掉。
因為我很清楚現在的人,你要教他:你要懂規矩,你要好好學佛,持戒啊!這些籠統的話一般是沒有什麼效果的,因為就算想學也不知道怎麼做,這是我的體會,所以我現在教學生我就直接告訴她,你就怎麼做,哪裡需要做,那如果真的願意學,通常就會馬上改,那我就直接要求她把動態這個偶像,因為你作為一個佛弟子嘛!我們在外面的這個「身口意」各方面都要注意到。
那麼一講她馬上改,而且全部換上我的教學內容,全部!所以你看這個性格很酷喔!然後把她的大頭照還換成我的照片,把我當偶像供在那裡,而且她的這個分享,一下轉過來就這麼大的改變,超過其他同修的發心,所以這些都很好。
弟子國雄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 慈悲審定)
(六) 恭敬心要真正從內心生起
但是後來我還是決定把她退學,為什麼?因為我們細細觀察之後,這一些東西其實都還是在於表面的一個服從,表面的順從,表面的恭敬,這些只要有一點小聰明的人都可以做得到,但是我們觀察是從內心,從骨子裡去觀察你的狀況,那這個小女生其實親近我,真的就像是她最初講的,就是看到法師很歡喜生歡喜心。
那麼來了之後也跟我們學習了一段時間,對淨土法門也認為不錯,就是不錯而已,那麼對於過去的這些密法以及雜修的這些習氣也沒有想改,並沒有發心想改,沒有想要放下,當然這對她來講,如果要這樣要求也是難為,因為她來並不是要來修淨土,她來只是要來親近我。那因為要親近我,所以也學了一段時間的淨土法門的教理,她也覺得不錯,將來還是要發願求生極樂世界成佛比較究竟,這個東西她也能夠吸收。
問題是我們人的習氣業力真的不可思議,經上講:眾生業力不可思議,即使已經在事相上,為了怕被我這個逼迫離開,然後為了討我的歡喜心,也為了珍惜這個法緣,所以方方面面都做的很好,不會差過其他的同修,可是我發現她的這個個性不穩定,年輕人很多都是這樣,心不定。
心不定當然就會顯現在什麼?想交男朋友想去吃喝玩樂,然後想去雜修,特別以前還有這個修密法這些,事實上那談不上修密法,真正修密法是非常嚴格,要先做這個四加行,大禮拜十萬拜,持咒十萬遍等等的,也是踏踏實實修的。修密法不是像一般人的概念,說你只要親近過上師給你灌個頂,你就是修密法,不是這樣子。
弟子國雄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 慈悲審定)
(七) 善根福德是修學淨土法門成就的因素
那因為她這一些背景,雖然不能要求一下放下,可是至少你要有那個心,我後來觀察發現她沒有這個心,而且最重要的是這個性情不穩定,然後思想也偏差,因為裝了很多名相之後,我們反而很難去糾正過來,她的一些主觀的一些看法,這種學生很不好教,她主觀意識很強。所以有事沒事她就會經常來找我聊天,在我的訊息上找我聊天說她的一些觀念,她過去學法的一些觀念,然後有事沒事來找我訴苦,煩的時候來跟我講她的心事,然後高興的時候也來找我分享,就把我當朋友,然後告訴我她的情況告訴我她對於法的種種看法,什麼密宗什麼宗,那各位想想看這樣要花掉多少時間。
而我的法我要教授的法,她卻只是很輕忽的帶過,換句話應付嘛!跟著大家一起看貼文然後按讃,這一個部份如果沒有深入的去觀察是看不出來,因為表面上是做的很好,她自己也不是故意的,她絕對沒有惡意,但是我從這裡觀察到這個學生不好教,知見上的問題,再來就是說心也不定,我們這是專修的課程如果心不定也沒有辦法成就。
那為什麼會有有這些現象習氣,除了過去這個宿世以來的習氣之外,主要還是因為沒有恭敬心,不懂得恭敬心,那因為她是有自己的知見非常執著的人,所以要教也不好教,通常我教學生,選擇比較嚴格一點,就像我們這個彌陀經上講的這個法門,我們淨土法門的成就「不得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所以如果是少善根少福德的人是很難教的。
因為我們沒有很多深奧的理論,我們不是用理論來接引眾生,是眾生的善根跟福德,那我們將這個因緣介紹給有緣的人,所以如果是要透過一些理論的辯論教學,那這個不是我們淨土法門的修法,不是我們淨土法門教學的特色,而且我個人也覺得不需要把時間花在根性還沒有成熟的眾生,但是我們一定還是平等的給他們種這個善因,先結善緣。
弟子國雄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 慈悲審定)
(八) 恭敬心從遵守規矩做起
所以最後因為這個恭敬心不具足,我就決定請她退學,沒有讓她正式參與專修,進到專修的社團教室裡面學習。那這個是一個例子,因為像這樣的這麼聰明的,也跟我們緣分很好,也不會排斥淨土法門的人,因為不懂得恭敬心而且本身也很難受教,所以我們就忍痛捨棄這樣的一個學生。
然後我是勸退她,我說:妳要不要考慮一下到動態裡面去參學比較自由,然後剛開始她還很不服氣馬上質問我,為什麼,所以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這個個性我如果真的讓她上我們的課,我真的很快就剩下半條命,一天到晚要跟她解釋為什麼,而且還有解釋到她高興,不然萬一不高興,等一下全世界給我廣播,很麻煩的,大家以後你們當老師你們就知道。
我們教學生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問題,因為眾生的煩惱無盡,那我們也避免她造業,即使我們有能力來處理,但是我們也要避免人家造業,也不要浪費太多的時間產生很多波折,所以她說,我也預料到她會這樣跟我講,她說:為什麼?那我就心平氣和的告訴她,我說:因為你沒辦法完全遵照我嚴格的要求嘛,規矩很多很嚴格。那這樣講的話,她也沒有話說,那就接受了。
接受了以後,通常我們這個班被勸退學的或自己覺得種種因緣然後沒辦法繼續上課的人,也會繼續留在我們的動態參學,因為在動態這個部分是自由的,沒有受到每星期有五天必須要上網種種的這些規定,但是她到了動態自修了一段時間以後,一直到現在好幾個月了,期間還有三次常常來跟我吵著要回家,就是想要回到我們的班來上課,所以這個緣也算是非常的深。
可是這三次當中我也幾次差點心動,因為我們盡量的就是不捨任何一個眾生,而且剛開始我們也是很用心的接引她,希望能夠改變,因為年紀輕,然後也在佛門也有相當的用心學習,甚至於我們也希望將來她可以出家弘法利生,這樣的對象我們當然會非常的隨喜,希望她能夠成就,所以當她這幾次來吵著要回家,也是有一點考慮,不過後來我還是堅持。
弟子國雄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 慈悲審定)
(九) 恭敬師長 直心受教 法義入心
那堅持的原因主要就是考慮到這個恭敬心的問題,所以如果我們學法如果沒有具備恭敬心,不但自己沒有辦法得到法益,因為將來還是浪費時間,你看我們很多同修老同修在佛門裡面修學,為什麼沒有辦法得到修行的利益?沒有辦法降伏煩惱開啟智慧?就是因為不懂的恭敬心,那麼這個部份很多人不懂,不是不願意做到,所以才有必要我們在這裡深入的來研究學習。
舉一些具體的例子,大家來體會看看,譬如說:有一次這個小朋友她跟我在互動的過程當中,她會跟我要求說:「師父我覺得廣論這個淨土法門不錯,但是因為我很忙,然後我平常還有做什麼什麼,所以我希望你只要教我信願行的部份就好了,這樣子就可以了。」是這樣的學習態度,你們覺得這有恭敬心嗎?
但是她絕對沒有惡意的,她還覺得跟師父很親,因為師父看起來很慈悲嘛,不大會罵人,因為她沒有被我罵過,沒有真正吃過香板,因為初期這個緣分還不夠深,下手會比較控制一點,所以她就這樣子來問我,來要求我。我當時看到她的留言,她是在我的訊息上,這是沒有對外公開的,我就馬上回她,但是那一次真的也是給她香板,第一次賞她香板,我就跟她講,我說:「不是你叫我應該要教你什麼,而是我教你什麼,你就要做什麼,這個才是尊師重道。」
很多同修都沒有想到怎麼樣去恭敬師長,就像這個例子一樣。像很多人也是這樣,你雖然沒有直接開口跟師父要求:你教我這些就好了,那一些我就不要了,,但是你們內心是不是這樣想?自己反觀一下,對不對?你會挑我想要學的,這個道場這些東西我想要做,那些東西我不想要做,那師父教的東西,這個部份我比較有興趣,那個部份太難了、太枯燥了,不合我胃口,那你就會怎麼樣,你會陽奉陰違。
即使你不會表現出這個不接受,在師父面前師父講什麼:好好,是是,知道知道,可是背後有沒有做?沒有啊!對不對?雖然沒有像這個小朋友那麼直接,她是沒有掩飾自己的,很天真很率性的一個人,但是其實十個有八、九個跟她一樣不要以為自己有恭敬心,對不對?你們自己好好想一想,但是沒有察覺啊,你自己沒有覺得你不恭敬。
弟子國雄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 慈悲審定)
(十) 無私無求不擇喜惡的心才是誠敬的發心
你還會覺得說:「我今天來學法已經很有心了,你看外面那些人,叫他來聽法他都不肯,我已經很有善根了,甚至於我還會拿錢來供養師父,還會護持道場,有時還會做做義工,我已經很棒了,我有恭敬心,很有心。這個都不叫恭敬心,你做這些東西做的再多,也是因為你喜歡你想做,而不是你認為你應該做的本分。
每個人都會想,當我們在付出的時候,我們都會執著我們有在付出,自己做了多少事情,有多少功勞,自己有多善良,可是很少去反觀:自己當心是不是有一些本來就應該做的部份 -- 本分。譬如:你到道場去修行,道場也沒跟你收錢啊,師父教你也沒跟你收錢啊,那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會有他自己應該有的本份,自己要去覺察,要去主動做到的部份。但是一般人很少去想到這個,只會覺得說,只會去注意到自己已經付出的那個部份,然後洋洋得意自我讚歎,其實你做的這些事情,說到底還是你自己歡喜想做,是你自己的私心。
就像說一個男生說愛一個女生,這個愛一個女生,如果是要佔有她,那這個愛是不是真愛,不是。如果真正愛一個女生,一定會做對她有利益的事情,那通常不是嘛,通常你看男女在一起也都是...為什麼會吵架?因為自己想要的,對方不能滿足的時候就不高興,所以這種愛是什麼?是自己的私慾,你喜歡的,是自己的私慾。而不是這個對象,所以當這個對象變醜,不是你喜歡的那個樣子的時候,你就不再喜歡,所以這種喜歡,這種愛是假的。
那麼同樣的你在道場付出,做義工、供養三寶等等的,你做到的那個部份其實是剛好心情好,然後你覺得你可以做做給人家看,或者是說沒關係我不求回報,那我現在這個道心還有,所以我願意做到這裡,這個程度標準還都是依照自己的喜好、歡喜來決定做的。這個都還沒有具足恭敬心、真誠心。真正的真誠心是完全隨順師長的標準,聽話,沒有自己的意思,完全隨順三寶佛門當中的規矩來遵守,而不是照自己想要做什麼的標準。你照自己的意思想做的,你做的再多都不能算是真正的恭敬心,這樣明白嗎?
這個很不好懂,也不太好,講要你自己能夠去體會,因為這一般人很難察覺的,你會著在相上,所以你做的越多你會覺得你很護持三寶、很恭敬三寶,你供養這法師這麼多,你供養這個道場這麼多,所以你的恭敬心夠,其實不見得。這個都是表面,你會做這麼多是因為你現在高興,那天你不高興,你就不做了,對不對?
真正的恭敬心是師長要怎麼做,道場需要你怎麼做,而你即使能力不到,你還會盡心盡力的要求自己努力去做到,這個叫恭敬心。那這個原則的話,就不在於你做多做少的事相上,而是在於你有沒有盡力,譬如你捐錢捐的多、捐的少這個不是重點,重點是你有沒有盡心盡力的去做到師父所教你的這些教法,聽話嘛!
弟子國雄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 慈悲審定)
(十一) 百依百順依教奉行才是真正的恭敬心
通常我們師長都會叫我們修行要從捨,捨開始,從布施捨我們的內財外財,然後捨掉我們的煩惱等等的。那麼你如果有盡心盡力去做,這個就是真正的恭敬心,依教奉行聽話。而不會說師長教你一個觀念,教你一個戒律叫你做一件事,然後你就沒有馬上聽,不大緊還霹靂啪啦講一大堆理由來辯論,像這個小女生肯定是會這樣,一天到晚有的辯論,她會有自己的想法也沒有惡意嘛,她會提出來因為你是師長啊,你是老師啊,你應該給我解惑啊,所以就會無止境的很多很多的問題出生,但是這對我來講都是戲論。
因為特別修學淨土法門的根性,一定就是要老實、要聽話,教你一句你就做一句,這一種學生就是根性成熟的,成佛的根性成熟的人。如果沒有辦法做到,具足這個恭敬心--絕對聽話,那麼在淨土法門裡面很難深入。為什麼?因為你將來,你現在跟師長產生恭敬心了,那麼將來你才可能跟阿彌陀佛對阿彌陀佛產生恭敬心。你一個活生生的人在你面前,你都沒有辦法產生恭敬心、依教奉行,那佛在哪裡?反正你現在做壞事祂也不知道,你會真的依教奉行嗎?更難。
所以為什麼密宗上師的地位超過佛,就是因為上師就是代表佛,他活生生的一個人來跟你接觸,直接教導你,直接指出你的這個缺點、直接指導你的教法讓你能夠有切身的一個感受,修行的一個感受,所以相對之下的這個緣,修行的緣來講超過佛,因為佛是無形無相,你對佛的認識還是一個在理上面的一個緣份,所以上師的這個角色在密宗來講是特別的重要。
所以這個修學最重要,像我們選擇學生,我個人選擇學生就是這麼嚴格,因為為了我們這個班是保證班保證成佛嘛!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也不得不這樣嚴格篩選,要不得話選進來到時候自己教的很辛苦,肯定半條命一定沒了,只要碰到一個就夠了。那更何況想要確定每一個人都能夠順利成就,所以一定要在這個部份要嚴格的把關,那相對的我們也可以借這個例子反觀,如果我們今天希望遇到一個真正好的善知識,有心教導我們希望我們成就的善知識,我們要不要具備這種態度?一定要,否則你絕對遇不到。
所以你看現在,佛門裡面法師很多、法寶也很多,但是你真的找得到真正能教你的師父嗎?很難吶,大部份都是在自學,真正師父是怎麼樣,直接教導你指出你的習氣毛病對你很瞭解對你的個性很瞭解,所以有名的法師除非他有他心通,否則對你而言他的修持再好名氣再大也加持不上,你自己看光碟也可能會誤解,那這樣的話對你來講就不是最好的善知識,真正的善知識是懂你的人,甚至你跟他有緣,你願意聽他的話,他就是你的善知識。
弟子國雄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 慈悲審定)
(十二) 恭敬心從老實遵行師長的話開始
那你有這樣的人嗎?我們身邊很少有這樣的人,身邊的人誰也不服誰嘛,所以現在互相勸導的,乃至於父母都不敢勸子女啊。有很多長輩勸子女,結果是怎麼樣?被子女殺掉的這個例子新聞都不少,現在年輕人有一些人是很可怕的。
這個前不久台灣有一個例子,但是其實台灣真的是美麗的寶島,我現在舉一些例子比較不好的例子,其實是少數的。有一個高中生男生,因為從小他是帶回來養的,那麼後來是由祖父母帶大,小時候很乖,然後到了這個高中的時候變壞了,變壞以後爺爺就念他幾句,翹課不上課,整天在家裡看電視。
爺爺常常就念他幾次,怎麼老是在家看電視不去上學,才念他幾次而已,有一天晚上就拿刀子把爺爺殺掉而且非常的恨,水果刀都彎了,總共刺了二十四刀,心臟好像都挖開了,然後半夜的時候爺爺就受傷逃命,逃去奶奶的房間喊救命,他還威脅他奶奶不准報警,然後還很從容的說:等我洗個熱水澡,我自己會打電話報警自首,大家不要以為他良心發現,他是都已經想好了自首,他說反正我才17歲你們又能關我幾年?這樣的想法,這麼殘忍的行為,然後做完事情造了殺業之後,他還覺得沒有生慚愧心、恐怖心,反正關幾年就沒事了,多可怕,那為什麼會這樣?只是爺爺念他幾句而已耶!
所以我們生活當中,想要碰到真正能夠直言相勸的,指出我們的毛病的人太少了,所以我們如果要修行,當然發心修行是已經覺悟到這個世間很苦,想要斷惡修善想要提升境界,你才會發心入佛門嘛,那既然發了心入佛門,當然首先一定要能夠感得善知識來教導,自己盲修瞎練絕對不可能成就的,反而會走彎路走錯路。那怎麼樣去感得善知識,就是我們剛講的一定要具足恭敬心,所以這個部份大家不要小看,自己根本連自己不懂都不知道,所以人佛門時間很快就過了幾年就這麼一眨眼就過去了,沒有一點進展就是在這個地方。
我再舉幾個例子大家容易學習的例子,什麼叫「有恭敬心」,有一個徒弟出家的弟子,師父要出門就交代他道場的花花草草,每天要澆花要記得澆花,交代好了以後就走了,那走了以後呢才走了沒兩天下雨了,下雨了連續天天下雨,那你們猜猜看這個徒弟有沒有澆花,沒有澆花,應不應該澆花,正常人就會覺得那麼笨,就下雨了還澆花幹什麼?浪費水,對不對?這個叫自作聰明,以修行的標準這個叫自作聰明,以世間法來講,聰明啊!對啊!這個人很聰明,你看他會打算不要浪費常住的水而且嘛下雨都已經澆了,你幹嘛還要澆水啊,澆了才是笨蛋,一定是!如果世間法的標準是這樣。
可是出世間法修行的角度是怎麼樣,就師徒之間來講,徒弟跟師父,你看禪宗為什麼能夠以心印心,作為傳法的方式,就是說明師父跟徒弟之間,徒弟跟師父之間一定要有相當的默契跟信任,你這個法才能夠傳,才能夠產生默契。那這個信任要從聽話開始,聽話久了以後你才會產生默契,彼此有產生信任。
不然今天師父交代你做什麼,心想這小子可能不知道又要打什麼主意,不會照做不可能產生信任。所以有時候太聰明的徒弟不好教,完全都是自己的知見:對啊!就沒錯,我這樣想就沒錯啊!我替常住省水,有什麼不對?看起來是沒錯,問題是犯了一個最要不得的一個過失,就是不聽話,就不直心啦!
弟子國雄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 慈悲審定)
(十三) 恭敬心是相信師長的教導真誠實踐
我們常講直心是道場,世間人都著在相上去分別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而修行是在於心。雖然這個好的徒弟他很聽話,就是天天下雨天還是澆水好像有一點浪費水,那個是事相上,但是能夠展現出對師父的恭敬順從,那這樣的徒弟,師父對他一定能夠信任,傳給他的法一定毫無保留因為知道不會變質。
不然等一下傳到他那邊,他自己又有自己的解釋,還把你的這個意思給錯解了,那就很麻煩,會產生很多的麻煩。錯解了以後,如果是他不認同,哇!那還跟你對立,那是非常的嚴重,會衍生出很多問題。所以知見很重的這些弟子,師父基本上不會給你傳法太多,特別是心法,這個大家可以理解嗎?
所以我們要學直心,不要學自作聰明,一定要聽話。你能夠聽多少,你就能夠做到幾分,你可以先從聽父母的話、聽師長的話,當然這個人也是要你能夠尊重,如果他的話你覺得有問題,你當然也沒有辦法完全照做。
不過,大家要知道,修行的標準跟世間人不一樣,修行是把生死都放下。師父叫你去死,從這個山崖上跳下去,你敢不敢?這個就是直心,做到更徹底,直心的人就是師父叫你跳,你就跳,即使叫你去死你也去跳,生死都有放下,反正師父絕對不會害你的。有些師父在禪宗在讓弟子開悟,什麼怪招都有,有打有罵又踢的有侮辱的都有,你如果不接受,懷疑,掉頭就走,甚至於結冤仇那當然這個法傳不成,對不對?一定要經得起這個過程驚險的考驗。
佛經上就有這個例子:有一個例子就是一個人看起來很笨,這個不是師徒,但是意思也是接近,有一個人很笨,然後另外一個人很聰明,就故意要整他,就跟他說:你從這一顆樹上跳下去,跳下去是山崖,你跳下去,你就可以成仙得道,他就真的相信了,很單純的,就真的相信了,然後他就跳下去,因為他相信,深信不疑,萬法唯心,他就真的就得道了,升天得道了。然後騙他這個人想:怎麼會這樣?我只是隨口跟他講講,怎麼他真的得道了,他自己也開始相信了,自己也跳下去,結果死了。人家是真正真心絲毫不懷疑,他是試試看,對不對?那個用心不同啊。
所以如果師父叫你跳下去,他絕對有他的用意,因果也是他承擔,你敢不敢聽,你敢聽這個一百分啦,你連生命都交給師父了,這是最好的徒弟。現在的人找不到這種人了,因為現在人「貪、嗔、癡、慢、疑」這個疑根也很重,對師父懷疑這個很難。像我小時候我也很不相信我的祖母,她去年已經往生了,去極樂世界了,祖母很疼我,這個絕對相信,可是雖然疼我,我懷疑她的這個智慧因為老人家沒有讀什麼書。
那有一次,我耳朵發炎,耳朵發炎很痛,那老人家的常識不夠,以為螞蟻跑進去,她就拿水往裡面灌,那發炎的耳朵又拿水灌,所以發炎的更厲害,所以那一次痛到我是祖母講什麼我都不相信了。後來人家才跟我們講一個秘方,這種情形就是:假如真的是螞蟻跑進去你就要灌麻油,不是灌水,即使是真的螞蟻跑進去也不可以灌水,你常識夠,這樣的人我們就可以自然就會相信。
弟子國雄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 慈悲審定)
(十四)直心順受才能領悟法義
那如果說我們碰到一個我們很沒有辦法產生恭敬心信任的人,當然你也不可能百分之百順從,而且可能順從也會出事,所以我們選擇善知識也很重要。那麼一旦選擇了以後,你的弟子規就要做到,這個就是弟子規。剛剛講的叫你跳下去,你命都可以不要,這個是一百分做到弟子規。弟子規表面的這些規矩,當然也很重要,但是真正的是在這個核心,就是對師長百分之百的恭敬順受。
所謂的恭敬心,就是你完全聽話,完全聽話,用心去理解,去接受師長的交代,師長的教法,你通通都依教奉行,不會陽奉陰違。然後不會自作聰明,往往很多人都會自作聰明,不見得會陽奉陰違,不聽話,但是會自以為還有更好的主意,可以做的更好,這種心念相對的,你也是認為師父的智力不夠你嘛,比不上你嘛,你的方法更好,對不對?那就是不恭敬,這一點很多人容易犯,自己沒有察覺。
覺得自己是好意,想要把師父的交代做到更好,更完美,所以在那過程當中自己有一些以前的概念,特別是女強人、能力強的或者是能力強的這些大護法、大事業家。。。哇!那更是容易犯這個毛病,用自己既有的概念來執行師父交代的事情,然後做完以後他就等著師父的讚賞,其實完全錯了,應該是領香板,不是等接受讚賞,這個就是完全不瞭解修行的這個弟子規之道。
真正的弟子規就是要對師父要完全的信受,如果自己的想法做法,相對的正是顯現出你對師父的交代有疑問或者是有不認同的地方,那是不是師父的這個交代,真的值得做弟子的質疑呢?通常來講不是的,既然是師父,他就有他教學的善巧跟方法,還有他自己的境界,往往是弟子沒有辦法想象得到的。就拿在家修行跟出家修行,那完全是兩個層面的東西,那在家人,為什麼會沒辦法恭敬出家人?著在相上。我在社會上大風大浪打滾了幾十年事業做這麼大,而你們這剛出家的小毛頭,懂什麼?往往都是這樣的一個心態。
可是你要知道,就修行的角度來講,你這一些社會上的經歷往往是更大的污染,是佛陀要我們放下的東西。對不對?放下以後我們本來清淨的面目才會顯現。所以你這個社會上種種的這些,你認為能力強的部份,那是世智辯聰,往往是一種染污,執著更重。而年輕出家的這些男眾女眾他反而沒有這些負擔,很單純的,也許就很直心的,像我們剛講的,師父叫他澆花,下雨天一樣澆,這一種人容易得道,他的境界比你更高,心更清淨,所以他會有出家的因緣嘛,叫你出家,你肯嗎?你還不肯咧。
弟子國雄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 慈悲審定)
(十五)忍辱是成就一切功德的根基
所以境界高低、心清淨、功德大小,不是你自己主觀的認定,而是大道之中自然有一個標準。這些我們都可以講的清楚,經上跟我們講得明白,我們的心越清淨,分別妄想執著越少,這是標準。對不對?到成佛之後,妄想分別執著通通去盡了,你就成佛了,那麼還沒有成佛之前,妄想分別執著越淡的,也就是越無我,師父講什麼,你就什麼嘛,甚至於命都可以不用。
那這個標準來講,你的功夫越高,心越清淨,通常這種人。。。那些人比較有可能做得到--出家人,很單純,看起來傻傻的那些人,他的境界最高。是你不會看,用世間的標準來衡量功夫的高淺、深淺,所以你對出家眾沒有辦法生起恭敬心,其實是因為你看錯了。所以這些我們必須要去除這些障礙,我們才有辦法生起恭敬心,然後才能夠感得真正善知識的接引的教授的因緣。
再舉一個例子,這個功夫就更高了。在叢林裏面,我們知道要傳位給這個接班人啊,要傳法子,通常都會選哪些人?你看叢林有時候幾千人,人才輩出,那方丈如何來選接班人,以前就有一個很經典的例子,就是有一個外來的僧人,去到寺院十方叢林去掛單參學。
因為外來的通常還是會受到排擠,你不是在這裡剃的,但是十方叢林還是可以去掛上單,所以去掛單參學,那麼裏面的人就排擠他,給他做粗活,去挑大糞,種菜當肥料的那些,然後不準他進大殿聽經,這個都有規矩的。因為如果你前幾年輩分比較低,照戒律上來講前五年,男眾前五年學戒奉事師長,女眾是六年,還不可以學經教的。這個都有打基礎,修福消業障培養恭敬心,奉事師長學習怎麼樣當一個好弟子,也就是學習弟子規一樣的道理,要花五年到六年的時間磨練,生活當中點點滴滴去學習。
那麼這個人,他到這個叢林去掛單,之後當然就要從基礎做起,而且受到的待遇比一般按部就班在常住裡面學習的人更辛苦,大家也有看不起他,常常找機會要修理他,故意找他麻煩,甚至於方丈也不理他,看在眼裏也沒有講什麼話,方丈大概通常什麼事情都知道,但他故意不講話。直到有一天要準備要找接班人了,他從來沒有進去聽經過,但是就在那一天,就叫人去把他叫到大殿來,然後大家猜到了喔,都很聰明,傳法給他傳位子給他。
方丈靜靜的觀察,靜靜的磨練,表面上是不理他,別人欺負他,他也不管,就是故意要觀察他的根性,也故意要讓他磨練他的心智,一直到一定的程度,確定這個人真正可以荷擔家業,當一個領眾的人,不是那麼簡單,如果你是經常被捧在手心或者是說你只是懂一些教理,這樣的人來領眾是有問題的,所以真正能夠經的起磨練,甚至有的師父就直接的對你棒喝,這樣的人才是真正在修行的人,才能夠成就真實的功夫,那麼明眼人也絕對會把重要的位子交給他。
弟子國雄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 慈悲審定)
(十六)修學不輕易離開善知識師長的因緣
那我們學法也是一樣,如果我們今天到道場裡面老是喜歡有特權,甚至於。。。唉呀,我去見老和尚,這個老和尚對我很好咧,讓我吃飯坐一桌好有面子,護法大德就跟我們招呼的真好,到處宣揚覺得很有面子,其實明眼人就知道你絕對不是老和尚要教的對象。從這裡我們就要提起警覺,我們要當什麼樣的人,你要當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你就不要期望你的師父對你多好,要期望師父能夠教你,師父為什麼能教你,因為你要讓他知道,你可以接受,你能聽話。
你能聽多少,師父就教多少,師父絕對是明眼人,超過你。那當然如果你對師父沒有這樣的恭敬心,當然你就不適合依止他學習。你要有基本的恭敬心,這也是宿世的因緣。那麼衡量的標準也不是以這個名氣,這些學歷來認定,最主要是我們自己要先具備學法法器的條件,自然佛菩薩也會幫我們安排善知識來指導我們。這個是一個法器的典型的一種代表。
另外就是還有一個例子,是師父最喜歡的弟子,是什麼樣子呢?那就不一定傳法,不一定是看對象,如果說要擔任這個方丈管理叢林,那一定心智要非常堅強。那我現在舉的例子是孔子跟顏回,大家都知道孔子最疼的學生就是顏回,不只是因為顏回他的德行很好,他完全都是能夠安貧樂道,對於種種的五慾都不追求,一心辦道的一個弟子。
孔子的弟子當中很多很優秀,有的他立志要當官為國家效勞,有的要當商人要奉養父母親,每一個人的志向不同,那都是很好的弟子,孔子都很用心的教育他們。可是為什麼孔子最疼顏回呢?不只是他的操守德行,而是顏回他最大的心願是什麼,各位知道嗎?他最大的心願,不是賺錢孝養父母,也不是要做官報效國家,他最大的心願是時時刻刻不離開老師,所以老師最疼他。
那老師最疼他不是私心,不是因為這個弟子顏回很粘他,剛剛我講那個小女生最可愛,她很會跟我撒嬌,一天到晚說:大恩師父,我最愛你了。這個話常常在貼文裡面留言,可是我沒有接受他做我們廣論班的學習,所以絕對不是情感上的標準,這個是緣份。第一個講的是緣份,顏回的志向是希望時刻不離開老師,是因為他重法。重法,那你真正重法你一定不會離開老師你一定覺得親近老師是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孔子的弟子當中只有顏回可以聞一知十。子貢(端木賜),另外一個本來是商人,很聰明的一個,也能夠聞一知一二,但只有顏回可以聞一知十,弟子當中沒有人不對顏回表示服氣的。所以他跟老師最親,他全身心投入學法,那自然他也會時刻不離開老師。最後還是很苦,日子過得很苦,很多同學說你可以去做官什麼的,要介紹,他都不接受,他說:他最大的心願只是不離開老師,最後學成之後,他也協助他的老師孔子編寫整理「春秋」,做這些事情,也是非常有意義功德無量,這個是最好的一個學法的典範。
弟子國雄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 慈悲審定)
(十七)恭敬心是修學成就的要素
其他的學生志向是什麼?世間法,他跑去做其他東西了,你學成去報效國家運用,這個都很好,但是對於這個法還並不是擺在第一位,而且尊師重道,也沒有人能夠做到顏回這麼徹底。對不對?所以他是一個很好的典範,當然也不一定要做到這個程度,每個學生最後都有很好的貢獻,也都是回報老師,再隨著自己的因緣把自己的所學發揮到最大的一個極限,這個也是對老師的一種感恩、恭敬的一個展現,這個都可以。可是就緣分份來講,就沒有顏回這麼親了,沒有顏跟孔子緣份這麼近。
那相對的我們可以猜想佛陀身邊有十大弟子,同樣的十大弟子的這個緣份就跟老師跟佛陀法緣又更深,所以他們在傳法的方面就各有代表性:有神通第一、有智慧第一。。。佛陀的弟子這麼多,但只有他們十個人做一個代表性,這說明什麼?常隨眾。常隨眾當中最重要的代表,這個法緣就是最深,跟師父的緣份最深,這個就是圓滿的,我們弟子規要學的典範,標準在這裡。那再看看我們自己有沒有做到?
我們現在很多人,特別是修學淨土法門,聽完一兩堂課,哦!知道,信願行嘛,我知道了我畢業了,老師拜拜。就這樣子就把老師忘得一乾二淨了,認為自己夠了,反正我已經知道怎麼修了,這個芝麻開門的密碼已經拿到了,就走了。有沒有恭敬心?沒有恭敬心。而且也不踏實,這樣的人不夠德行啊,德行這方面就是缺乏的,而且也不夠聰明。
因為淨土法門看起來是很簡單,事實上它是最難的,因為它是佛的境界,而且是什麼?佛中之王的境界,一般大菩薩還沒辦法理解的境界。不是你聽了心願行,你就自己可以畢業的。雖然說只有掌握這個關鍵就能夠成就,問題是你能夠確定你這個信願行三資糧能夠永遠不退失嗎?能夠念念增長嗎?或者是說你當下這個信願行的心是真的嗎?這個都有很大的疑問。
弟子國雄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 慈悲審定)
(十八)修學要發長遠心一門深入
假如說我們在修學的過程當中不離開善知識,就算不要做到顏回說一輩子時時刻刻不離開師長,至少要做到「發長遠心」,盡可能的不離開師長,不離開同參道友,這樣的話我們一定能夠保證成就。為什麼?淨土法門的成就在於「不夾雜、不懷疑、不間斷」,那麼我們能發心信願念佛當然不懷疑,這種至少初步上能夠不懷疑,那麼「不夾雜、不間斷」,如果離開師長同參就很難做到。
因為夾雜貪心是我們人無始劫來的習氣,你看到什麼你就想學一點,看到什麼就想學一點,而且還會認為說我可以來補充,就是說加強這個功德,那這些知見是錯誤的。只有一門才能夠深入,只有一門才能夠顯現你的恭敬心。跟一個老師,跟一個法,一門到底圓滿,這個才是真正恭敬心的圓滿落實。如果你三心二意這個也要,那個也要,那是貪心,是對法對師長,不夠恭敬,不夠重視,從這行為上都可以看得出來。
然後「不間斷」更難,你自己一個人修行,搞不好念佛精進個幾天,打個佛七,然後開始回到社會工作,哇!最近生意特別好,哇!賺了不少錢,然後又很好的機會,一樣一樣接著來,哇!整個就沉迷在裡面了,突然間有一天回頭,哇!好久沒念佛了,然後還會自己安慰一下自己,哎呀,沒關係!反正信願行我一定可以往生,其實這種信願行的品質早就已經經不起考驗了,只不過你自己後知後覺或者自欺欺人。
那這樣的一個情況,將來能不能往生?肯定不能。因為印光大師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這個就是很明顯的,對師長對法,沒有恭敬心,沒有誠敬心,你一點利益都得不到。除非因緣不具足了,沒辦法親近師長,沒辦法跟同參共修,這是被迫沒有因緣的時候,那沒有辦法,沒辦法,不是你自己選擇的,不妨礙你,不會損你的心性。
那如果是你自己三心二意,不安份,不老實,那當然也沒聽話,絕對沒有一個師長說你有空再來學一學,沒空你去做你的事,不可能的。沒有一個師長不會要求你全心投入長遠心的,因為這樣才能夠成就,所以不管我們修學什麼法門,第一個你要選好你的法門,真正相應的,再來你要有因緣親近師長善知識,真正能夠產生恭敬心的善知識,你就要發這個「長遠心」,從一而終。
弟子國雄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 慈悲審定)
(十九)要領悟恭敬心的真義
這樣子才能夠真正表現出你學法的恭敬心,當然你就能夠得到圓滿的利益,這個是給大家舉一些例子,我們更深入的去理解到,什麼叫做「恭敬心」,什麼叫做「弟子規的標準」。那接下來我再舉一些例子,就是剛才講的只是基本應該要做到的一些標準,接下來要舉的例子,是要提醒同修避免去造的業,這些情況現在也是很普遍,不但對三寶沒有恭敬心,而且還非常的不恭敬。自己不懂得建立恭敬心,而且還非常的不恭敬,以至於造了很多的業,這些人也很多,就在我們身邊。
我現在舉一個例子:前不久一個多禮拜之前吧,不只。。。因為出國已經一段時間了,也是這一個月以內的事情,也是在網路上,有一個我們馬來西亞的學會道場的負責人,應該是負責人,因為他是來請我去講經弘法,那這個地方我就不講,名字我也不講,就在馬來西亞,像這一次的我安排了在印尼,這趟我出國,已經到過印尼跟新加坡,那麼印尼的一個道場的啟請,也是因為臉書的關係,他們看了我的文章貼文生歡喜心,所以就啟請我去弘法。
那這個會長,應該是會長,也是啟請我到他們的道場去弘法,當時我沒有馬上答應,我說行程已經排好了,以後有因緣的話再安排。那他會啟請,當然他也認同我才會啟請,有一天他就是提問了一個問題到我的訊息上面,那是沒有公開,沒有對外公開,他的問題是說:「法師請您看看,這個護國息災祈福三時繫念法會,這個名稱如法嗎?」。
我們同學常常在馬來西亞聽到“如法”嗎?同修之間會問,道場這個做法如法嗎?這樣做如法嗎?那個人這樣做如法嗎?對不對,常常聽到,對不對?他現在問我的問題就是這法會的名稱如法嗎?他第一次問話,他沒有講很多,只是簡單的這樣問我。
那我就是很平常心的回答,我就說:沒有什麼不妥啊!」我說「印光大師在上海護國息災法會,也是這樣子嘛!」我說:「還有我們學會的悟道法師,老和尚不是封他”三時繫念和尚“嗎?他們不是經常也是這樣子,護國息災這樣的一個啟建法會嗎?」因為我個人我不會做法會,所以我對這方面的訊息也沒有特別注意,我只是印象中有這樣的概念,所以我就回答,我說:「沒有什麼不好啊!」然後他就回了一封信,當然不認同我的回答,不是回信,就是又回了訊息,這個訊息一回就有三五百個字,這麼多。
弟子國雄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 慈悲審定)
(二十)無我無私的修福才是真福德
那我這裡只是簡單提出一點重點,這三五百個字當中,當然都是他的看法,他不認同這個名稱。不認同這個名稱,然後他就講了很多,譬如說,他說老和尚教我們要尊師重道啊,怎麼可以把中峰祖師的名字刪掉呢,用這個祈福來代替祖師的名字,這個不是天下的笑話嗎。。。等等的這樣子長篇大論,非常憤慨的,而且好像是很有心要護佛門的法,然後要強調尊師重道,因為不可以把中峰祖師的名字刪掉。
然後又舉老和尚的話說:「我們消業障都來不及了,還想祈什麼福?」因為他的名稱有祈福嘛!那句是標準的斷章取義,我們消業障都來不及,還想求什麼福,那難道不用修福嗎?老和尚對不敢叫人家不修福,只消業障不修福,所以老和尚講經也是要看對象,如果對他這樣的眾生,應該是對他講的,沒錯啦!就說你要先消業障都來不及,還想修什麼福。
有的人他只想到佛門裡修福嘛!修了很多福,但是因為業障很重煩惱很重,都跟人吵架啦,不和啦!雖然也是好像做了很多事的護法,可是沒有要合群嘛,都沒有想要反觀自己,跟大家配合,所以就業障很重嘛,那像這種人,老和尚當然一定會說:「那消業障都來不及了,還想修什麼福。」要先消業障,你修的福也才真正能得到福啊!對這樣的眾生,我們當然會這樣跟他講,但是並不代表不用修福。
那他這個時候就取用老和尚這一句話,來說明說這個三時繫念的名稱不可以用祈福,這樣子的話就不正確,那消業障都來不及還什麼祈福,不可以用祈福三時繫念法會的名稱,意思啦!用老和尚的這句話來否定這個名稱,那就看了,哇!這個長篇大論看到完,我花不少時間,我是跳著看,大概知道說,原來他是一肚子悶氣,然後在跟我 Complain 抱怨。
那可想而知這個事件,也肯定是造成他們道場的一些是非爭端,所以他才來問我,而且我也知道這個道場出家眾負責人是誰,這個大概情形我都知道,我一看來者不善,他問我這個問題,很簡單嘛!大概就是要找一個人來支持他的觀點,或者是說認同他的觀點,或者是說支持他,那還好我很聰明,我沒有中計,我回他的時候很簡單,我說:「我沒意見」,我說:「照你的意思做就好,我沒意見」。
弟子國雄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 慈悲審定)
(二十一)要無我執真心護持三寶
我如果說任何的意見,隨便一兩句就好,改天他很可能一想到,就跟誰說,跟某某人講說,人家仁敬法師說怎麼怎麼,哇!那慘了,本來是他的意思,又變成是我的意思,我現在比較聰明一點了,不會被人家引導,誤導,跳入這個陷阱裡。其實有些人他也不是故意害你的,可是他習慣嘛,他要人支持他,所以就會到處去講,然後找很多人來支持他的論點,那這樣到時候他跟人家吵架的時候,他可以說誰誰誰,都跟我的想法一樣,對不對?
然後隔了差不多一個禮拜以後,又來一個問題,其實跟上一個問題有相關的,事情還沒解決喔!他就來問說請問,他剛好看到我的一個貼文講到說「因果自負」,每一個人都是因果自負,那他看到這個又心有所感,因為他是認同我的講法,可是剛好另外一個法師不是這樣講,就是他們道場的那個法師。
他就來問我說:「法師,您說因果自負啊,這個世間的定律,每一個人都是如此,那為什麼會有法師說,道場如果有什麼做得不如法的地方因果由他來負,其他人不要承擔,請問法師有這樣的道理嗎?」
他現在就質疑那個法師講的話,那如果我跟隨他去論斷,那我就必需要跟著他去評論那個法師的對錯嘛!當然我不會中計。
其實從這段話看起來就知道說,他跟那個法師的見解有所不同,我猜想啦,因為我都沒有問,我猜想就是說,如果是這個三時繫念的這個名稱,因為兩個都是負責人一個出家眾、一個在家眾,兩個人的看法上有所不同而爭持不下,那以我所知道那個法師,他也是非常的有原則的一個人,他不會隨便受居士的控制這樣的人,也是很重視佛教戒律的,所以很可能他會講這樣的話,會堅持自己的立場,然後會說:「如果道場有什麼做的不如法的地方,因果由他來負」。
弟子國雄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 慈悲審定)
(二十二)以真誠的恭敬心護持三寶
這是我們推斷,但是事實上是不是如此我們不曉得,可是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句話是沒有錯,這個是表示什麼?並不是說真的因果就會變成他負,而是他自己有這個發心嘛!有這個決心嘛!他願意承擔一切的後果的意思,他的心意應該是這樣子,並不是說他要否定掉每個人「因果自負」的這個定律,這個倒不是,這只是表示他個人的發心。因為他要堅持他的做法:那假如有什麼不妥那由我來負責。可能是這個意思。這個居士他就從這個字意上來解釋,認為說那本來是「因果自負」,憑什麼他說因果由他來負,有這樣的道理嗎?
所以從這些過程看來,這個居士他對文字上的理解會有自己的解讀,那這樣跟人溝通會很容易產生摩擦、是非、誤解,都有可能。那因為是第二次問,我也覺得既然他也是沒有惡意來請教我,那我就多勸他幾句好了,但是我也沒有參與這裡面的這個評論,我只是勸他。我說:「因為每一個人講話都會有他的立場跟道理,那每一個人呢,別人聽了不一定能夠理解。」因為我看來他是沒有理解這個法師的意思,所以我這樣勸他,我說別人不一定能夠理解,就像先生跟太太在講話,那先生講的,太太不一定能夠理解先生的意思嘛,對不對?會產生誤會嘛,對不對?那更何況你居士要理解出家眾講的,一個出家一個在家,那個戒律上觀點是完全不一樣,一個是出世一個是入世,真的是沒辦法去想象的。
我個人也當過居士然後我又出家,所以我可以理解這兩者差別是很大的,思想的方向、觀點都不一樣,所以不要用自己的立場去猜測,在家人不要用自己的立場去猜測出家人的理解、想法,十之八九都會猜錯都會誤會,所以我就特別提醒他,我說:「每個人的立場不同,你怎麼知道他的動機,真正的意思是什麼,所以我們修行人要懂得往內觀。」這個時候我就真正開始勸他了,不管他能不能聽啦,大概是聽不進去,但是我就盡我的本分嘛。
你已經來問兩次,我總是要給你一點法,講一點真話給你聽,我說:「修行人要往內觀,時常觀察自己的三業就好,不要去看別人的對錯。」你看他這兩件問話,都是在看別人嘛,然後都不認同別人,所以才到處在提問這個事情,然後我還跟他講,我說:「特別居士啊!不但我們修行人不看別人的過失,而且特別居士不要去看三寶的過失,這個過失很大,你一定會失掉對三寶的恭敬心,你去看過失你肯定沒有恭敬心,沒有恭敬心那你入佛門絕對一事無成。」
弟子國雄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 慈悲審定)
(二十三)真正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因為我們剛講了這麼多,就強調恭敬心的重要性,那如果你去看,居士去看三寶的過失,你肯定沒有辦法有真正的恭敬心,所以一定要懂得保護自己,即使三寶哪裡有不如法哪裡有不對,那是他們自己的因果,我們要懂得保護我們的清靜心。如果你覺得這個地方不如法,是邪師,這個道場也不如法,是邪教,那麼你不要親近,離開那不就是沒事了嗎?
你也不用去批評,不用好像替天行道,好像說你的是正確的。然後你要去評論他們,甚至於要去教化他們等等的,這個都太抬高自己了,也忘記自己的立場跟本分,這個都是很嚴重的過失。不是我們的立場,不是我們的本分,不是我們應該做的我們也不要去做,也做不好,就像我們出家眾戒律一樣,僧事僧決嘛!出家人的戒律出家人做錯事,出家人開會大家決斷,居士絕對不可以管出家人,這樣的話在戒律上就有問題,更何況有失自己的恭敬心,所以這個非常重要。
這是我簡單回答他,對他的一個勸導啦!但我知道是沒有用的,因為從之前的一篇三五百字,非常的激昂的一個內容就知道,我只是盡人事,然後回答完以後,我又在這個動態上面貼上我們老和尚寫的墨寶「真正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因為我們是小法師,我們勸導能力有限,我就把他口中的尊敬的上凈下空上人的開示搬出來,這樣子好像就比較夠力嘛,請老和尚來加持一下,跟我一起勸他,那我也恭敬師長嘛,對不對。
沒想到,哇!連他口中恭敬的上凈下空上人的開示也不管用,他就又留言回應,這時候留言是在動態上,全世界都可以看得到,因為我貼文是在動態,所以他就在那邊回答,他說:他寧可當世間罪人,也不允許法師有不如法的行為存在,因為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哇!我一看到這裡,家規!什麼家規?是你定的嗎?
他的意思可能是他定的,因為每個道場有這個常住規約嘛,他可能指的是這個家規。我心裡想,哇!我們出家人守的是「佛陀的戒律」,還有叢林祖師定「叢林規約」,至於道場,當然每個地方地方,像我們所謂“戒律的精神“,也包含守法,守國家的法律,守一切的法律,這個都是要的,精神都涵蓋在所有的規矩範圍,但是這個家規到底是由誰定的,然後標準是怎麼樣,我們從這個回答就看得出來,他是不允許法師有不如法的行為嘛。
哇!像這樣的一個這麼嚴厲的態度,管教態度,管教出家人的態度,我真的嚇到了,所以最好是不要來請我去他們那裡講經,不然等一下對我香板伺候,因為我這個人有時候不小心就會犯到“家規”可能沒有懂很多居士所定的家規,不小心犯到了我不知道,所以最好還是不要去比較好,這個是很具體的例子。
弟子國雄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 慈悲審定)
(二十四)護持三寶要戒守護法的本份
我們馬來西亞的同修,我前兩年在馬來西亞也親近過,跟很多學會都結過緣,那麼我看到,其實馬來西亞的同修都很善良,因為這裡的民風都很淳樸,可是就是因為很善良,當他接觸到佛法,發心要修行要護法的時候,哇!他那種非常激昂的那種態度,非常激烈非常投入的那種精神跟行為,可能也是其他國家同修沒有辦法比的,那如果觀點做法錯的,也是很可怕的,像李炳南老居士講的:「佛門為什麼那麼亂?就是“善人”太多了嘛!」
這些所有越大的是非,就是他們認為善的這些人所做出來的,而他自己造業他不知道。你看這個居士他犯了哪些錯誤?他把「戒」拿來戒別人,不是戒自己,對不對,再來就是說,他錯解師長的意思、開示,他拿老和尚的話,來支持他的論點,來批評別人,這個是不敬師長,那麼總的來講,不敬三寶,誹謗三寶,見他人過,這些通通犯了,條條都是地獄的業因,很可怕!
那我看到這種人真的不少,我們的感覺就是非常憐憫這些人,因為他不是故意的,他是很發心,但是這種發心是用自己的觀點,自己的喜好,自己的價值觀來做的,那剛好因為我們學會又是韓鍈館長這個道風嘛,居士管出家眾,人家是發心護持,所以真正不管他的行為是多麼樣的一個特別,可是她真正成就了一個大法師,所以她有她的因緣跟功德,我們要學,要學她的成就,學她的功夫,而不是學她嚴厲那方面,學錯了那就糟了。
弟子國雄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 慈悲審定)
(二十五) 護持三寶的本質是成就三寶利益眾生
那淨宗學會有這種特殊的家風,這在叢林是不可能的,到目前為止中國、台灣叢林也不可能由居士來管出家眾的,根本就沒有辦法教嘛! 如果是這樣的一個顛倒,你出家人怎麼去傳法,怎麼去弘法,講了,居士也沒辦法得到法益,所以這個位子一定要先擺對,絕對不能顛倒,那因為我們很多人,可能也沒有人來教,沒有人敢講,因為講了,護法就不來護持了。
所以我都沒有大護法,十多年來都沒有大護法,現在終於有一個了。其實我個人是不在意這些,所以我只是忠於我自己的本份,我是一個弘法的人,我要把道理講清楚。我也沒有個人的喜好,或者是這個自己的堅持執著,居士你要怎麼樣修行,當然個人有個人的因緣嘛,如果你發願要做這樣的一個護法,你只是修福那沒關係,可是在這裡我們要提出來的是,這樣的福報,你即使真正能修到了一點,同時你也是造了很大的業,而你自己不曉得。
所以要做一個護法,即使只是要做一個護法,你不要說做為一個佛弟子要跟三寶修行,你即使只是做為一個護法要修福,你也要懂得避免造業,所以一定要學習,一定要建立恭敬心。有了恭敬心你一定會把自己的位子擺對,即使你有你的見解,你是負責居士的管理部份,那麼法師有法師的管理部份,有什麽意見大家可以溝通,對不對? 可以溝通,不要用自己的這種很執著堅持,好像是絕對沒有轉寰溝通的餘地,這樣的一個立場,很強勢的。
因為我們韓鍈館長是山東人,看起來人高馬大,看起來也真的是很強勢的形象,我知道就是有很多學會的居士,是發願以韓館長為學習榜樣,學習韓館長發心護持三寶,這個非常好,但是要學的對,不要學錯了。
現在時間已經到了,我們明天再繼續講解這個部份,恭敬心這個部份我們還是要深入的舉一些例子,讓大家能夠完全的領受在心,成為你自己內心的一個新的觀念,然後把這個基礎真正打好。
好!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弟子國雄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 慈悲審定)
(第二場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