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論講記
- 2001年於新加坡淨宗學會弘法培訓班習講無量壽經_法會聖眾第一_玫萱習講(仁敬法師)
- 2004年於台中生命電視台主講_釋教三字經節錄
- 2010年馬來西亞_四十八願要義講記
- 2010年馬來西亞_觀無量壽佛經要義講記
- 2010年馬來西亞主講 佛說阿彌陀經要義 講記
- 2010年馬來西亞_印光大師文鈔 講記
- 2011年印尼北干圓緣寺_無量壽佛經要義
- 2011年馬來西亞_觀無量壽佛經 上品上生章 要義講記
- 2012年淨土教道次第廣論班課前預習教學文章
- 2012年馬來西亞_淨土教道次第廣論大綱要義
- 2013年馬來西亞古來_隨師行佛門弟子規
- 2013年新加坡_隨師行佛門弟子規 講記
- 2013年印尼北干_隨師行佛門弟子規 講記
- 2013年馬來西亞麻坡_隨師行-佛門弟子規要義
- 2013年加拿大多倫多_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講記
- 2014年印尼北干開示_佛說阿彌陀經要旨深意
- 2014年美里居士林開示_佛說阿彌陀經奧旨深意
- 專題講記
- 佛一
- 釋愛(仁敬)比丘尼以佛法觀評時事
- 2010年馬來西亞_念佛超度及助念之方法 講記
- 2010年馬來西亞_瑜伽拜佛的功德與實效分享 講記
- 2010年馬來西亞_淨土思想研討班的研討方式與原則要義
- 2010年馬來西亞_瑜伽拜佛的方法與修行之道 講記
- 2012年馬來西亞_往生信心成就的心境略談
- 2012年馬來西亞主講_三時繫念要義
- 2013年新加坡南普陀寺_當下離苦得樂的方法
- 2013年馬來西亞_如何建立必定往生極樂成佛的信心
- 2013年馬來西亞麻坡_食存五觀 講記
- 2013年加拿大_教授瑜伽拜佛 講記
- 2013年多倫多_精彩現場佛學答問
- 2014年新加坡_藥師琉璃光如來之十二大願與西方極樂淨土相應之處
- 2014年埔里淨塵精舍 當下建立往生信心的要門講記
- 2014年馬來西亞_石山佛教會開示
- 2015年巴西美景巿芒果樹國家公園講座_ 身心靈的淨化與環保
- 2015年武漢蓮溪寺_對僧眾法談參學心得
- 專修淨土十六年的心得報告
- 2015武漢孝感蓮台寺佛教機基地佛七開示
- 2015年巴西聖保羅彌陀寺_念佛成佛的成就關鍵
- 釋愛-仁敬法師主講2019年9月6日馬來西亞昔加末八關齋戒佛學問答
- 釋愛-仁敬法師主講2019年新加坡_啟發本能大愛的實境練習
- 釋愛-仁敬法師主講2019年9月28日馬來西亞昔加末開示問答
第三場
(一) 聽經聞法不要執著在文字上去分別
尊敬的會長慈悲 ,尊敬的諸位大德同修, 大家晚上好! 阿彌陀佛!
昨天我們學習了很多有關淨土法門的理論,這些內容啊對同修來講都很陌生,並不是我特別個人的發揮,實在是因為善導大師這一部《四帖疏》註解《觀經》的這個一些內容,都是他個人哪,這是阿彌陀佛乘願再來所發願,在一生當中唯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楷定古今。要修正其他宗祖師大德對於淨土法門這個錯誤的或者是不圓滿的,不同角度的講法,做一個很大幅度的修正。
那麼這個修正,我們這些內容啊…同修可能就會感覺到會有很大的差別,比如天臺宗講的我們往生只能生到凡聖同居土,但是善導大師跟我們講可以生到報土,而且極樂世界純一報土並沒有分四土,這個差別真的是很大,其實如果說就事相上來講,因為我們學過講經弘法這個技巧…運用的技巧我們比較能夠掌握,在文字上只要..就像禪宗講,只要是有形式的,不管是文字或是語言,那麼它所發揮的內容肯定都沒有辦法圓滿的表達空性的境界。
那麼淨土法門它不但這個理事圓融,整個《華嚴經》四無礙法界的境界通通包含在裏面,甚至於是超越空性,是不可言喻的、不可思量的,所以說只要有所言說都不究竟,也沒有對錯,純粹只是爲了契機而說的,所以法無定法,同修聽法千萬不要執著在文字上去分別這個對那個錯,有了這種分別心,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觀念。法是藥啊,用來治病的,只要能夠治得了病的都是好藥。這個觀念大家要清楚,不要在那邊分別執著。
弟子志祥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審定
那麼特別是《觀經》這個內容,這一部經真的很不好講,光是要通達,我就下了三年的功夫,不敢講通達我把它學完,從這整個傳承..龍樹菩薩、天親菩薩、曇鸞祖師、道綽禪師一直到善導大師…整個思想是有系統的,每位祖師都有他的代表作,有傳承的,所謂的思想是要累積很多的內容,成為一個有系統的東西,它才能夠叫做一種思想、一個主流。
那麼我剛講這個傳承是根據中國佛教史,學術界啊他們在分析這個思想是分析的很細的,所以我們中國祖師,十三位祖師的淨土思想就分成三大流派了,不同啊!「慧遠流」純粹是靠自力,人家根性那麼利,他自己修戒定慧迴向可以啊,當時的根性可以這麼修啊,不能說他不對!「慈愍流」那就是自他二力,一半一半,半信半疑,一半相信佛,一半必須要靠自己比較保險,這一類根性的人,而且祖師大德教化眾生,他也許自己本身沒有執著,可是他爲了..因為在事相上你必須要有一個很清楚的定位,是爲了要契當時的眾生的機。
比如說永明延壽他也是阿彌陀佛乘願再來,可是他提倡的是禪淨雙修,吔..淨土法門不是貴在專修嗎?爲什麽他要提倡禪淨雙修? 因為當時的人,多半都喜歡參禪的看不起淨土。你叫他直接再修淨土,那時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他就善巧方便,那沒關係啊你修你的禪,最後再迴向,所以他就提倡禪淨雙修。這個呢 我們站在弘法角度特別能體會,他內心也許沒有執著,他不會認你一定要禪淨雙修才是最標準,可是他爲了要利益當時的眾生,他就會做不同的一個..弘揚的一個方式。
那這個道理推演開來一樣,印光大師也好、老和尚也好,每一位祖師大德也好,他都是站在自己的願力、自己的時代因緣、客觀條件,種種因素之下他會設定一個弘揚教化一個方式、一個重點,但是並不代表...比如說老和尚他常重視《無量壽經》,並不代表排斥其他的經。我們自己不要把它劃定的那麼清楚,況且淨土法門特別在理的方面我們千萬不要執著,因為我們剛講到的淨土法門的理,講到理的部份是不可言喻的,講只要過於文字就錯了,因為它是純粹佛的境界啊,所以有所言說都是方便,沒有對錯,是看相不相應而已,你聽了能不能受益,這是最重要的。
弟子志祥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審定
(三)三輩九品是在於遇緣不同
那麼昨天我們講到一些理論,我學了三年哪,綜合了幾個重點而已,所以這是冰山一角,同修不要覺得「哎呀,那就是這麼一回事」,不是的!除非你是大徹大悟的人,你有六種神通,那你不要說聽了一場,你一秒鐘就知道所有的事情了,問題是我們都不是,所以肯定我們學習東西一定要有一個態度,一個客觀、冷靜的,我就是看、就是聽、就是用心去感受,跟我相不相應這樣就好了,不要去立刻作結論,這樣對自己是一種障礙,會堵住你的這種智慧的啟用,你不夠客觀,我們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所以昨天我是盡量抓緊時間哪把一些重點趕快講一下,但是因為真正要講清楚…這個三年的東西如何在三十分鐘之內講完,所以又怕講不清楚哦這個又產生誤解,但是如果不提到這些重點啊,那麼這次講座大家也浪費時間啊,因為很可惜啊,這樣的一個講座的機會也不是那麼容易啊,雖然我們同修常常這裡福報很大,有法師來弘法,可是就我個人的因緣來講,我馬上就要閉關啦,不一定還有機會啊,這個是我去年就一直表態,那麼因緣應該也漸漸成熟,所以再有人再跟你講這個範圍的機會恐怕也很少,所以我也是隨緣盡份,盡量把握當下,把該做的事情做好,所以昨天就很..就是很多的時間哪,把這一個用在理論的一個講述。今天我們就可以輕鬆一點,昨天有一個小女生跟我說,她都聽不懂,只有記得我去極樂...想要去極樂世界是因為去那邊不用洗碗, 只記到這一句而已,所以今天也要講一些故事給她聽啦,她當我的侍者也很辛苦。
那麼昨天我們講到的幾個重點,還是要幫同修回憶一下,道理聽不懂沒關係,三年的功夫你也不用去下,光是這個《四帖疏》你每天關起門來八個小時用功,至少要一年才讀得完、讀得很清楚,所以不要小看啊! 那麼我們昨天講到的幾個重點,道理不明白沒關係,要知道有這麼一回事,怎麼一回事呢?善導大師跟我們講:三輩九品是在於遇緣,全部都是針對凡夫。以前其他宗祖師跟我們講是:上品是大菩薩,中品是阿羅漢,我們頂多是下品。跟《觀經》講的又不對啦、又不相符合。《觀經》下品全部都是造惡的人,我們不見得那麼惡吧!?
所以這個是善導大師跟我們講的,這不關我的事呀,我是這個無修無德沒有份量,你們要聽善導大師講,三輩九品都是為凡夫,而我們...他說為什麼會有三輩九品是在於遇緣之不同,而我們遇大凡夫…我們遇到大乘法這些凡夫,這個上輩三品都有份。這個觀念我們至少要知道有這麼一回事,接不接受、信不信,那看個人的善根,但是我們既然聽了課,就知道有這麼一回事,你慢慢去體會。
弟子志祥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審定
(四)西方極樂世界是純一報土
那麼第二個重點,就是我們往生都能夠直入報土,爲什麽?因為其實極樂世界是純一報土,它沒有分四土,那這個九品的品位的差別,它是差別在於一去不能夠馬上花開見佛,去是全部都生到報土,但是因為他包在花苞裏面沒有見到佛,就好像沒有進到報土一樣,好像生到邊地,這個講的邊地啦、宮胎啦,都是屬於蓮花裏面。
你想想看嘛,經上處處跟我們講極樂世界是遍照十方法界啊,怎麼可能十方法界之外還有一個邊地呢,當然是在報土同一個這個淨土裏面嘛,只有一土,沒有四土,四土是方便說,因為天臺宗很喜歡把它分的很細,人家是這樣的一個方便,也未何不可。但是淨土法門是圓融的、事事無礙的一個法界,所以按照這個善導大師講的是真實說,最圓滿不是方便說,純一報土,這個我們知道一下,清楚有這個事情就好了。
你看像天臺家講的判四土,這個我們只能生凡聖同居土, 可是唯識宗又講的不一樣,它說所有的凡夫都不能往生。所以各宗有各宗的講法,我們不要執著啊,說「哎呀…這個對、那個對」,誰敢說這個對那個對啊? 他們之間祖師大德都爭論不休,各有各的觀點,人家根性那麼利,我們還沒有開悟啊,我們敢說甚麼對甚麼錯嗎?那這樣很容易..就是阻礙自己的學習。
弟子志祥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審定
(五)淨土法門是難信之法
其實這個法門本來就是難信之法,確實不是說聽幾天就容易相信,這個信我們越研究越知道不容易,如果不是我們善根哦很深厚啊,那個真的是很難很難的,我們看看這個如果到學術界多認識一些讀書人就知道,他們的疑根是非常重的,不像我們這麼有善根啊,我們能夠念佛都已經很有善根,但是要真信,信到內心有感動、堅定不移,有安穩的感覺,真的有覺得有依靠,你相信阿彌陀佛,你信任祂,你就有安穩的感覺,要信到內心裏面這個不容易,這個是要我們有很深厚的善根。
所以一定要不能夠輕忽啊,要長時間的幫助自己在信願方面去下功夫,不要覺得自己已經修得很不錯啦,印光大師跟我們講,他有一段開示講得很清楚,讓我們能夠提起警覺,他說:「然此法門,甚深難測。雖經諸佛本師交相勸信,而世之疑者,猶複甚多。不但世智凡情不信,深通宗教之知識,猶或疑之。不但知識不信,即已證真諦,業盡情空之聲聞緣覺,猶或疑之。不但小聖不信,即權位菩薩,猶或疑之。即法身大士雖能諦信,尚不能窮源徹底。良以此之法門,以果覺為因心,全體是佛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究竟,非彼諸人智所能知故也。我輩凡夫,仰信佛言,依教奉行,自獲實益。若聞此不思議法門,便是多劫深種善根,況信受奉行乎哉。」
這一段印光大師跟我們舉例說明,講得很清楚,這個法門有多難信哪,看我們前兩天也不斷提到,諸佛菩薩不斷地勸信,勸我們相信這個法門,但是世間人還是懷疑啊,連佛來勸都沒有用啊,哪有那麼容易,自己真的以為自己相信啦,這個信沒有那麼容易啊真信,所以學習《觀經》啊,關鍵在這個至誠心,它跟這個《無量壽經》第十八願的內涵一樣的。
不過它特別強調至誠心就是這個真心,所以它才能在上品啊上品上生,你品位要高一樣是條件不變信願,但是你要特別真心至誠,所以這兩..十八願三心合起來看,你的境界就能提升,你怎麼樣能夠讓品位提高,強調不但信願而且要真信真願,這個真的品質要不斷的提升,不要輕忽啊,你看連這個菩薩,聲聞緣覺這阿羅漢祂們都沒有辦法真正相信。
大菩薩能信但還不究竟,所以我們聞到這個法門啊,不信是正常的,那大師講說這個我們今天能夠得聞這個法門,不思議法門,已經是累劫啊種了很深厚的善根,但是如果要真正能夠信受也沒有那麼簡單,能聽到已經不簡單,所以真正要能信受的人,那個要有多麼深厚的善根才有可能一聽就接受,這個是難的地方,淨土法門不用靠自己修行,難是難信,真的是難信之法。
所以大家平常很容易輕忽,因為太簡單沒有特別的理論,所以就會覺得自己好像修得不錯了,好像也能掌握了一些淨土法門這個的理論修法,事實上我們越學…學而知不足啊,孔子也講,你越學越能夠感受到,哇真的沒有那麼簡單,不學的人反而覺得:「誒…差不多了嘛,可以畢業了,反正就是這個樣子而已嘛」,那個反正的那個感覺啊,是我們以三毒煩惱意識心去分辨的感覺,那個不可靠。
弟子志祥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審定
(六)未證得阿羅漢前不能相信自己的看法
那怎麼可靠呢?要真的進到自己的內心,最圓滿的是證得無生法忍,就是信忍、喜忍、悟忍,這個你有沒有入,你自己心裡知道,內心的信還有喜歡跟體悟,那個是非常真實的、非常強烈的、非常深刻的,這種信是不會退的,你深深的相信,你絕對能往生,佛絕對不會捨棄我們,你自己心裡有那個確認感,這個才能夠講有把握啊,也是真的不退,只要契入這個境界就不退。
那我們試問我們自己有沒有這種感覺,要心理感受到才算數啊,我們人心是多變的啊,今天也許自己覺得有信心,過幾天又覺得沒信心,那今天覺得:吔很法喜相信,改天又懷疑不對哦,這是我們凡夫,我們凡夫就是這樣子不定,那這個是我們凡夫的特質,那既然是這個特質我們當然就不能相信自己了,即使我們懷疑的時候,你也不能相信我們懷疑是正確的。
所以總而言之不能輕忽啊,我們昨天講善導大師爲什麽特別跟我們指出來,要常常去體會到我們是罪惡生死凡夫,這麼樣罪惡的無知的眾生,我們能相信自己的看法嗎?祖師大德也講還沒有證得阿羅漢不能相信自己的看法,所以不能夠輕忽啊,更不能夠用自己的看法去認定自己的程度,去認定這個法門,那我們往往就卡在那個地方啊。
這就所謂的執著啊,不上不下,事實上你如果提升也不知不覺就墮落, 就往下退,只是自己沒有辦法察覺,不是正見就是邪見嘛,不是進就是退,這個世間它隨時都是在變化無常的,是一個動態,它不可能停留在一個狀態,不動的境界是一真法界,十法界裏面都是動的,所以我們不進則退,一定要提醒自己啊,不能輕忽、滿足,不能執著自己的這個這種信心啊。
弟子志祥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審定
(七)要不斷地熏修強化我們的信願
我那個信心都是虛假的、不穩定的,要不斷地熏修,強化我們的信願,讓它這種真信真願更加深刻,深刻到你自己真正感受到你往生絕對有把握,那這樣你可以就畢業啦,真的你感受到的時候呢,你會天天很法喜,因為那個境界是信忍、喜忍、悟忍,即使你遇到再大的逆境你都不怕,也不會退失信心,不會對這個法門退失信心,也不會產生困擾。
因為你知道反正世間一直這個樣子,我很快就去極樂世界,所以什麽都不會放在心,當我們真正能夠生起往生的信心的時候啊,真的一切都不值得放在心上,而且會覺得很感恩很知足,終於可以解脫啦,這個這麼大的事情我們能夠圓滿了,我們是多麼幸運,這就夠啦,一切..能夠往生,一切都得到了、什麽都不缺了,你還會去計較什麼嗎?
所以天天都過得很像極樂世界的日子啊,什麽逆境?那個都不重要了,外境本來就不斷變化而且是假的,順境逆境都是假的,不值得放在心上,唯一需要我們去加強的,特別是我們還沒契入這個境界的時候,要不斷地往這個方向去深入,一定要讓自己感到安心,往生有信心,那個時候你的表現啊不但是剛剛講的這些解脫感,而且你的行為上你會越來越專。
弟子志祥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審定
(八)真正看破放下的樣子
所以我現在真的要萬緣放下,很多事情去年講到現在呢,這個該講的該結緣的地方哦也差不多啦,,然後也留了光碟,我可以..再繼續也是多餘啊,可講可不講,所以能走我就趕快脫身,這是自然的一個心理狀態,因為沒有什麼事情比一心念佛來得更圓滿、更殊勝。除非跑不掉,所以我現在還好,這個道場接下來但是我準備要物色別人來當住持。
老和尚說你要害一個人你就去叫他當住持,因為這個一接下來就跑不掉啦,還好我現在還沒有..還沒有真正接下來,我只是..雖然一切的管理權都在我手上,但是我可以全部放..可以全部放,給有緣的人,因為個人的願不同嘛、能力不同,我的願只有一個,能夠安住念佛是最大幸福,能跑趕快跑,這是真實業啊,念念分分秒秒都在造的是真實業啊。
世間那些東西我們都不看在眼裡啊,給有緣的去做,所以我們真正契入這個境界的人,你的行為會改變,會表現出來,你會真的看破放下,然後..除非你跑不掉,你的因緣..你有家庭,你總不能家裡都不管一走了之,你有你的責任那就不行,那就必須從心上先放下,然後在行為上你也一定會斷惡修善,你會找時間念佛,你在世間上你不能脫身,不能夠出家,不能夠躲在山裏面用功,但是你一定會儘量找時間念佛,不想再造作那些世間的業,這個是真信的樣子,真正看破放下的樣子。那如果你內心沒有這種得到佛的這種加持力,你沒有生起真信切願,你不會這樣改變的,即使人家逼你、每天勸你,你也改變不了,你還是天天..你的作息沒有太大的改變,所以我們問自己我們聽經聞法到現在,我們的作息有沒有改變?有沒有越來越提升?
而且打自內心哦,不是說:「哎呀~這個隔壁每天來陪我要去共修,我不好意思不去」,那這個不算哪,或者是說做給人家看,要讓人家覺得我很用功,我是善人,這個都是假的,都是做表面功夫啊,是要打自內心越來越喜歡做這件事情,什麽事?除了聽經就是念佛,其他都不重要,這個就是最正確的,你肯定要往生,而且品位可以很高。
那麼這個身體呢我個人還有一個目標,希望能夠盡量哦無疾而終這個標準,因為現…但是很難講,我們不敢講得太滿,因為現在的污染太嚴重,所以儘量在這個身體健康方面多鍛煉,為的是給大家做一個好樣子,因為現在十之八九往生的人都是病懨懨的,不是癌症啊就是這裡什麽腫瘤啊、一大堆的,但是也是可以往生,往生之後還是瑞相很好,不過總是哦有一點不圓滿啊。
所以甚至於我們要預知時至,然後我們要無疾而終,這個都是我們可以做的到的,不過我們的身體方面啊,身體健康有身體健康的因果嘛,除了老實念佛,佛力加持之外,我們的飲食、生活習慣都要調整,那這樣的話,這真的是天天身心安樂,這個日子啊我們自己可以去改變,自己去調整,不是你聽經聽那麼多,結果沒有太大的改變,行為上沒有太大改變,這個法也不可能真正入到你的心,你聽再多也沒有用,只是會造成一種錯覺: 吔你現在修得越來越好了,你是老修了,這些理反而變成是所知障,變成增長傲慢的資糧反而很危險。
弟子志祥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審定
(九)一心唯信佛語,不顧身命決定依行
好,那麼我們繼續學習這個善導大師在解釋深信的開示:「又深信者,仰願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語,不顧身命,決定依行。佛遣捨者即捨,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處即去。是名隨順佛教,隨順佛意,是名隨順佛願,是名真佛弟子。」
好,這一段是善導大師他教導我們什麽是真信,要如何真信。大師告訴我們「要一心唯信佛語」,信到什麽程度?不顧身命決定依行啊,你看看大師一講出來我們就很慚愧,我們有沒有不顧身命啊?差太遠了,真正信佛啊,真正相信佛語,佛告訴我們什麽?這世間什麽都不重要,只有念佛求生最重要。
我們真的有聽進去的話,你真的會不顧生命,生命都可以不要了,有什麼東西可以障礙我們啊,可以讓我們貪戀、可以讓我們去追求,牽引著我們去造作這個總總的業,但是我們並沒有真正信佛語,所以沒有太大的改變,更不要談到不顧身命。今天有一點事情,家裡人親戚朋友約了要聚會,吔..你馬上這個聽經的機會就放棄啦,念佛的機會就放棄啦。
這麼小小一個理由就可以改變掉我們用功的這個發心或者是行程,所以我們到底有沒有信啊?沒有啊!我們一點也不聽話,不是好學生,是不是罪惡生死凡夫啊? 一點也不過份,人家弘一大師都說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一生持戒精嚴的人啊,善導大師是開悟的人啊,他是二十三歲就證得念佛三昧啊,出定入定很自在的,隨時可以進入極樂世界這樣的人,當生現神通啊,常常有神通,示現神通來教化眾生,這樣的人他都說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也是示現給我們看,給我們表演啊。
當時這個善導大師,受到他的教化而真正生起真信的,我現在舉一些例子給大家做一個參考,什麽叫真信。在續高僧傳裏面有講到,當時善導大師在光明寺說法,那麼有人就去找他,像這樣的例子很多,也有一個屠夫去找他,因為他當時法緣非常好,他在長安啊弘揚淨土法門三年而已哦,只要你一出門啊,隨時隨地到哪裡都聽到念佛聲音,這麼樣的殊勝。
那念佛人沒有不想要斷惡修善的,所以滿城斷肉,幾乎大家都不吃肉,那賣肉就沒有生意啊就火大啦,拿了屠刀到寺院要去殺掉善導大師,然後善導大師跟他加持跟他開示,現神通給他看,也不囉嗦,他教化很特別,直接在告訴你怎麼做,或者是示現神通著佛影,他不跟你講道理,理論講也講不清楚,太高妙了,講半天也聽不懂還誤會,所以直截了當的,他這是教化的特色。
然後那個屠夫啊,聽完了以後,他自己感受到真的是罪惡生死凡夫,一往回頭,走出這個寺院門口,門口有棵柳樹,他就爬上去就跳下來,他真的相信這個善導大師講的,念佛就可以往生,他信他才會這麼做啊,我們要講當場求往生,我們不要講他自殺哦,我們看起來好像自殺,他當時的心念是要求往生的,而很多人都看到是他的神識往頭頂出去,西方三聖來接引,這個例子很多。
那麼還有一段也是這樣講的,他說:「今念佛名,定生淨土否?」就有人到光明寺去問他,導曰:「念佛定生。」其人禮拜訖,口誦南無阿彌陀佛,聲聲相次,出光明寺門,上柳樹表,合掌西望,倒投身下,至地遂死。事聞臺省。」
臺省就是當時的中央政府,政府都知道了不是新聞,不是這個小事情,是大新聞,這一段記載是道宣律師...道宣律師也是同一時期的人啊,是他聽到以後記錄下來的。
再看一段,在《淨土往生傳》裏面講到:「京華諸州,僧尼士女,或投身高嶺,或寄命深泉,或自墮高枝,焚身供養者,略聞四遠,向百餘人。諸修梵行,棄捨妻子者。誦《阿彌陀經》,十萬至三十萬者。念阿彌陀佛,日得一萬五千至十萬遍者。及得念佛三昧,往生淨土者,不可知數。」這個是人家聽了以後真信的樣子啊,真信就真的去做啦,那不是每一個人都馬上求生啊,這邊講有記錄的、有聽到的記錄上百餘人,一百多人,個人的志向這種求往生的懇切心不同啊。
像韋提希夫人她一刻也不想待了,有些人他真的就是不怕死,真的很想離開這個世界,他沒有牽掛他就這麼做了,有的人過去有古德這樣焚身供佛嘛,種種的這些事蹟,這種情況是不多,但是有,這是說明什麽?說明善導大師的攝受力太強,而且這些眾生啊是真信切願,這個不是我們比得上的啊,這都不是一般人哪。
那還有就是整個放下,修諸梵行..出家,棄捨妻子者,這不是就是表示出家修行,通身放下,然後日課有的這個累積下來《阿彌陀經》誦十萬、三十萬遍的,念阿彌陀佛一天念一萬五千乃至十萬遍者,弘一大師算過,二十四小時整整可以念到十萬,整天都沒有休息,整天念佛,一天可以念到十萬遍,即得念佛三昧,往生淨土者不可知數啊,這個是善導大師當時教化的盛況啊。
弟子志祥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審定
(十)祖師大德對善導大師教導非常推崇
少康大師我們的五祖,他在《瑞應刪傳》裏面講到怎樣讚歎善導大師,他說:「佛法東行以來,未有禪師之盛德矣」,佛法東行傳到中國來啊,從來沒有一個人像善導大師這樣的德行,盛德啊! 真的是非常特別的一個祖師,阿彌陀佛啊佛中之王示現的啊,乘願再來的! 他所當時教導的人啊,你看,念佛三昧的人,不止出家人,在家人都很多。
由他教授的不但是所有的這個淨土修法當中最簡單的,我們剛講的,有慧遠流,慈愍流跟善導流,他所教的是最簡單,可是這個成就最殊勝,因為可以上輩上品往生,而且直入報土,然後很奇怪條件那麼簡單,就是沒有條件,你只要完全靠佛,可是大家自自然然、乖乖的非常的精進,然後不知不覺的當生證得念佛三昧的很多。
這是什麽原因?就是佛力加持,這個佛啊,佛的這種願力悲心進到我們內心之後,我們產生了力量,你自自然然自動自發喜歡念佛,然後不知不覺,這個念佛不是爲了要練功夫啊,我要練到多少才能往生啊,它絲毫沒有壓力,但是你不念佛你幹嘛?你會覺得你根本什麽事情..沒有比念佛更有趣更享受的事情,那你不得念佛三昧才怪,三年就可以得念佛三昧。出家在家,還不是說出家要很利根的人啊,我們這個法門是三根普被啊。
那麼善導大師現在雖然不在,可是一千多年來啊,我們因為已經在中國已經失傳一千多年,但是在日本八百多年一直都很興盛,那麼黃念祖老居士對善導大師也非常推崇,他說他爲什麽一千多年來,還能夠這麼樣的一個..這麼強大的攝受力,關鍵在哪裡?就是因為他免除第十八願的這個深妙之處。
很多祖師也都強調十八願哪,一直歸納嘛,《華嚴》歸納來就是..核心就是《無量壽經》,然後《無量壽經》的核心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核心是「十八願」,很多祖師都可以掌握這「十八願」,但是沒有人的解釋比善導大師更徹底、更精妙,而且更簡單,他是有方法的,如果你要在念佛功夫上面,戒定慧這裡下手也可以,比較難。
那善導大師引導是從信願這裡下手, 那每個祖師強調都不一樣,有的引導你,那兩邊都可以一方面自己念佛,一方面靠佛力,所以說淨土祖師,十三位祖師才有三種思想,才有三種教法,有的偏重自力修行就可以了,修戒定慧,練功夫,練一心不亂,然後再迴向,有的是一方面自己用功,一方面強調信願。
那麼善導大師是百分之百靠佛力,他最簡單,修學完全沒有壓力,只要你真正能信願,你就照他這條路走的話,當然要你根性相應啊,你才會想相信,然後你才會想要受持嘛,但是如果真的相應的人啊,這個也是不容易,是說明他的善根非常深厚,而且你相應之後,你是很快的..可能我自己是因為當時跟隨老和尚這個十二年教理基礎,初學就專修專弘。
所以我一遇到馬上就知道這個是好東西,我當下就生起很大的歡喜心跟反應,身心都有反應,我那個心臟跳的在蹦蹦蹦…很像在打鼓一樣,快蹦出來,全身的寒毛直豎,頭皮發麻,哎呀那種生理反應非常的強,我的直覺告訴我這個是好東西,這個是可以幫助我,修了那麼久還沒有著落,原來在這裡可以這個得到解藥啊,這個是我個人的因緣啊。
當然每個人根性緣份都不同,我也不會強調這個才是唯一最好的,我只是客觀的講,然後我推薦當然是推薦最好,推薦他最好並不是否定其他的不好,我們要有客觀的這種心量跟眼界,才不會死執在一邊啊,變成一種對立,法是不可能有對立的,有對立就是我們的心有對立。所以這個是說明啊..這兩段的記載是說明真正相信的人哪,當然我們也不一定要做到這個程度,因為也不適合我們下人的根性,你不可能嘛,只是說我們反觀自己,我們聽聞這個法門,我們念佛念那麼久,我們到底有多少改變,如果改變不大,那更不要說真正有發心,你看人家做的是這個這種程度,那個是真信真願的樣子啊,我們都沒有改變的話,有真信真願嗎? 那個不太保險。
弟子志祥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審定
(十一) 唯可深信佛語專注奉行
再看一段,善導大師的開示:「又一切行者但能依此經。深信行者。必不誤眾生也。何以故。佛是滿足大悲人故。實語故。若佛所有言說即是正教正義正行正解正業正智。若多若少。眾不問菩薩人天等。定其是非也。若佛所說即是了教。菩薩等說盡名不了教也。應知。是故今時仰勸一切有緣往生人等。唯可深信佛語專注奉行。不可信用菩薩等不相應教以為疑礙。抱惑自迷廢失往生之大益也。」
這一段善導大師就勸我們,因為當時他宗祖師啊,有些也是示現菩薩來啊,真的是各據一方,高人輩出啊,在唐朝的時候,很多宗派都很興盛。那麼他宗的這個行者,修行人啊,他們也來註疏啊,註這個《觀經》,也寫書啊,他們就用他們的角度來講,那麼善導大師這一段講的指的就是主要是這些人,他有時節因緣,有這些事相他才會舉出來嘛。即使這個人是菩薩,他的境界很高,就像智者大師,他說他若不領眾的話品位會更高,因為領眾所以他往生之前是五品位,五品位的一個境界,那麼這都屬於在菩薩的位階,這裡善導大師就講: 這個只能夠相信佛的,佛所說的。
你看所有的經論啊這個三藏十二部,只有淨土法門是十方諸佛都來勸說啊,作證明啊,這個是關鍵啊,你看我們讀《阿彌陀經》都是很輕忽的,《阿彌陀經》真的是淨土法門最核心最代表的典型,就是說它什麽都不跟你說,直接教你信願行,它其實《阿彌陀經》最圓滿,但是要利根的人一聽才能接受,因為都不跟你講道理,佛的境界如何講,根本講不清的。
那是因為眾生根性太差沒辦法,又講《無量壽經》又講《觀經》,其實《阿彌陀經》內容就已經非常圓滿,你只要信佛就對了嘛,這個法門只有信才能入啊,信願行,信擺第一啊,不是靠其他的,所以這裡我為什麽要提出來,因為提其他宗祖師的菩薩,祂修得也很好,可是因為觀點不同,根性不同嘛,就像學術界的人喜歡搞知識的那些人,那一類根基的人你叫他信很難,你叫他念佛他不願意,不相應。
這是根器的問題,根基的問題,他偏偏喜歡研究教理,所以他就用自己的知見來解釋,那就很容易錯誤,所以不要以為這個學問越高的人,他的知見是越正確,不見得,特別我們這個法門是要靠善根你才能夠真正相應,真正感受到佛的境界,阿彌陀佛的心、祂的願,然後你能夠信受奉行,如果你太有自己的知見,你想要在文字上、教理上去思維、去契入,那你肯定想了半天還是自己的知見啊,通通都是妄想知見。
弟子志祥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審定
(十二)由佛語決定成就了義 不為一切所破壞故
所以即使是菩薩通宗通教的人,他們的知見也是會錯誤的,用他們自己的角度 ,自己的成見來解釋佛的心,來解釋淨土法門,不要說錯啦,如果.. 就是不圓滿那肯定是會的,我們不要說一定是錯的,只是說有可能會錯,但是你說要圓滿,那絕對不可能,菩薩的境界怎麼可能跟佛..契入,契入佛的境界呢?知道佛心是什麽呢?唯佛與佛,乃能知啊..這個法門。
所以即使是大菩薩來勸我們,所說的觀點不同我們也不信,只信佛的,這是善導大師提出來的,特別提醒我們哪,唯信佛語啊,你看我們連隔壁的這個老修,他的話影響我們了,他修了幾十年了,人家修的可好啊,他講..隨便講一句,你的心就動搖了,信人不信佛啊,真的是這樣子,想想我們可能自己都是這個樣子。
人的話怎麼能信呢?菩薩的話都不能信了你還信人,不但自己不能信,別人的話不能信,自己也一樣不能信,信經典,佛說的,經典也有菩薩說的,不了教,盡名不了教,不了義嘛,他的義理雖然已經很高深了,但是還不究竟啊,所以能不能信?不能信,因為我們是要去佛國土,我們只能信佛所講的境界,佛教我們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
這個不容易啊,今天有個高僧大德,有一個修的多好的人來勸你,跟你講一番大道理,你馬上就動搖了,人家修這麼好,大家都說他修得好,還有神通,你不受他影響才怪。但是即使他真的修那麼好也是菩薩,不一定是佛的境界,所以也不能信,你看我們有這種定功嗎?只有一種人有,就是我們真的契入無生法忍的境界,這是信位凡夫的境界。
你真的內心感受到對阿彌陀佛生起信心,真正生起法喜,你得到很大的受益,內心安穩,你體悟到也只有阿彌陀佛能救我,我們也沒有路可走,等等的這些事實現況的時候,誰來勸都不會受影響啊,這個是真信,如果契入這種境界真的是大菩薩來現前也是沒有用啊,大菩薩現前我們會怎麼樣?你說的都對,但是你這不契合我的根性,我已經有一條路可以很安穩的走到圓滿啊。
所以我都不需要了,我什麽都不缺了,再好的,那我們是合掌讚歎恭敬隨喜,絲毫都不受影響,不是說一定有一個才是對的,另外一個是錯的,不是!沒有對錯各有因緣,而且境界高低不同,就是這樣的差別而已。
再看一段經文,這個..《四帖疏》的開示:「縱使地前菩薩羅漢辟支等。若一若多。乃至遍滿十方。皆引經論證言不生者。我亦未起一念疑心。唯增長成就我清淨信心。何以故。由佛語決定成就了義。不為一切所破壞故。」
這個又舉出即使是菩薩、阿羅漢、辟支佛遍滿十方,甚至於祂都引經據典來勸你:「哎呀~沒有那麼簡單啊,凡夫怎麼能往生?還想要到上品上生,別打妄想啦…」,引經論這麼講,可是你要看清楚他的經論是什麽經論,不是淨土經論,他是站在什麽角度講,其他宗派的角度講,我們要這樣客觀來分辨,你自然就不會受動搖。
弟子志祥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審定
(十三)業障越重 阿彌陀佛越先救度
而且我們特別要體會到一點,就是因為我們業障很重,所以世尊和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才要特別為我們凡夫發這個四十八願來救度我們,十方諸佛,釋迦牟尼佛,才要特別為祂招生,因為這是最快速可以解救眾生的方法,一條捷徑,所以既然是針對我們凡夫,而且是因為看到眾生沒有辦法自己出離,八萬四千法沒有一法修得來,所以才開這個法門嘛。
所以我們業障越重啊,阿彌陀佛越要先救,你如果覺得自己業障很重啊,那恭喜你啦,你就是當機者,阿彌陀佛來一定先救你的啊,那個你已經快要淹死當然先救你啊,這是救度法門嘛、特別法門嘛,所以四十八願當中只有五願是為菩薩發的,擺在最後面,這個都有表法的意思,「第一願」、「第二願」是「國無惡道」是針對也是包括六道凡夫,六道眾生。越這個罪惡深重的,祂是越先發這些願,這個都可以看得出來蛛絲馬跡。
所以不用擔心我們業障重不能往生,這個觀念我們只要轉過來就可以了,這個是針對我們業障重的凡夫所發的,所以我們就可以體會到阿彌陀佛跟我們緣多深,特別關愛我們,十方諸佛沒有人為我們發這個接引的救度的願,只有阿彌陀佛有,祂跟我們的關係是特別的親哦,我們跟祂的緣是特別的深。
如果我們真的感受到阿彌陀佛跟我們的緣很深哪,你會覺得往生是很自然的,祂就像我們的父親,祂來接引我們,祂把所有遺產給我們的是很自然的,你不會不相信啊,你會很感恩很歡喜的接..很自然地接受,所以你要能夠感受到你跟阿彌陀佛很親,這份關係,從經論上看到這個事實的真相,《淨土三經》跟我們講的很清楚,然後還要用心去體會,去感受,生起真信,那麼這種感受進到內心以後就不會退了,會天天增長。
弟子志祥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審定
(十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 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再看一段開示:「十方佛等。恐畏眾生不信釋迦一佛所說。即同心同時。各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是釋迦所說所讚所證。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你看這裡講到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不管我們的罪有多重,我們福報有多少,時節久近,只要我們能夠…時節久近就是我們遇到這個法門的時間的長短,即使臨終的時候才遇到也沒關係,只要你能夠上近百年下至一日七日,就是說當上近百年,就是從你一遇到開始,你就開始一向專念,一心專念下至一日七日,這也都是表法,表示到…表到最少的乃至於一聲、十聲,一聲。
這個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有講得很清楚,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必得往生,也有人中陰身往生的啊,這個例子太多啦,臨終才遇到啊,人家給他助念,他才知道這個法門 ,這個信願一發也往生啊,這個法門啊真的是很容易成就的。人人都可以成就,三根普被啊,萬修萬人去,這個不是口號啊,祖師大德要講這些話都有根據的啊,只是我們能不能夠掌握到這個方法,成為這些三根普被、萬修萬人去的這個當機者,我們掌握到這個路啊,那我們當然個個往生啊。
弟子志祥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審定
(十五)看破一切萬緣放下 心無掛礙自在往生
在四川,中國德陽縣有一對老夫妻,他們也是老了才開始念佛啊,那但是退休了,兩個人都退休了就每天..就很認真,因為中國大陸很多..他們從小就吃苦啊,所以做起事來很認真啊,整天退休以後兩人就一整天念佛拜佛,還早晚靜坐,都沒有間斷,那麼兩個人在一起,也很少在談一些家庭瑣碎的事情啊,也不會去回憶過去,老人家很喜歡談談過去啊,他們這對夫妻都不會,只是偶爾交換這個修學的心得。
有一天啊,這個老太太對她..就對先生講,她說:「昨天晚上哦我打坐念佛的時候,我看到阿彌陀佛」,她說她看到阿彌陀佛全身啊金光閃閃,然後阿彌陀佛啊就問她說:「妳想不想去極樂世界啊?」就很溫和的很友善地跟她這樣講,然後她就說:「當然想啊!」,阿彌陀佛就說:「那現在我們就去好不好?」結果呢阿彌陀佛一講的時候,她心裡動了一個念頭說: 不行唉~她還有小女兒還, 這個小女兒還沒有成家唉,我怎麼放得下心! 內心才動一個念頭而已,阿彌陀佛就知道就在笑,笑一笑然後馬上消失了,就不見了。
她就把這個境界跟她這個呢先生講,這個她講老頭子,叫他老頭子,然後她先生就講…聽完了以後就想一想: 這個是阿彌陀佛啊,這個示現是要告訴我們要趕緊看破一切,真的要萬緣放下,連一點點掛礙都不可以有,這樣才能夠順利往生啊! 提醒他們,從那一次以後啊這一對老夫妻就更加精進,也叫他兒女儘量少來看他們,連電話都很少打,幾乎沒什麼外緣,三個月之後,才三個月哦 ,他們念佛時間不是很長。
有一天這個老太太出去買菜回來,就是提著菜籃嘛,就懶的拿鑰匙就叫半天,沒有人來回應,沒有人來開門,後來自己拿鑰匙把門打開,裏面…走進去,客廳也沒人 ,廚房也沒人,她就走到房間一看,這個她的老..她的先生啊,站在那個窗口合掌,然後看起來還好嘛,好像睡…就是也沒有什麽特別的異樣,她就沒想什麽,沒想太多她就跟他講:「來幫忙撿菜哦。」她還跟他喊半天,還是沒反應,後來她開始覺得怪怪的,就往他身邊一看,唉好像睡著了,可是幹嘛要站著睡呢? 還合掌哦,後來她就想: 不對啊!就跟他推一推,誒不動!這個時候她就開始緊張了,她就探他呼吸,竟然站著往生,才三個月哦,精進念佛三個月,這個時候她就很緊張啊,開始那個心就好像快要跳出來一樣。
那個時候她就看到這個桌上有一張紙條,她的先生有跟她留下遺言啊,就跟她說啊:「其實我一個禮拜之前就已經看到阿彌陀佛來通知他要往生啊」,但是他不敢跟她講,然後還交代說他往生之後不要亂動我的身體,就讓他站著就好了,等站完二十四小時再通知兒女,來處理後事。 然後交代她:「妳現在該吃飯就吃飯,該念佛就念佛,一切平常心。」
這個時候她看到這個紙條後就比較安心了,她就讓她先生就站在窗口,站在那裡合掌,也不動...不要去動他,然後她就做自己的家事,這個是非常圓滿的,而且也是給我們一個很好的一個示範,往生並不難,這樣的老先生都可以站著往生,而且處理的這麼圓滿。他知道他老伴一定會緊張哦,因為人往生當然會緊張,講是講天天要求往生,真的時候到了你不緊張沒幾個人啊,所以還特別交代她: 妳就不用擔心,不要慌亂,然後怎麼處理。你看多麼圓滿啊,一點也沒有恐怖感,真的是很吉祥的事情,我們要這樣的來辦這一件大事,而且都可以辦得很圓滿,不是我們功夫要練得多好、我們要多聰明。
弟子志祥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審定
(十六)死心塌地的學老實 百分百靠佛
這種示現很多啊,還有一個這個菲律賓有一個老菩薩,傅閃老菩薩老居士,她在一九七六年往生的,那個時候八十歲,她更厲害,她就是一個很善良的老菩薩嘛,很平凡的一個家庭主婦嘛,那自己平常有空就靜靜的念佛。有一天就跟家人媳婦就一起到寺院去...禮佛,她說完之前啊,她還跟她的孫子講說以後啊你自己要穿鞋、穿衣啦,奶奶不可以幫你啦,那可見她自己預知時至。
然後到了那個寺院以後,就照常進去禮佛,完了以後,最後要離開的時候,從這個跨出那個大殿門檻之後,就站在那裡不動了,往生了,走路走到往生,她的媳婦跟她一起走,奇怪妳要擋在那個大殿中間不行啊,就看看她,誒? 怎麼頭低低的,往生了! 看我們老菩薩這裡有沒有走著往生,看身體不錯哦,有幾個應該有機會,看多瀟灑,對不對?很莊嚴啊,走路的那姿態很安詳,走一走就走…往生了。
我還聽過一個更誇張的,這是一位法師講的,他說大陸有個地方,我忘記那個什麽地方,打佛七,大陸我很多年前就去過,在那邊有結過法緣,那麼大陸打佛七啊,都是最後一天都要跑香,那最後一天跑香的時候,有一個男眾,就這樣跑香,結果跑一跑竟然跑著往生了,這個我們很難想像哦,誒,跑一跑往生了,會不會跌倒啊?我不知道,沒有看到現場,但是記載上就是這樣,這個佛七結束了,哇那這個太殊勝,到圓滿要迴向啊,那跑香的時候,跑一跑就到極樂世界去了,這個是很殊勝。
那這些人都很平凡啊,很平凡啊沒有特別什麽功夫啊,很多這種例子,其實我們好好研究這些相關的事證哦,我們會發現一個很特點,這些人都是很老實的,不是很聰明的人,那些聰明世智辯聰的人啊,往往都是病的很離譜,而且甚至於不能往生的,病魔一大堆,冤親債主一大堆的。即使能往生的也是...哎呀有這個非常驚險的,終於把他送走了,還要人家助念的,像這些沒有人...靜悄悄的,無聲無息就走了,這些人都是這種很有善根。
所以我們這個法門是強調善根,所以看起來就是老實人啊,所以我們要學老實,真的不要學....不要聰明,不要自作聰明啊,我們再怎麼聰明也是有限啊,還是罪惡生死凡夫啊,修到死啊還是三途煩惱,妄想一點也沒有減少,這個並不是說不用修,而是我們要認清這個事實,我們才會死心塌地的學老實,百分之百靠佛。
弟子志祥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審定
(十七)具行禪師傳奇
那麼如果想要再往生瑞相更殊勝一點啊,那我們可以...有一個例子,有一個這個具行禪師,他是我的偶像,我長這麼大還沒有崇拜過偶像,什麽四大天王歌手,我從來沒有崇拜過,他是我真正的偶像,因為我一發心學佛,只有發一個願,就是要往生極樂世界,那他走得這麼莊嚴啊! 具行禪師是虛雲老和尚的徒弟,他是除了世尊之外,沒有第二,就是沒有第三人,他是第二個人是用自己三昧真火火化的,連荼毗的錢都省下來,荼毗啊,去這個火化的錢都省下來,這個佛教史上只有世尊一個人,我看到的只有世尊一個人。
他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呢?也是老實人,一個很貧窮的人,那麼去投靠虛雲老和尚,老和尚給他做一點工,在家人那個時候。那因為他感恩啊,當時啊這個都沒有飯吃嘛,這個饑荒啊,那感激老和尚收留他,後來他就很認真的做事,後來一家人全部也接到寺院,然後全家人都出家,就在那邊安住,住下來幾十年,那因為他是這樣的一個因緣去出家。
而且他本身也是很老實,所以他在那裡修行啊,是怎麼樣修的?他是從早到晚一直做事,一直在勞動,人家不要做的事情他統統接下來,什麽掃廁所啊、挑糞啊,以前澆菜啊、施肥都是挑糞啊,我們在大嶼山也是這樣子啊,不是我去挑啊,這個負責種菜的自己挑,都是這樣子大嶼山現在還是這樣,寶蓮禪寺啊。
這些所有的苦行他統統做,做得很歡喜,感恩嘛,那老和尚教他念佛,他就好好的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到最後啊,虛雲老和尚知道他已經有程度,叫他出去參學,他不肯去,但是他後來沒辦法老和尚爲了成就他,他就出去,然後他出去以後參學一圈又繞回來,就說他還是想回來念佛,為常住做事。
這樣繞一圈也一二十年了,那個時候他的戒臘已經很高啦,想我們女眾十二年就可以收徒弟啦,男眾十年啊,十年以上就是中座比丘啊,二十年就是上座比丘啦,身份地位已經很高了,可是他還是要求所有的雜事他來做,就是這麼樣的、這麼踏實的老實人,後來有一天他要往生的時候只有虛雲老和尚知道,因為虛雲老和尚是有神通的人。
然後兩人師徒之間也不多話有默契,老和尚知道他要往生了,他也沒什麼講,,就是跟老和尚告個假這樣,然後感謝老和尚照顧啊等等..講幾句話,也沒明講說我要往生這樣,但是老和尚知道他是來告別的,就說好那你就去辦你的事吧,我在這裡為你誦經,就這麼講這麼一句話而已。
他就走到他的寮房,外面有一個菜園就坐在那裡榙好衣拿著引磬,然後打坐,就在這樣一個姿勢當中往生,自己用三昧真火…火化了,火化完以後看起來還像活人一樣哦,全部就是整個...他是坐化,整個人都是好好的,看起來不像往生哦,但是山下的這些村民啊,以為山上著火了,原來是他這個寮房附近全部一片火光,那因為那些村民都很尊敬虛雲老和尚,想說: 哎呀山上著火,趕快去救火。結果所有的人啊跑到這個火光的地方一看,啊往生了! 當時還不知道,就奇怪他坐在那裡,也在懷疑是不是往生,七嘴八舌地還不確定。
那個時候有一個常住法師,走近走過來,本來想要去叫他,要動他、要叫他,這個時候剛好虛雲老和尚趕到說:「不要動,不要動他」,虛雲老和尚知道他坐化了,這個時候虛雲老和尚就在他耳邊跟他講幾句話,跟他講說:「你功德圓滿,你現在可以走了,你的示現大家都看到了」,跟他講最後幾句話跟他送行。
虛雲老和尚講完之後當下他的身體就“轟”了一聲,整個人垮下來變成灰,這個是三昧真火燒起來的樣子,燒完了以後還不會倒,他要什麼時候倒,他自己可以決定,好厲害! 這是我的偶像,以後啊我們也可以這麼樣試試看哦,反正至少要燒完嘛,對不對?什麼時候倒沒關係,那這個也是一個老實人給我們示現。
弟子志祥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審定
(十八)臨終地獄相現前 懇切念佛也能往生
那如果做不到這一些,沒關係,還有阿闍世王,阿闍世王他在《無量壽經》也有出現啊,當時他聽到這個法門他沒有發願,善根還不夠深厚,已經供養四百億佛的善根還不夠哦,你看我們真的要求往生的人善根有多深厚,後來他是造盡種種的五逆十惡,臨終的時候,這個地獄相現前,那沒有路走啦沒辦法,呼天搶地的念阿彌陀佛,這個時候也往生了。
在他的傳記裏面講往生是上品中生,這個讓我們很訝異,誒~ 五逆十惡不是下品嗎?不一定,不一定哦,這個有理有事,事相上是造惡,可是他的心當時是很懇切的、很信佛,他知道只有佛可以救他,只有這條路可以走,所以他即使五逆十惡,他竟然也能上品中生,這個答案是後來我們才搞清楚。
以前我們是跟學長討論了半天,沒有道理啊怎麼會記載他是上品中生? 後來學過善導大師的開示之後,我們就知道,原來是這樣子,所以他才是上品中生,是心念的問題,你信佛,完完全全沒有其他念頭,你也知道那個地獄相現前是很恐怖的,他是一心一意,就像狗急都會跳牆,對不對?本來牆壁那麼高是不會跳過去的,他竟然也跳過去了。你知道人一急在恐怖的時候啊,那個是唯一的一條路啊你就死抓著,所以是心念可以…跟佛那種感應啊,信任那個程度決定你的品位高低,你越不信的,哎呀~我靠我自己再迴向,一萬個人當中難得一兩個去,差別是在這裡。
所以我們要…一定要,要信什麽?不是只有信自己有佛性啊,那個還沒有用啊,自己沒有能力啓發佛性啊,有佛性又有怎樣,還是要靠佛啊,佛已經圓滿了四十八願啦,只有祂能救我們啊,這個是…都是在勸勉我們啊要深信,善導大師還講很多啊,《四帖疏》裏面講到怎麼樣深信,什麽才是真信的樣子,跟我們講的很清楚,我們這裡只是略舉幾段。
弟子志祥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審定
(十九)迴向發願願生者必須決定真實心中迴向願作得生想
接下來我們看這個三者迴向發願:「迴向發願願生者,必須決定真實心中迴向願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由若金剛,不為一切異見、異學、別解、別行人等之所動亂破壞。唯是決定一心,投正直進。不得聞彼人語,即有進退,心生怯弱,回顧落道,即失往生之大益也。」
這一段迴向發願心,這個是三心當中第三個迴向發願心,這裡是強調必須決定真實心中迴向願,所以這三心其實就是講信願,但是它是特別強調要真實心中來迴向,要真信真願,而且要做得生想,這個是善導大師的開示,告訴我們念念都要...這不是自欺欺人哦,説哎呀~假裝告訴自己可以往生,不是!是我們要確定要相信我們必定可以往生,天天要這麼想。
如果說要從《華嚴經》的角度來解釋也可以,萬法唯心嘛,但是不是說我們想著往生就能往生啊,要有..還是要有阿彌陀佛來救度的因緣啊,四十八願的成就 ,可是如果我們不做得生想,那肯定不能往生,這個是關鍵,是障礙哦,所以善導大師教我們一定要做得生想,如果我們不做得生想,我們勢必會做不得生想,會覺得自己不能往生,所以這個就很麻煩,你想不能往生,你就真的不能往生,你想你會老,你就會老,你想你病,你就是會病,萬法唯心,所以一定要做得生想,況且這個不是自己安慰自己,自己想一想就證得想到生到佛國去,沒那麼簡單。
但是確實我們要瞭解阿彌陀佛對祂有信心,而且善導大師也教我們要看清這個事實,看清楚這個事實,確實要打自內心啊要能夠做得生想,能夠相信自己能往生,相信自己能夠往生就表示我們相信阿彌陀佛,我們恭敬阿彌陀佛。我們不相信自己能往生,其實對祂是很不恭敬,不信佛嘛,對不對?我們不相信佛對祂是很不恭敬。
比如說你明明是好意,你在幫人家,結果他不相信你,你是不是覺得很侮辱你的感覺,對不對?我們不相信別人,對別人是一種侮辱啊,是不恭敬的,更何況是佛啊,你說人那個不值得相信也就算了,是佛啊,那你還不敢想,這個能往生,不敢承擔,這是佛告訴我們的,不是靠我們自己的力量,看起來好像很客氣:「我自己業障深重,所以不敢講說能往生」,事實上跟我們一點關係都沒有,這關鍵在於佛有能力救度我們,而我們要信,我們之所以認為能往生是因為我們信佛,不是信自己很厲害,所以這很關鍵。
那這個就是講到三心的部份,這個三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最重要就是深心,一定要有深信之心,所以我們講的這個內容就比較廣,那這個迴向,就是特別強調在真心當中迴向,不是嘴巴講一講,結果佛要來接你就:「哎呀~過兩天,我還有事情還沒處理好…」,那你一動念頭阿彌陀佛就走了,機會可能會錯過了。所以所謂真心發願,就是真的是要去隨時都可以走,佛沒來我們就慢慢等,佛來了立刻走,這個是真願。
底下的經文是講修三福迴向也可以往生:「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我們看到第五頁第三行,第五頁第三行,經文: 「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發願,願生彼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這一段內容就是修大乘福,所以講「慈心不殺,具諸戒行」這個是指大乘菩薩戒,遇大凡夫嘛才能生在上輩嘛,那這裡是上品上生的這個經文,所以這個內容是屬於大乘符合的標準...迴向,所以關鍵在迴向,所以一定具三心才能往生哦,如果你沒有迴向也是不可能往生的,等覺菩薩都還要迴向啊。
弟子志祥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審定
(二十)上品上生時瑞相殊勝
接著我們看底下的經文,這個是講往生以後的現象:「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心。行者見已,歡喜踴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
你看上品上生就是這麼殊勝,西方三聖、無數化佛、諸善知識通通來迎接啊,浩浩蕩蕩的,這個是很莊嚴的一個景象。那麼這裡的重點就是阿彌陀佛祂們先現前,然後「行者見已歡喜踴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所以這裡有一個關鍵就是我們不用擔心臨終的時候,冤親債主來障礙你不能走,因為阿彌陀佛會先現前,會先現前,在我們斷氣之前就先現前,我們是活著往生的。
而且阿彌陀佛一現前放光,放大光明照行者身,我們看了就很歡喜業障消除,當下安穩的,坐上蓮花,金剛臺,所以根本不用去操心冤親債主的事情,要操心的是那些沒有念佛的人,沒有求願往生的人,阿彌陀佛不會來啊,你沒有 “感”,阿彌陀佛怎麼會 “應”呢?所以當然會有臨終種種的那種障礙會現前,所以我們念佛人不用擔心,所以有沒有人助念也沒有關係。助念的人沒有任何法力的,他們只是可以說來送行,提醒我們陪陪我們送一段,或者是說針對那些從來沒有聽過這個法門的人,那就很重要,告訴他有這個法門。
所以不是靠助念的人的力量把我們送走啊,這個要搞清楚,所以靠佛是最穩當的,其他的都不用擔心,沒有任何缺乏的。不用還要一定要,萬一沒有人跟我助念我就走不了啦,沒有這種事情,萬一來的人念得很難聽怎麼辦,那不是更慘! 所以我都不需要給我助念,念的很難聽我都不好意思跟他講,對不對?,坐起來講有可能把他嚇跑了,哎呀…不要多生枝節啊,反正一心求佛就對了。
弟子志祥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審定
(二十一)往生彼國已,即證得無生法忍
再念一段經文:「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經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受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是名上品上生者。」好,到這裡經文就圓滿了。
這一段就是講到往生之後的果報,你看! 我們一往生啊,就可以立刻證得無生法忍,這裡的無生法忍就是大菩薩哦,七地以上的菩薩,大菩薩的無生法忍,聞已即悟無生法忍,然後經須臾間呢就可以在十方法界,刹那間而已就可以在佛面前啊,十方諸佛面前次第受記啊,回到本國的時候已經得到無量百千陀羅尼門。
你看所以我們一去馬上就等同佛一切神通智慧啊,這如果沒有靠佛力加持那裡可能啊,完完全全是阿彌陀佛為我們成就的無量的功德,無條件地送給我們,確實是非常特別然後又難信之法,所以我們往生有沒有把握啊?要看看我們自己、問問我們自己,我們內心有沒有感覺到有依靠,有沒有覺得: 哎呀~我現在有阿彌陀佛可以靠啊,我就安穩啊。
如果有這種感覺,那就表示你有信心,對佛有信心。如果你還是覺得:「誒?哎呀! 不行誒,我可能不能往生,我哪裡有資格往生?」,那你就說明你沒有依靠到阿彌陀佛啊,對不對?,阿彌陀佛,什麽叫皈依,南無就是依靠嘛,你根本沒有靠到祂啊,那你就要趕緊靠啊,靠不到的話往生就沒有份,所以不要一天到晚去想:「哎呀!我不能往生..怎麼樣…」。
弟子志祥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審定
(二十二)靠佛的願以作強緣,而往生到報土
善導大師還有一段開示說這個是往生三輩九品啊,往生啊都是在報土啊,好那我們看一段開示,他說..就有人問他,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 垢障凡夫,云何得入?答曰 :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這個是善導大師講,有人覺得奇怪啊,怎麼凡夫也可能到報土,報土那麼高妙啊,小聖難階啊,聖人都沒有辦法去了,怎麼垢障凡夫能去? 他就回答,如果是就我們眾生這個業障當然不能去啊,但是就是因為是靠佛的 “願”做強緣,很強大的這個助緣,致使五乘齊入,五乘哦! 連菩薩也包括,菩薩、聲聞、緣覺、人、天,連菩薩都是靠佛的願,而往生到報土啊。
所以這個我們要放掉一般的通途法門的戒定慧,自學..靠自力的觀點,那個邏輯是跟這個完全不相關的,你要是從這個角度想,你會越想越複雜,走到死胡同,永遠得不到正確的解答,跟我們一點關係都沒有,所以你那個道理你想了再想破頭也想不通,要轉過頭來站在阿彌陀佛的立場,喔原來是完全是靠阿彌陀佛,祂的願做強緣,跟我們一點關係都沒有,那就通了,很多方面都通了,不然怎麼可能能往生?而且往生之後又能夠像佛一樣種種的殊勝。
所以我們聽到這裡啊,我們時間也差不多啊,大家應該比較增長信心,不要客氣啊,你客氣就沒份啊,這種東西啊要大大方方的,自己有信心也要表現出來,幫助別人也建立信心,然後要向這些老實人學習啊,不要學做聰明人。像我也要向印光大師學習,他二十年在普陀山裏面就閉關啊,我以前跟老和尚說我要閉關十年,已經閉了三年方便關了,現在還繼續回去閉圓滿,最好能夠一直閉下去到往生啊,那個是真的是大福報,這個是真正老實的念佛人啊。那如果真的不行啊,在家也可以,這個心啊真的要先學死心,把一切世間都看破都不放在心上,什麽名利、地位、親人啊,那個盡自己本份做該做就好了,內心啊都不要放在心上,不值得也不應該放在心上,這個都會妨礙道業,好那我們學習到這裡圓滿。阿彌陀佛 !
(完)
弟子志祥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