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論講記
- 2001年於新加坡淨宗學會弘法培訓班習講無量壽經_法會聖眾第一_玫萱習講(仁敬法師)
- 2004年於台中生命電視台主講_釋教三字經節錄
- 2010年馬來西亞_四十八願要義講記
- 2010年馬來西亞_觀無量壽佛經要義講記
- 2010年馬來西亞主講 佛說阿彌陀經要義 講記
- 2010年馬來西亞_印光大師文鈔 講記
- 2011年印尼北干圓緣寺_無量壽佛經要義
- 2011年馬來西亞_觀無量壽佛經 上品上生章 要義講記
- 2012年淨土教道次第廣論班課前預習教學文章
- 2012年馬來西亞_淨土教道次第廣論大綱要義
- 2013年馬來西亞古來_隨師行佛門弟子規
- 2013年新加坡_隨師行佛門弟子規 講記
- 2013年印尼北干_隨師行佛門弟子規 講記
- 2013年馬來西亞麻坡_隨師行-佛門弟子規要義
- 2013年加拿大多倫多_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講記
- 2014年印尼北干開示_佛說阿彌陀經要旨深意
- 2014年美里居士林開示_佛說阿彌陀經奧旨深意
- 專題講記
- 佛一
- 釋愛(仁敬)比丘尼以佛法觀評時事
- 2010年馬來西亞_念佛超度及助念之方法 講記
- 2010年馬來西亞_瑜伽拜佛的功德與實效分享 講記
- 2010年馬來西亞_淨土思想研討班的研討方式與原則要義
- 2010年馬來西亞_瑜伽拜佛的方法與修行之道 講記
- 2012年馬來西亞_往生信心成就的心境略談
- 2012年馬來西亞主講_三時繫念要義
- 2013年新加坡南普陀寺_當下離苦得樂的方法
- 2013年馬來西亞_如何建立必定往生極樂成佛的信心
- 2013年馬來西亞麻坡_食存五觀 講記
- 2013年加拿大_教授瑜伽拜佛 講記
- 2013年多倫多_精彩現場佛學答問
- 2014年新加坡_藥師琉璃光如來之十二大願與西方極樂淨土相應之處
- 2014年埔里淨塵精舍 當下建立往生信心的要門講記
- 2014年馬來西亞_石山佛教會開示
- 2015年巴西美景巿芒果樹國家公園講座_ 身心靈的淨化與環保
- 2015年武漢蓮溪寺_對僧眾法談參學心得
- 專修淨土十六年的心得報告
- 2015武漢孝感蓮台寺佛教機基地佛七開示
- 2015年巴西聖保羅彌陀寺_念佛成佛的成就關鍵
- 釋愛-仁敬法師主講2019年9月6日馬來西亞昔加末八關齋戒佛學問答
- 釋愛-仁敬法師主講2019年新加坡_啟發本能大愛的實境練習
- 釋愛-仁敬法師主講2019年9月28日馬來西亞昔加末開示問答
第三場
(一) 有心有願因緣一定可以具足
今天是我們學習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第三場的講座,今天的人數好像有一點回流的現象,不錯。上一場啊!第二場,第一場我們是差不多是看起來好像是爆滿,正常的情況,很多人捧場,第二場就少了一半,我就奇怪這些人跑去哪裡?難道都是捧場的?後來才發現,原來是大部分都是越南同修,聽不懂。因為我為什麼會覺得很奇怪?第一場我還有問,在座有沒有人聽不懂華語的?結果沒有人舉手,沒有反應,搞了半天他們根本連我問都聽不懂,所以第二場都沒有來。
今天還不錯,因為第三場,說明來的人都是有心要共修,你看今天外面還下雨耶!上一次還有一些同修也真的是,想來不能來的也是有。我們這裡同修大家要出門一趟不容易呀!在海外移民的這些華僑同修也是很辛苦,大概是兩極化,一個就是來這邊養老的,那一個就是還來這邊打拼的,也是很辛苦。能夠具足因緣,其實哦!嚴格講起來,所有的因緣還都是自己心所召感的,沒有那種找不出時間、辦不到的事情,除非你不想做,有心有願一定因緣可以具足。
那些常常會被世間事情所牽絆的人要好好反省,不要說:「哎呀!我真的很有心。」結果你的時間、你的金錢、你的心思都用在世間法上面,可能你也不是故意的,你不知道,然後永遠被這些世俗的因緣牽著鼻子走,被控制,然後內心都覺得很無奈,還會自己覺得說真的有心求法,那個就是錯認消息 。其實根本真正是有心修行的人,你絕對會排除萬難, 除非一兩次,一時之間真的沒辦法,但是你一定會朝這個方向去努力。如果你要追求金錢那當然錢永遠不夠用,那你就要花很多時間去完成這個目標,當然你就沒有時間修行,這一定的道理。
大家有沒有覺得我聲音有點磁性?今天還有同修跟我講她先生是義大利人,她現在用法語講,講一天。 他看了我的光碟說聽不懂嘛!義大利人聽不懂,他說這位法師長得很清秀,然後說我聲音很有磁性。今天更有磁性,今天早上一起來,不過現在比較沒那麼明顯。我今天早上起來發現好像感冒了,但是我上午就拼命拜佛,平常每天也拜,但是早上拜得更多,流出一身汗,現在就好一點了。
本來我是第一天來到這個加拿大的時候,早就聽到同修就是提醒我、關心我,叫我要多帶衣服要保暖。那第一天到的時候大概是十多度,還好嘛!不是很冷,晚上就蓋一條薄薄的被子,很舒服睡著了,很累,結果半夜就冷到醒來,我是冷到醒, 那個冷的感覺是冷到骨子裡面去的。其實我第一天就有點感冒,但是到現在已經快三週了都沒事。
每天他們看我都吃很多,以為我是過午不食,所以早上特別吃多一點,其實不是,胃口好、精神好,就是沒有什麼水土不服的一個現象。那為什麼第一天有點感冒,但是這三週來沒事?因為我天天拜佛,把它壓住了,把它伏住了。但實際上其實那個時候已經感冒了,然後這幾天我們這個溫差很大,有時候還飆到快三十度,有沒有?突然之間又十幾度這樣子。所以我們這個鐵打的身體也不行,現在還不是金剛不壞之身,所以今天早上就有一點點磁性,真正有磁性了。那為什麼要提到這個呢?這裡我們可以,因為很多同修都有錯誤的觀念,認為說你有修行,或者是說佛菩薩加持,那你就一定不會生病,那就錯了。如果你生病,那就表示你沒有修,不是這樣子。
你看我上個禮拜三週下來,其實第一天就感冒,但是可以伏住,因為每天拜佛。如果我可能更精進,功力更好,可能兩天就拜掉了,這個感冒病菌就全沒有了,看你的付出,但是一定是三寶加持一定有力量的。有的人說我學佛學那麼久,怎麼災難一大堆?我跟你講如果你沒有學,你災難更多,你要這樣想,就是因為我們有學佛有修行,透過三寶的加持能夠讓我們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所以修行人有沒有功夫不是看他會不會遇到困難,不是看他會不會生病,而是看他遇到困難,看他生病的時候,他是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自己會不會生煩惱?還是一樣很自在,好像它過它的,我過我的。
弟子蓮英恭敬節錄(仁敬師父審定)(二)殊勝因緣親近大修行人感其威德力攝受
像我們這個香港大嶼山聖一老法師,他是虛雲老和尚的法子,前兩年已經往生了,真的是大修行人,我非常幸運有機緣親近在他身邊。那一般女眾是沒有機會,因為我們那裡香港寶林禪寺啊!那是承傳虛雲老和尚的道風,修苦行的,深山野林裡面啊!然後持戒也是很精嚴,女眾不可能跟在戒和尚方丈和尚身邊,那我是第三年這個福報現前。
下午的時候 ,那侍者也是緣分很好給我機會,我們有一些幾個師父,就一起陪我們聖一老法師下午的時間出來散步,他是坐輪椅。那我親近他身邊足足九十天,每天至少兩個小時,時間多到我都有時候不想待,我說:「師父我要去打坐。」,這個是因為太平常了,每天都有的因緣。其實這個都很難得,多少人要搭飛機,然後放下身心一切乃至於家產,然後到香港來親近我們聖一老法師,他的德行感召,這個親近善知識因緣很難 。
在那段時間我真正深深感受到,什麼叫大修行人?他那種德行、那種工夫是我們可能幾輩子都跟不上的,一般人看:「哎呀!生病了,又那麼老,坐輪椅,可能沒什麼修行。」實際上我們是在他身邊就可以感受到,當然你有分辨的能力,要有一點分辨的能力。
那怎麼去判斷?師父給我的感覺就是身心分離的人,他那個身體是色身怎麼不會壞呢?他長年苦行,營養也不是很夠,不平均啊!沒有在注重色身,然後大嶼山又是非常有名的潮濕,它身邊都是島嶼,就是,都是海。然後島嶼這樣的一個地理條件,非常非常的潮濕,哪有說身體不壞的道理。
但是他那個精神,他的眼睛一看,你就不敢做怪了,但是又很慈祥,又讓人很容易親近,就好想爬到他頭上去,你也不會怕他會修理你這樣,好像爺爺一樣的那種感覺。可是又面有威嚴,就是你不敢做怪,不敢不聽話、不敢不精進,為什麼?人家都那麼精進,我們就會生慚愧心。老人家都這樣子的為眾生付出,然後有這樣的一個威德禪定力,他自然有一個攝受讓我們不可能太懈怠,身心分離啊!大家去想像一下。
世間人生了小病就哇哇叫不得了,甚至於自殺,對不對?他是沒有承受力,就是沒有禪定、沒有智慧。而修行人他能夠排除所有的磨難,對身體的磨難。然後或者是種種的是非誹謗,通通都不會影響到他的內心,並不是說不會碰到這些磨難,說:「噯,這個人修這麼好,為什麼還有人批評他?」你要知道哦!你要知道批評他的人是誰?批評他的人如果是好人、是聖人,那這個人真的有問題。
批評他的人如果是那些搞是非的人,說明他有影響力,說明他有修行,魔才看得上耶,對不對?他有影響力嘛!可能是影響到別人的厲害關係,那個魔有損失,他當然是過來批評啊!你要這樣子來分析啊!你才看得到真相。藉這個因緣跟大家閒聊一下。那你看任何因緣都可以是,都可以談法,你看維摩詰居士生病,他就故意,因為他生病的因緣就開啟了一場很精彩的序幕,《維摩詰經》,文殊菩薩來請法,還有舍利弗跟他的一段的因緣,這些阿羅漢,那就很精彩。
弟子蓮英恭敬節錄(仁敬師父審定)
(三)阿彌陀佛用光明來顯現祂的超勝
今天我們第三場我們要繼續學習是『四十八願』,在這裡也跟大家講一個好消息,也可以說不是好消息,看個人的需求。有些同修喜歡養生的,那就是好消息,因為我們下個月開始要在這裡,要帶大家學習瑜伽拜佛,那麼這個『四十八願』就要停了,如果想要深入研究的人,就會覺得不是好消息,不過我還是會把它講圓滿。
我們今天跟下一場就把『四十八願』講圓滿,講不完的我們就把它念圓滿,『四十八願』把它念一遍,這樣也一樣圓滿。我們可以長講短講,但是今天講的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對於老修來講,可以釐清一些觀念,幫助你真正建立往生的信心。另外要詳細的講解,我已經有,二零一零年已經有錄下《四十八願要義》,大家可以去上Youku 或者是請光碟來看。
我們這裡同修很發心,還特地,本來是拷貝光碟,但是還特地去哪裡?到美國,去購買那個光碟封面,要把它貼得漂亮,漂漂亮亮的,才跟你們結緣,今天終於做好了,這個裡面有《四十八願要義》還有瑜伽拜佛同修們的學習分享,他們拜佛之後真的得到很大的利益,總共有十位同修上台來分享,你們都可以請回去看,那下個月我們就十月十二號開始,我們就開始上瑜伽拜佛的課。
好,那現在我們正式發的,今天也有發講義,但是有些經文是上一次講義裡面有的 ,如果沒有帶來就跟我念一遍 :『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若有眾生,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來生我國。若不爾者,不取正覺。』。這是第七段的願文,裡面有兩願:第十三願『光明無量願』和第十四願『觸光安樂願』。
『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這一句話如果我們真正聽懂的話,就會對阿彌陀佛生起真正無上的景仰,祂是超勝諸佛,那麼祂的超勝顯現在那裡?他是用光明來顯現祂的超勝,祂的光明可以普照到十方法界。換句話說,任何一個眾生,上至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祂通通都可以攝受到,地獄裡面不是只有地藏菩薩管的,阿彌陀佛也會去那邊救度眾生。沒有一尊佛,菩薩就更不用講了,菩薩還不圓滿,祂示現還不圓滿,沒有一尊佛超勝過阿彌陀佛,我們要對阿彌陀佛有這樣的認識,才會生起真正的景仰之心。
那有些同修覺得很奇怪,不是每一尊佛的境界都是平等的嗎?佛佛道同,祂的理解、祂的境界,應該都是相同的。這個是從祂的這個修行內證的部份,就像說我們從小學一直上課到研究所,那麼研究所一百分,假設你的論文已經最高分了,那麼最高還有一個頂,一個圓滿的一個標準。每一個人修到這個程度,那也就是一定都是平等的,從內證境界上來講是這樣的,可是從願力上就不一樣。
你看我們眾生也都有佛性啊!我們跟佛沒有兩樣,本質上是沒有兩樣。但我們還是眾生,對不對?因為我們這個業力不同,那麼佛跟佛之間祂們是願力不同,願力。阿彌陀佛發的願本來就超勝諸佛,所以當祂圓滿的時候,祂的果報,所現象界所現出來的果報是千差萬別,每一尊佛就不一樣,這樣明白嗎?所以這個絕勝諸佛是從果報上來講的,從現象界來講的,祂確實是超勝諸佛,這個不是只是說特別的一種讚嘆,不是,也不是比喻,這是真實的。特別是對我們來講,我們六道凡夫眾生沒有能力靠自己的,依照其他佛,包括世尊釋迦牟尼佛教我們的戒定慧,靠自己修學,我們沒有能力,所以我們也只有靠阿彌陀佛,我們才有得度的機會。因此阿彌陀佛對我們來講是特別的重要,超勝諸佛,這樣明白嗎?
弟子蓮英恭敬節錄(仁敬師父審定)(四)恭敬心是入佛門之道
我們要生起對阿彌陀佛另眼看待,跟我們關係確實是不一樣,要真的生起這種感受,真正體會到,在念這句佛號的時候你會很真心,會啟發我們的真心。一天一天的會增長,我們善根會增長,所以要不要聽經?要啊!你要了解這個事實,你才能夠內心產生一些感受。
阿彌陀佛的光明普照十方,你們有沒有被照到?有沒有?有沒有感覺到?有哦!真的都很有善根,當然我相信有,如果沒有你們不會坐在這裡,早就跑了。三寶加持,不只是阿彌陀佛加持,三寶加持,特別是阿彌陀佛,因為我們來這裡就是修學念佛法門,念的是阿彌陀佛。(同修答:有。)有!但是照的這個力量,我們所得到的這個光明加持,深跟淺每個人又不一樣。
越深的人你當下就越解脫,不是等到往生才能夠確定我們有沒有得到佛力加持、有沒有被佛光照到。所以如果我們現在修學了半天感覺法喜不是很大,煩惱還是沒有減輕,說明我們還有必要加強,不是法只能得到這一點,而是我們的方法跟發心都還有問題,所以沒有辦法得到很大的利益, 那麼最大的障礙是什麼?是沒有恭敬心,這個我們幾乎每個人都要學。
即使有些人懂一點還要加強,因為最多是只有一點點,為什麼?因為從小父母沒有教,老師沒有教,老師不敢教,你不對,對師長不恭敬,他不敢講你,他講你等一下家長就來告。那家長也沒教,為什麼?家長要教的是什麼,他根本就是把你教成一個沒有恭敬心的人,他也不是故意的,他寵愛你,他不懂,對不對?一進來就跟你侍候,人家弟子規上講的:『出必告,反必面。』,出去要交代清楚,你要去哪裡,讓父母安心。回來要主動招呼,看到長輩、看到父母,你要主動招呼回來了,這是一個禮貌。
更進一步你要發自內心,有恭敬心的一個這種態度那更好,最起碼這個禮貌都要做到身、口、意。“意”你沒辦法做到絕對恭敬 ,起碼你“身”跟“口”基本的禮節要做到。現在沒有啊!現在小孩一進門:「哎呀!你吃飯沒有?你怎麼樣啊?好累哦!辛苦你了,今天上課很辛苦。」哈!顛倒,對不對?你沒有給他機會來恭敬你,父母親沒有給他,也沒有教他要這麼做,都變成是你在恭敬子女,福都給你修了,他們沒事哦!你害了小孩,不恭敬是父母教出來的,父母是第一個老師。
當然跟自己宿世的這個善根也有關係,有的人天生就是很乖、很善良、很有禮貌、很好教,有的就是你怎麼教也是沒辦法。所以這種人基本上連佛菩薩也不會教的,祂看你不受教,不教你,因為教了也沒有用反而結惡緣,幹嘛要教?浪費力氣,佛菩薩不可能那麼笨的,看你因緣不成熟不能教,沒有恭敬心。所以這個恭敬心太重要,我們一定要從這裡,這個是最大的障礙,入道的障礙。
你沒有恭敬心,師父再怎麼跟你講,你也是這邊聽聽,那邊過去,你還是依自己的想法在修行、在生活,那你聽再多,都是浪費自己的時間,也損掉自己的福報。因為人家跟你調教一次,其實你就損掉,你就用掉你命中一次的福報,你搞不清楚。所以你沒有轉化,其實浪費的是自己,損福,損的是自己。你過去生沒有那個因緣跟福報,你怎麼可能有人來教你,不可能的!那麼教了以後你沒有得到受用,那損失是自己啊!要搞清楚。所以恭敬心要怎麼,要很深入的學習。
首先就是要落實在什麼?要聽話,打自內心的聽話,不要表面上虛偽的那種服從,特別是那種自以為是,自我滿足:「反正我這樣就不錯了,反正我都知道,覺得這樣就可以了。」甚至於還更進一步:「你那個根本就不怎麼樣,我的比較好。你法師講的也不一定是怎麼樣,你的可能名氣不夠大、輩份不夠高等等...。」他跟你衡量很多很多的條件,他才決定要聽多少,一分、兩分、三分或者甚至於乾脆不聽就批評,你說這樣有沒有恭敬心?沒有,而且還造業。所以真正有善根的人是百分之百完全順從依教奉行,再來就是只聽五分、三分,一分的,看你的善根深淺,落實在行為上,聽了以後完全沒反應,沒改變,那這種人不是知見有問題就是根本沒有發心要修行。
弟子蓮英恭敬節錄(仁敬師父審定)(五)真正皈依三寶才能得到真實的相應
還有一個就是修行,我們雖然是修學念佛法門,我們是靠佛力沒有錯,但是靠佛力是往生,這件事情一定是百分之百靠佛力,佛國我們凡夫是不可能去的,去不了,等覺菩薩都去不了,我們怎麼去得了,是指往生這件事情。但是你真正一心一意想要求往生的人,你當下你不可能不恭敬三寶,不可能不依教奉行 ,不可能不修行,斷惡修善。
那麼修善要從哪裡做起?持戒。戒定慧嘛!你能做多少算多少,你一定會盡力的去做,雖然這個跟我們往生沒有關係,你戒持得不好,臨死你還是可以往生,但是你絕不會故意就偷懶:「哎呀!反正往生不用持戒,那我就這樣子散散,很懈怠的過。」那這種人也不能往生,為什麼?你有那種不踏實的個性,偷雞摸狗,有時候會搞心機、老油條這些性情。
那這種人不老實,你發的願也可能是假的,癡重是不能往生的。 所以真正想要修行、真正想要求往生的人,肯定他一定會持戒、修定、開慧,戒定慧三學一定跑不了。但是差別是在自力修行的人來講,我們是沒有一定要做到什麼程度,你盡力做就可以了,你越精進就表示你跟阿彌陀佛的這個緣更深,你的出離心更強,做得越少可能也是有,但是你的發心就比較弱,差別在這邊,一定會有轉變的。
那麼修行戒定慧首先就要從發心受戒開始,這幾場我在圖書館那邊我都講了很多了,修學的次第一定是從先發願求受戒,求受戒感得戒體之後,這也是我們一種承諾、一種願力。不能說,有的人他會覺得說可能自己也不明白,覺得他有心裡面,我有想要受戒,想要持戒這個比較重要,事相上不在乎,其實這個不對,這個不對。因為其實這個潛意識當中,還是給自己很大的空間,很多人想:「這樣子萬一,就不用擔心會破戒還是怎樣...。」或者說自己沒那麼大的壓力,這個凡夫眾生的心態是這樣。
除非你真的是大菩薩,你根本沒有所謂持不持戒的問題,你是非常自在理事無礙了,那你當然行事不用在意。如果我們是凡夫,那就要很小心自己會欺騙自己,因為你沒有去做,如果你真的有那個心,你不可能不會去做,除非沒有因緣,緣沒到嘛!那沒辦法。像我們這次果清律師這個稀有難逢的因緣,這麼大好因緣,三寶加持你都不懂得珍惜,可見你也不重視三寶的加持,對不對?或你覺得說:「我夠了、我滿足了,我有我自己的方法來修。」這些都是我慢心,都不隨順因緣,或者是說你沒有真正發心,發大心修行,沒有發心修行當然不勉強,但是我們一定要認清自己到底是什麼狀態,不要自己欺騙自己,錯認消息。
這個很重要,有理一定有事。有事,你這個事是因為你的理而來,理事要真正具足,這個才是真實的狀態。那你沒有發心修行也沒關係,修修福也很好,誰都是從這個階段開始,但是真正要修行一定要發心持戒。我們所謂的三皈依,你知道什麼叫三皈依嗎?『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對不對?但是這個皈依佛是只有一個形式。
皈依就是依靠,依靠就是要聽三寶的話,要去做才有真正皈依,三寶是勸你要持戒、要受戒,你沒有去聽,你沒有真皈依,你皈依也是一個假的形式而已,也沒有真實的一種相應,當然結結緣也可以,這個就叫結緣皈依,然後在佛門裡面修福而已。我們要看清楚我們自己的狀態啊!不能錯看了,你錯看了,你就會永遠就卡在那裡,陷在迷霧當中,你今天程度再差,沒有發心都沒關係,可是你要看清楚,那麼因緣成熟了,你自然也會提升,這個都比較不要緊。
弟子蓮英恭敬節錄(仁敬師父審定)
(六)修行觀念正確方能感得佛力加持消除業障
那有的人,有的同修是誤解說:「誒!好像淨空老法師有講過,還有一些大德說不讚成人家受戒,怕害了你破戒。」大家要知道,千萬不要給老和尚扣這麼大的帽子。他在文字上、言語上是有這樣講過,但是你要知道他講的是針對那些沒有真正要修行的人,不想要持戒修行,因為你想修行你就必須要從持戒開始,你要持戒,你就必須要先受戒,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你如果不想修行,他勸你去受戒的話當然害你破戒,你肯定要破戒的嘛!所以針對這種不想要修行,不是真心想要到佛門修行的人,老和尚當然就慈悲嘛!不要讓你去受戒,讓你緩一緩 。當你真正想發心修行的時候,那肯定要從受戒開始,沒有一個人可以例外,不能說老和尚不勸人家持戒。你看那現在還有人說老和尚不勸人出家,說「地獄門前僧道多」,你看人家不是叫定弘法師去出家嗎?這不就證明了嗎?老和尚講經說法是每一個時節因緣不同的,他依據的經典經論不同,還有對機的對象不同,我們自己要會聽。
你看他現在,果清律師,老和尚說我們要護持他,為什麼? 果清律師在台灣他是代表,目前教界是在這個律宗來講,他也是專修淨土,但是他持戒精嚴,他在律法上面是一門深入,三十多年,持戒清淨耶!去哪找啊?太難了耶!這種因緣。這種得戒和尚跟我們加持,這個加持力很不可思議的,大家都不懂得珍惜,真的是哦!不識三寶,這個寶啊!你沒有真正看懂。
什麼叫寶?寶現前了你還不懂得珍惜,就是不認識,你當然也不是故意的,不認識,體會不到。老和尚說為什麼要呼籲護持他、要讚嘆他,為什麼?因為他是代表現今在台灣教界來講,律宗這個範圍來講,他以身作則做到。那麼這個戒律,佛陀跟我們講,佛陀不在世之後要什麼?以戒為師。所以即使是其他山頭的高僧大德也都要恭敬律師,對不對?我們以戒為師,並不是說我們個人崇拜,特別護持那一個,不是。
真正持戒清淨的人,他也會告訴你,你要,你來也要平等護持,內心平等,但是我們在事相上的法,你說好那這個事相上當然就有差別相,正法我們護持嘛!殊勝的法和持戒的法我們當然要護持,如果是惡法你就不能護持,現象界不能什麼都平等,是非不分,這個就是依照佛陀的教戒,我們要以戒為師,那麼他是講戒的律師,我們是不是特別要恭敬、要護持?這個就是依教奉行。
要怎麼樣護持?要去做到。護持有很多方式,外財就是拿金錢護持,他們再輾轉去度化眾生,都要用到錢嘛!那不然是內財,做義工,再來就是你自己依教奉行。要傳戒,不管你覺得,也許你覺得你不需要,我踏踏實實的修行比較重要,這個也不是不對,但是因緣到的時候,你要以身作則,讓人家覺得這個傳戒是非常神聖,受戒跟發心是非常的這個,要很慎重去看待它的這件事情,你自己要去做,這個也是在護持三寶。
不要只想到自己的立場、我自己的觀念,縱然是都沒錯,也不能講你不對:「啊!我們老老實實修行比較重要。」但是這個理事如果不圓滿的話,其實都是有缺失的,潛意識當中還是給自己很多的方便,私心比較多,還不是真的很真,除非沒有那個因緣,或者說你自己也不懂得要這麼做,那麼有人提醒你,你就要好好思維,除非你不想修行,不用勉強自己。因為佛法不需要做人情,修行不是修給人家看的,三寶也不需要你這個人情,需要你真正能夠得到好處,那麼你發自內心,由內而外做出來,要清清楚楚,不要自欺欺人,這樣就好。
如果這些觀念都正確,我們業障就漸漸的消,這個佛光的加持,因為光明普照十方法界,我們就能夠真正得到很大的加持力,大到你當下可以脫胎換骨,人家,很多人都做給我們看,家財萬貫全部都不要然後出家修行,如果是單身的出家修行,因為沒有比這個角色更好、更能全心全力的投入修行。
弟子蓮英恭敬節錄(仁敬師父審定)
(七)第十五願壽命無量願 第十六願聲聞無數願
那為什麼要念佛呢?為什麼要念佛,才能夠得到阿彌陀佛的加持呢?因為這個是阿彌陀佛祂在這個願當中,像每一尊佛,祂攝受眾生方式不一樣,有的佛祂是,比如說有個香積國祂是用飯,祂請你吃飯,你這個飯一吃或是你聞到味道你就開悟了,也有這樣的一個方式來攝受眾生,每一尊佛善巧不一樣。
阿彌陀佛祂的願當中就是發願,用祂的光明也就是智慧來攝受眾生,所以後面才有這個『觸光安樂」,你當下就能得安樂,安樂得解脫,祂是觸光之後得到安樂,所以祂用光明作為媒介來加持眾生。這個光明在那裡呢?我們看不到,對不對?祂放在這個佛號裡面,所以當我們念祂的名號的時候,就是在接觸祂的光明的時候、接觸祂的功德的時候。所以我們就要透過這句佛號,特別的把這個佛號念到非常的純熟,把祂當作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最重要的一個東西,這樣子我們才能夠念念當中,能夠攝取阿彌陀佛的功德,而且要用至誠心來念,如果你念了沒感應,那你就是有口無心,心沒辦法去感應到。
你們手上的這個講義裡面,有一段法然上人他的這個開示:『月光雖無處不照,唯宿仰望者心中。』這句話很美!就像,他用月亮來比喻。雖然呢,你看月光也是照遍了整個世界,但是你不去看它,你會不會跟它,這個月光不會到你的心中,不會。像我們念佛也是一樣,我們要去念他,這佛號的功德才能夠進到我們的內心,得到,成為我們的受用,我們就能觸光安樂。所以用其他的方法來修學念佛法門,都沒有比稱念這句名號力量來得大、來得直接。
其他修善迴向是都可以,但是都不夠力,真正最大的力量是在這句佛號裡面,所以善導大師判說這是正行,真正的正行 ,他判的正行有五種正行,這個其中正行當中的正定業, 這是最殊勝的就是念佛,念這句佛號。所以大家不要小看,你修什麼戒定慧啊!那些的,再怎麼樣高深的一個境界,自己的功夫再高,都沒有這句佛號的力量來得大。因為我們的目標是往生極樂世界,而這句名號才是往生極樂世界的船票,我們坐上阿彌陀佛的大願船,名號才是船票, 這樣明白嗎?你拿現金來還不一定能夠讓你上船,所謂現金就是你的戒定慧,你修善迴向,這個都不一定管用哦! 就是佛號才是往生極樂世界的關鍵,要認清楚你就知道怎麼用功。
好,那我們接著看第八段:『我作佛時,壽命無量,國中聲聞天人無數,壽命亦皆無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校,若能知其量數者,不取正覺。』好,這一段裡面,第十五願『壽命無量願』和第十六願『聲聞無數願』。這個『壽命無量』啊!『壽命無量』從這裡也看得出阿彌陀佛的慈悲心。你看我們這個世間哪!如果你再怎麼精進修行,像世尊住世只住八十年, 那有些大修行人也很精進用功,可是時候到了,壽命沒有了,你的修學就會中斷。所以祂也考量到這個部份,這個也是成就我們修行,一個很重要的條件。
那麼『聲聞無數』,這是說明什麼?極樂世界這個善知識很多,像我們這個世間都是惡緣,『怨憎會、愛別離。』你喜歡的人,他就離你而去,那看到的人大都是來找麻煩的比較多,這個是,為什麼?為什麼比較多?因為沒辦法,這個世間大家都是貪嗔痴,所以你走到那裡都是碰到這些冤親債主,這是沒辦法的。
那極樂世界,聲聞無數。你看裡面還有一段:「彼國有無量...,」這是在《彌陀經》上面,講義上有:『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特別是大菩薩更多,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啊!那這麼好的修學環境,我們去哪有不成就的,天天都是在幫助我們提升道業,這樣的一些善知識跟我們一起共住,你想造業都沒有機會。所以這麼好的一個環境,那麼清淨的一個環境,可想而知,我們一去,一定能夠成就道業。
弟子蓮英恭敬節錄(仁敬師父審定)(八) 第十七諸佛稱嘆願 第十八十念必生願
我們再看下面一段:『我作佛時。十方世界無量剎中。無數諸佛。若不共稱嘆我名。說我功德國土之善者。不取正覺。』 好,我們要加快速度。這一願是第十七願:『諸佛稱嘆願』。發這一願有什麼意義呢?好像只是讚嘆而已嘛!其實這個非常深遠的意義,如果沒有這一願,我們聽得到這個法門嗎?聽不到。因此我們沒有一個人可以得度,所以這一願重不重要?看起來好像諸佛稱嘆沒什麼,讚嘆一下而已。同樣的,我們要不要學十方諸佛,來稱揚讚嘆阿彌陀佛這個法門?要,因為太重要了!由於我們的輾轉,我們介紹給其他的人知道有這個法門,不用我們去度,三寶會替你度,你帶來聽經、帶來共修,雖然他沒有馬上得到利益,可是種子已經種下去了, 那這個都是一開始我們修這個因。
我們讚嘆這個法門,介紹這個法門,那麼將來才會有人可以得度。所以這個部份看起來沒什麼,其實是最重要的第一步。所以阿彌陀佛一定要發這一願,十方諸佛都會稱揚、讚嘆幫祂招生做廣告,這樣祂才能夠滿祂要度十方眾生的願。如果有一個眾生聽不到這個法門,我們十方眾生有一方的佛沒有給祂介紹,那這一方的眾生祂就度不到了,聽不到這個法,所以祂也一定要發這個願。所以我們怎麼樣報佛恩哪!?我們現在知道了,肯定能得度,早晚而已,但是我們要怎麼報佛恩? 一定要當阿彌陀佛的使者,要發這個願心,不是等到乘願再來才可以度眾生,我們當下就應該要隨緣、隨份、隨力去做,你做得越多,當然你的感恩心,表示你的感恩心越強,你的願心、你的道心都越強,做的少也沒關係,隨緣隨份去做。
好,那到這裡我們已經學了五願了,『第十三願光明無量』、『第十四觸光安樂』、『第十五壽命無量』、『第十六聲聞無數』、『第十七諸佛稱嘆』。其中這個『光明無量』跟『壽命無量』是法身莊嚴,是最殊勝的這兩願,祂是代表阿彌陀佛的功德,光明代表智慧,壽命也是福報的一種,福慧圓滿,法身莊嚴的功德。接下來我們要看第十八願,這個是我們『四十八願』當中最重要的一願,也是我們在座每一個同修,這一生如果真正能往生,是最關鍵的一願,因為我們一定要靠第十八願才能往生。
後面還有『聞名發心』、『臨終接引』、『悔過得生』這些 。這些有不同的條件因緣之下往生的,也有一些眾生是靠後面的願文,他相應那些願文往生的。而最簡單的、最重要的就是『第十八願十念必生』。我們淨空老和尚在第二次宣講的這個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的版本,在玄義裡面他有講到。他說:『大願之核心乃第十八願,凡十念必生之究竟方便,實由於彌陀究竟成就之最極方便處。』為什麼這一願最殊勝、最究竟、最方便?這是因為阿彌陀佛祂已經成就的功德, 祂把祂已經成就的功德,作為祂接引眾生的一個方便。不然我們憑什麼這一生,要從凡夫的這個身份要往生去成佛?一定要有一個實質的東西,有真實的功德在那裡,那就是阿彌陀佛祂已經修好的功德,祂用最簡單的方式,一個方便給我們接收祂的功德,那麼就是透過十八願。
十八願的條件最簡單,我們每一個人都做得到,如果你做不到,那祂的功德我們也拿不到啊!所以十八願對我們來講是最重要的。我們來看願文:『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乃至十念,願生我國,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好,這是第十八願。大家仔細看一看,這一段願文當中所講的『至心信樂』是至信。我們知道往生三資糧,《彌陀經》上講的『信願行』,其實《觀經》也是一樣,三經的宗旨都是一樣的,有的人以為說《觀無量壽佛經》就只是修『十六觀』,其實它真正的修法也是稱名念佛,這個善導大師跟我們講解的非常的詳細。有的,你看其他宗祖師在講解《觀經》,他對《觀經》的理解也不是真正了解那麼深入,畢竟隔行如隔山,修其他宗派的人對淨土法門不一定能深入的,他看的角度不一樣,你不能說他錯,他理解就沒有那麼透徹。只有善導大師把《觀經》真正核心的修法,給我們找出來,而這個修法就是稱名念佛,三經一模一樣。同樣是淨土法門你不可能修法不一樣的,對不對?這才合理。
『四十八願』當中往生的條件很多種方式 ,有的是你要修功德再迴向這些也有,因為他接引不同的眾生,十方眾生他都要接引,那十方眾生有不同的根性,所以有不同的願文來,來接引不同的眾生。那麼只有十八願是最簡單, 也是真正阿彌陀佛能夠達到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的一個條件,就是十八願,我們來仔細看看:『至心信樂』是至信,『願生我國』是願,乃至十念,信願行具足。是不是《彌陀經》一樣?一樣啊!所以說四十八願裡面,最重要是十八願是這個意思。其實每一願都非常的重要,就像我們剛講十七願,我們沒有諸佛稱嘆我們就聽不到,世尊就沒有機會介紹這個法門,是不是也非常重要。
每一願都非常重要,但是就根據我們往生能否往生這件事情來講,十八願是最關鍵的,所以祖師大德都說十八願是最核心,是從這個角度來看的。在《觀經》的地方,我也有講《觀經要義》,有興趣想要深入這方面的人可以去看《觀經要義》。這裡我舉最後一句,《觀經》裡面經文:『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你看我們一部經哦!每一部經都有分這個『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那麼『流通分』的部分就是總結,這個是一定的架構,就是總結。這句話就在『流通分』的部分是,世尊總結講了前面『十六觀』,因為韋提希夫人啟請,然後跟她講,隨順她的啟請講了『十六觀』。而到最後『流通分』的時候,祂作一個總結。
阿難是當機嘛!就跟他說,意思就是說:『阿難啊!你好好持是語。』,就是說:『我今天跟你講,我今天講《觀經》的內容,你好好受持。』那怎麼受持呢?『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講出來啦!祂沒有叫你去十六觀哪!是不是?是不是證明這部經核心修法就是持無量壽佛名。那這句話,很多祖師沒有看出來這個味道,善導大師特別講解在《觀經四帖疏》。所以透過善導大師的講解他是融合三經,他是通達淨土經論的,阿彌陀佛乘願再來,是祂講的他怎麼不知道,祂本尊講的他怎麼會不知道,誰能夠了解比他還透徹?他幫我們指出來這個重點,他在《觀經四帖疏》裡面。所以為什麼我們要依善導大師的思想,其實依善導大師的思想也是依後面祖師,弘一大師、印光大師通通都是的,只是形式上他們各有各的時節、因緣,有的還會講講『華嚴』、講講『天台』,印光大師都會講講因果,敦倫盡份,對不對?那你會覺得,他們不一定只是特別強調全仗佛力這個思想,但是你細細去看,都一樣的。
那麼因為善導大師他是最代表,他最早,他是二祖嘛!那所有後面祖師都是依據他這個思想而來的,所以我們是以善導大師為這個尊崇,並不是說只聽他的,其他祖師都不聽,不是!都一樣的。而他是最專的,因為他是最元老。所以我們要尊師重道,你看印光大師也稱他善導和尚,親教師啊!所以我們是這樣來講,不是說偏執某一個人的思想,沒有對立的,真正通達開悟的人,法法都沒有對立的。
這個是十八願,為什麼它是最重要的?我們怎麼修學才能夠依十八願而往生,甚至於我們當下就可以建立往生的信心。最重要是我們要能夠真正生起真信切願,然後要百分之百靠佛力,然後隨緣隨份念佛,盡力念佛,而不是說要靠我們自己的功夫,如果要靠我們自己的功夫,那不可能每個人都能夠去,甚至於大部份的人都不能去,所以這觀念是錯誤的,但是要不要精進念佛?要!為什麼?你真正有至心信樂,真正一心一意要求往生,你不可能不念佛,天塌下來你都不可能不念佛,叫你,你說你再念一句,我就把你槍斃, 你也是會念的,也是不會退的,應該是這樣才對,因為祂是帶我們往生的嘛!佛號是帶我們往生的,這是自自然然的,所以如果你沒有這樣做,那當然你就不能往生。
如果我們真正相信只要靠阿彌陀佛,然後佛號我們隨緣隨力,盡力、自然的去念祂,那臨終的時候無論什麼狀況,反正你真相信,你就不會擔心你不能往生,因為一切有阿彌陀佛在,你意外往生也好,癡呆也好,什麼什麼都好,冤親債主來了通通不怕,阿彌陀佛會替你擺平的,不用擔心。如果你還有一點點擔心,那你就沒有百分之百的信佛、靠佛。信願的信就沒有那麼圓滿,那你的往生就不定。如果你現在聽懂了,我真的對佛不懷疑,這個信是真的,你現在就能夠大聲的告訴別人:「我往生有信心,我這一生一定會往生。」為什麼?因為我真的要去,這個願就是在我們自己這一邊,你的願生心要真的。那你不去,當然也沒有人能夠勉強你,如果你真的要去,你現在就可以確定下來,你這一生是一定可以往生,那麼你也可以告訴人家,不是在炫耀,因為這不是我們的功夫,是我們要接引眾生嘛!我們要給人家信心,你自己都沒信心,人家怎麼會聽你勸,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你要對佛有信心,對往生有信心,你勸人家,人家才能真正接受,這是報佛恩,讚嘆阿彌陀佛,不是在讚嘆我們,我們自己有什麼好讚嘆?我們唯一能被讚嘆就是,不過善根福德因緣具足了,我們願意,真的看破自己罪惡生死凡夫,不趕快跑不行了,來不及了,一定要靠阿彌陀佛跑到極樂世界去,我們才有活路,我們也不過是承認這個事實而已,我們有什麼好炫耀。當然我們善根福德是具足,這個是我們累世跟阿彌陀佛結了很深的緣,跟念佛法門,我們也都念過佛,能夠相應,我們善根福德具足了,這是唯一我們自己可以安慰的地方。相反的你如果信心不是具足,你也不想往生,當然你這個善根都還不夠。
我們老菩薩又在聊天了,她能夠來坐這麼久不簡單,很辛苦。老菩薩至少有八十歲了喔? (現場同修代為回應:九十多!)九十多哦!九十多還早上來念佛到現在,還坐在那裡。哎呀!給她坐旁邊的椅子坐,才不會那麼辛苦。對。她聽不懂還能坐,你看這是多好的影響眾。不過她,因為我們提醒她,她可能也聽不懂哦!她會,老人家不知不覺會開口講話,這個我們都碰過了,那沒關係,這個是有一點點綴一下這個氣氛也蠻好的,讓大家不會想睡覺了。她到旁邊坐也可以,她一直坐在這個坐墊會很辛苦。要上廁所啊?趕快去。
好,所以受持第十八願的關鍵,大家知道了哦!那怎麼樣能夠真正受持這一願而得到利益,當下建立往生信心,臨終必定往生,一往生就成佛,這個關鍵我們剛剛有略略講,我們之前錄的光碟裡面講得很詳細,《四十八願要義》,大家真正想往生的人一定要去看,對你絕對有很大的加持力,因為我們都是依祖師的教法來講解,那我自己也是得受用,我是自己是得到那個利益,我是給大家做證明,跟大家分享。所以你們不去看,也是會有很大的損失,因為它絕對會給你們很大的加持力,而且要常常看,因為我們眾生貪嗔痴沒事就冒起來,就冒出來。所以永遠不可以離開善知識,永遠不可以離開經典,雖然我們已經有把握了,但是還是要薰修,為什麼?因為我們貪嗔痴還在,我們這個病根還沒有去除,這病菌都在身上,隨時都會爆發,所以我們才,雖然往生有把握了,可是我們要保護這個功德、保護這個道心,不能夠離開善知識,要常常薰修。
弟子蓮英恭敬節錄(仁敬師父審定)(九) 依十八願信願念佛百分之百靠佛力
好,那接下來我們再看後面願文,我們來做一個比較就知道,我們這個『四十八願』你就真正學會了,我們也是學很久都搞不清楚,是透過祖師的一個講解跟我們分析,哦!原來真的全部都明白了,這是清清楚楚的沒有什麼疑惑的。『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奉行六波羅密,堅固不退。復以善根迴向,願生我國,一心念我,晝夜不斷。臨壽終時,我與諸菩薩眾迎現其前,經須臾間,即生我刹,作阿惟越致菩薩。不得是願,不取正覺。』
以前哪!我們剛剛學淨土法門的時候,通常都要先背『四十八願』,所以那個時候,我們就看這幾段這個經文,我越看越迷糊,到底這些條件怎麼樣,好像有一些重複的地方。比如說下一段裡面它也講到:『繫念我國,我發菩提心,堅固不退,植眾德本。』你看這裡是『植眾德本』,然後我們這段又講『修諸功德』,那不是都一樣嗎?對不對?發菩提心是都要的,發菩提心是根本,自利利他,但是條件又要修諸功德。然後這兩段好像都差不多,那為什麼要分兩段來講,不是重複了嗎?我們常常會有一些疑惑出來。
我們再對照原譯本,康僧凱的原譯本,我們原譯本有好幾本,康僧凱那個本子也講得很清楚。夏蓮居士老居士他的會集有他的特色,有他的特色,很通、很順暢等等的,但是就像這個《阿彌陀經》是鳩摩羅什翻譯,我們都受持的很習慣、很通順,他翻譯的功力一流的,七佛之師,喔不!不是七佛,七佛都當翻譯師,幫佛做翻譯的,翻譯經典的,老經驗的,所以他翻譯起來很順暢,我們都很喜歡受持。可是玄奘大師所翻的《阿彌陀經》在法義上又很純粹。所以我們要對照的時候,我們那個一心不亂,以為是念到沒有妄念,才一心不亂?不是。
在對照玄奘大師《阿彌陀經》翻譯的『一心不亂』,用梵文直接翻叫做:『一心繫念』的意思。一心繫念是不是簡單多了?你只要念就好了,不夾雜不間斷,對不對?一心繫念。一心繫念跟你一念不生的那種一心不亂,那個差太多,標準差太多了!所以如果我們對照,就那個意思就不會誤解,就不會誤解。他宗祖師把一心不亂解釋成說 ,以他們他宗修戒定慧的一個觀點,當然是跟你說一念不生,叫你學一心不亂,那個標準誰做得到?沒有人做得到,一萬個當中一兩個都很困難,對不對?所以真正的一心不亂,《阿彌陀經》上的一心不亂,我們對照玄奘大師梵文直接翻譯的就很清楚,不會誤解,一心繫念。
再加上善導大師祖師給我們翻譯,給我們講解,做證明,掛保證,他就是這樣解釋啊!也不是我們自己去解的。所以我們現在看這個夏蓮居的這個翻譯是很順暢,但是我們再配合康僧凱的原譯本,我們就更清楚。這幾段願文它其實所攝受的根性,眾生的根性,本來就不一樣。然後雖然標準會不同,有的人他不相應這十八願的,他說:「喔!信願行就可以往生,我才不相信。」那這種人就是善根福德因緣還不夠具足。
那你不夠具足,你就不能靠,沒辦法全靠佛力,你就得不到安心、得不到信心嘛!這種人他就是覺得,我應該要靠我自己,修一點功德然後再迴向,或者是有的人,他自己已經是修他宗他派的,修禪、修密,那麼他最後,他覺得自己好像沒有什麼把握可以一生成就什麼境界。所以很多人老了,很多祖師,他宗的祖師,他到最後老了,他就是迴向專念佛,有沒有?就是他也覺得說這樣還不夠,因為確實你一生靠自己要修戒定慧成佛,哪可能啊!找不到幾個。所以通常其他宗祖師,最後都會迴向念佛,靠佛力才能一生成就。所以針對這一類人的根基,才有了底下的這些願。
就是說,十方眾生只要聞到名號,他就能夠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因為你不修,叫你不用修,信願行靠佛,你就不相信也不相應啊!所以祂就勸你,你可以修功德,『修諸功德,奉行六度波羅密,堅固不退。』然後『復以善根迴向』,你把這些修學的善根功德迴向『願生我國』,這樣的呢,『一心念我,晝夜不斷。臨壽終時,我與諸菩薩眾迎現其前。』一樣祂也可以來接引。
這是『聞名發心』,這一願就是講到兩個重點,一個是聞到名號,他一定能發菩提心,什麼是菩提心?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心就是菩提心,你願生心發了以後,你就去修諸功德,用你的功德再來迴向,這樣子也可以,也可以往生。所以你如果覺得說:「哎呀!靠十八願,好像沒有那麼便宜的事情。」你不相信,那沒關係啊!你就修諸功德,你就是等於是這一段願文裡面所攝受的眾生,我們方便講他是中等根性,依十八願馬上聽了就相信的、就歡喜,信心就生起,天天開始法喜充滿,這種上根人,善根、福德、因緣最圓滿的人。
就像說你一個父母親把小孩生下來,每個人根性不一樣,有的福報比較大,他全部都依賴父母,他父母親全部都給他弄到好好的,一直到他這個,每個階段全部都給他安排好好,那這種人最有福報,他也聽話,最有善根。另外一個小孩就很叛逆啊!他就不聽,父母怎麼跟他安排,過來人給你安排,你不接受,你就偏偏要自己去闖,那好吧!你就去闖,闖一闖你再回來,迴向也可以,還是接受,佛還是要度,怎麼樣的眾生祂都不會捨棄。
印光大師也講,他也是勸我們,因為這種人,這類的人,他的善根福德就沒有那麼深厚,覺得還要靠自己,你覺得還要靠自己正說明你覺得佛還不夠力,對不對?是不是?你覺得佛還不夠力,不保險嘛!只是信願念佛還不保險,所以我們要靠一下自己,補貼一下這樣比較保險。就是有這種心態啊!所以你這個信根薄弱,信根薄弱就是善根薄弱,連佛你都懷疑,不信任,當然你的善根福德就比較薄弱。所以印光大師常勸我們,《文鈔》裡面講很多,有一段,他說:『凡夫有何種力?唯有無始劫以來的業力。』
我們也有力啊!業力。所以不要想著要靠我們自己什麼力,我們自己修到死還是沒有任何力,為什麼?我們這個力的標準是清淨心,一念不生哦!是佛的境界那種清淨,這樣我們凡夫怎麼修都是一點點薄薄的善根,你十善業都修不好了,對不對?這個人天的因你都修不好,還修到佛國的因,哪修得出來啊?修不出來,所以我們的法門是帶業往生,並不是說你自己修到一生就證得佛的境界,所以我們根本實在講,是沒有任何功德可以迴向的。
那些所謂的戒定慧的功德,其實,你連阿羅漢的都不夠啊!更何況你沒證到阿羅漢,連阿羅漢也是靠信願念佛才能往生,不是靠他自己,靠他自己的功德力想要直接生到阿彌陀佛,是不可能的,生不過去的,是一定要佛來接你,你要發願、信願念佛,佛來接你,你才有辦法去,更何況我們怎麼修也沒修到像阿羅漢那麼厲害啊!對不對?你什麼功德可以迴向?根本沒有。不要太看得起自己,可以修,盡量修,這個沒什麼壞事。
我們剛剛講的,你即使是依十八願信願念佛,百分之百靠佛力的人,你也自然會精進修學戒定慧,自然的,雖然它不是往生的必要條件,根本也完全不需要,你五逆十惡也可以往生,但是你一定會這麼做的。所以事相上是沒有差別,不管你是依那一願,你都是要修戒定慧的,只是心態上不一樣。我們的心,依十八願修的人,我們心跟阿彌陀佛是融合的,百分之百信任的,是沒有距離的,所以我們當下就能夠觸光安樂,接受到阿彌陀佛的加持,我們當下就身心轉換,不是等到往生才安心。
那如果你對佛力還有一點懷疑,你覺得還要靠自己的人,你當下接受到佛的加持就比較少,也是有,比較少。你自己就學的比較辛苦,因為你的心態上不開解,你沒有心開意解,心不安嘛!你還是念佛也是用練功夫的那個心情來念,然後每天在看:「我怎麼妄念還那麼多?還沒有消息。」或者是說:「哎呀!我還要持戒修定,好像都還沒有看到什麼功夫,慘了!慘了!不能往生了。」對不對?你是不是修的很辛苦?而且確實你很不容易往生,這個很危險,一萬個人當中一兩個。為什麼是這樣子?修的那麼辛苦,那麼努力,反而機會更少?就是因為你不信佛,不信佛也是很大的障礙,很大的不敬,也說明是善根薄弱。
還有一點就是你覺得沒有信心去,真的給你想成了,因為萬法唯心造。你說不能去,你潛意識裡面你覺得不能去,你真的就不能去,對不對?所以這個心念太重要了,你的心念對,果報就非常的殊勝,真的一生可以成佛,甚至於你當下,你這個信念就決定了,這個沒有任何的自欺欺人,自己安慰自己,不是。所以這個就是怎麼講,真的是要靠善根。有的人天生他就是會相信父母,有沒有?相信老師。有的人是怎麼跟你講,你就是不信,剛強難化,真的就是靠善根的,這沒有話說,沒有什麼道理可言,累世的善根。然後你能接受,你就是有福德,你就不用這麼辛苦,對不對?人家修好了給我們,我們就像子女繼承父母的財產那樣的理所當然,我歡歡喜喜的接受,然後我們再歡歡喜喜的報佛恩,廣度眾生來報佛恩,這樣不是很好嗎?為什麼要搞的這麼複雜,自己修得很辛苦,然後到最後你又,而且你又付出很多努力,然後你又得不償失,沒有辦法得到你真正好像應該要有的果報。
弟子蓮英恭敬節錄(仁敬師父審定)
(十) 深信發願仗佛力往生的人才能一生成就
印光大師也有講,他說:『然念佛一法,注重信願行三法,只知念..』,你看他也強調這信願行的修法:『只知念而不生信發願,縱得一心也未必得往生。』,對不對?這他在《文鈔》裡面講的,你自己念到所謂一心,他這裡講的一心就是一念不生,也未必得往生。『果真具信願,雖未到一心不亂,亦可仗佛慈力往生。』『外行人,多以求悟,求得種種境界,而不以決定求生為事,即所謂捨本逐末也!』這個就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你要求開悟求種種境界,有的人念佛他就是要求這些,他沒有抓到這個最關鍵。
我們念佛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要確定我們能不能夠往生而已,這是最關鍵的啊!要抓住這個核心。所以我們給大家講《四十八願》,我不是跟你講這個文字的道理,也不是叫你練功夫、開悟啊!而是每一願都把你,都是扣住這個中心思想,我們核心的目的是什麼?為了要幫助我們建立往生。所以我們這一願要怎麼學?看到說:「喔!這樣子好難哦!」然後也看到印光大師也這樣講。
我們不要去求一心,我們要求靠佛力才對,才能夠真正當下能夠建立安心,能夠,而且事實上也才能夠真正萬修萬人去,真的能往生。靠自己不保險哪!怎麼會有這種心念靠自己,因為凡夫都是這樣。覺得:『噯!什麼人都不可以信任,自己比較保險。』對不對?這是凡夫的一種。
在這個世間來講確實也是這樣,人都不可信,這是真的,父母都不可信,為什麼?他也是凡夫,他雖然是愛護子女的心是絕對不用懷疑,他甚至於可以為子女捨棄生命,問題是他再怎麼做他能力都有限,他也不能帶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啊!所以確實究竟來講,這個世間沒有一個人可以相信的,只有佛可以相信。
但是雖然是如此,我們還是要用善根,用學佛的心,慈憫一切眾生,然後要學習去啟發我們這個信根,要相信每一個人。透過相信佛力的加持,先信佛,因為佛是可信的。信佛之後然後,我們再把這種信的這種善良的美德,也盡量用在身邊的人,雖然知道有人不可信,假裝信一下,信久了你就啟發自己的善根。
人與人如果不能信任,那你真的也是相處也是沒有意思,雖然不可信,我們還是要學著相信,然後自然你也會去轉化對方,讓他成為一個可以信任的人,這裡面有很深的道理哦!好好去思維。這個就是,真正能做到這點,你就是如來啊!若能轉境,則同如來。你把一個不可信的人轉成他自己,你相信他嘛!然後他也不好意思不做一個像你心中所謂,想像的那樣的一個可信的人,久了以後也被你感化,真的會轉成你心目中的那個樣子的人,你所看的那個樣子的人,這個你就可以轉境界了,不過這個不容易啊!這個要做到不容易。後面這兩段你們自己看,印光大師《文鈔》裡面的開示。
弟子蓮英恭敬節錄(仁敬師父審定)(十一)悔過得生願
接下來我們看下一段:『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發菩提心,堅固不退,植眾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極樂,無不遂者。若有宿惡,聞我名字,即自悔過,為道作善,便持經戒,願生我剎,命終不復更三惡道,即生我國。若不爾者,不取正覺。』這一段是『悔過得生願』。
我們姑且把他說成,這類的人就是比較下等根性的人,是那種造惡的人,造惡的人,甚至於五逆十惡這些人。那麼他遇到了、聽到名號之後,經過佛力加持『發菩提心,堅固不退,植眾德本。』這個是佛力加持,只要聞到名號就會有這些發心。那麼『若有宿惡,即自悔過。』如果他是惡人,他聞到這個名號他會生起,佛光注照之後,我們人都有善良的一面,都有佛性,會啟發這些善良的一面,他會產生悔過心,然後開始『為道做善』開始修行,那麼這樣的人也能夠在命終的時候不會墮三惡道,本來是應該要墮三惡道的,這些人已經是惡人,他已經造下了惡業了嘛!可是只有阿彌陀佛可以扭轉他的命運。
阿彌陀佛沒有違背因果啊!而是在你要墮落之前趕快把你救走了,救到極樂世界去,因為極樂世界沒有惡緣,所以也沒有三惡道,所以你也不會去受這個果報,是這樣的。所以我們如果不去,就等著受果報,來世要做人都很困難,都很困難。很簡單,我們自己評論就好,我們從早到晚善多還是惡多?十之八九都是造惡的,都是貪嗔癡,都是自私的,所以將來的果報結算一下,哎呀!三塗一定有份的。
很恐怖噯!很恐怖噯!所以你不要想:「哎呀!沒關係我現在福報還不錯,念佛到有口無心也沒關係,想到高興再念,沒想到就算了。」這是很危險的事情,無常一來的話就來不及了,所以一定要趕快建立往生的信心,把我們的心念盡可能的都用在修行上面。當然也不一定要出家,出家是最圓滿,可是你在家你也要盡可能的,不要被五欲的追求主宰,生活過得去就好了,要能夠以修道為主,盡可能把握時間,不要真正等到臨終的時候來不及了,悔過得生,做這個下根人這個很危險。
阿闍世王他本來要墮地獄,五逆十惡,還好他臨終的時候有因緣,所以他地獄相已經現前了,那但是有人勸他,他也是有他的福德因緣。所以他是懺悔,因為看到地獄相現前很恐怖,呼天搶地,然後念阿彌陀佛就往生了,上品中生。這往生的品位,我們這個下等根是指你本身根性,不是說你往生就在下輩,不是。看你那個懇切的心,你跟佛相應的力量。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證明,我們依十八願修為什麼果報最殊勝?可以上品上生,是因為上三品都有份, 是因為我們跟佛的那個相應更緊密、更親切、更信任,你是百分之百信任祂。所以阿闍世王中輩上品中生,是因為他當時那個心念也差不多,反正只有佛可以救我,地獄已經現前了,他那種懇切的心,一心一意就只有心中只有佛,當然他品位高,是這樣來的。 所以我們可想而知,如果說你今天覺得我應該一半靠自己一半靠佛,那你跟佛就沒那麼親,你往生品位也絕對不高。
你如果真的願意去還是可以去,但是你會是一萬個人當中的那一兩個,還是可以去,但是你的品位肯定不高,甚至於會是到邊地,為什麼?對佛還有懷疑,你對佛四十八願還有懷疑,對佛的願力還有懷疑,能力還有懷疑,所以會生到邊地,極樂世界的門口邊邊而已,還沒有進大門,真的。所以邊地就是還包在蓮花裡面,你根本沒有辦法花開見佛,還沒有真正生到極樂世界,只是在邊地。然後那邊的菩薩會進到蓮花苞裡面跟你講經說法,叫你相信依十八願,然後百分之百靠佛力。你對一點點的絲毫懷疑都沒有了,花開見佛,是這樣子的一個過程。
不要生到邊地也不要下品,在裡面五百世,關在裡面,這樣子就比較可惜,我們早點去早點回,早一點回來度眾生不是更好。但是如果是根性就是這樣子,你本來就沒辦法信,那也沒辦法,起碼你還會受持也可以,所以阿彌陀佛不捨棄人,祂才要發這個願,不然祂重複發這麼多願幹什麼?佛不可能講廢話,多一句廢話都不可能,一定有祂的必要才會講這麼多願,不同的條件,對不對?
往生有不同的條件,就是要接引不同根性的眾生,所以我們以後不要說:「哎呀!我的才對,你的不對,要百分之百佛力。」,或者是:「要自他二力才對。」就是在對峙、對立:「我的才對,要自他二力。」然後又說:「我要全仗佛力。」或是怎樣…。都對,不用批評,是個人根性不同,我們都隨喜讚嘆,總比不去好啊!對不對?最後我再分享,這個是我們大概就有分析《四十八願》裡面很重要的,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些疑惑,然後真正去選擇跟我們最相應的往生的條件,我們一門深入,好好受持,一定能夠往生。
弟子蓮英恭敬節錄(仁敬師父審定)
(十二)老實念佛才是真正掌握到最核心的修法
最後我再分享一個老菩薩她往生的事實,這個是很殊勝的,作為我們念佛人的一個代表人物,我們學習的一個典範。婦桑,一個老菩薩,女眾,她是在一九七六年往生的,菲律賓的華橋,那麼她是住在馬尼拉寺院附近。我偶爾會提起她這個例子,因為她這個例子很特殊,那當然不一定要做到這個程度,可是我們要看她的特質是什麼?我們可以學習。
她的特質就是她很老實,她不一定懂得什麼道理,可是她能夠百分之百相信佛,你看她沒辦法聽懂什麼經典,我們剛剛分析的這幾段,她也不會去學習這些,我們講這些分析是為了要解決你的疑惑,才有必要學,不然其實不學也都可以。她就是天生很有善根,然後老實念佛。
有一天她就是,這個信願寺,她在馬尼拉寺信願寺要去做法會,平常也會做義工。有一天,有一次有三天的法會,她要去之前那一天,她孫子問她東西要放那裡,她就跟她的孫子講:「以後你自己東西要保管。」她本來是很疼這個孫子,都是她在照顧。她特別交代他這一句,說明她預知時至, 她有這個預感,她什麼都沒講。然後她就去跟她家人一起去參加法會。大概到,法會大概進行到三點的時候,這個是她的孫女所講的,親口所講的這些內容。
然後她的孫女就說外祖母,她叫她外祖母。她說外祖母說,突然就講說:「金童玉女來了」,她也搞不清楚,其實是西方三聖來接她。然後她這個婦桑老居士她的女兒,她們三代都去參加法會,她女兒、她孫女,她的女兒就聽她這麼講,就看一看:「沒有啊!什麼金童玉女?」可是她的女兒就看到了兩隻蝴蝶,看到蝴蝶,所以每個人看到的會不一樣哦!就像有的人說去朝五臺山、朝普陀山、然後有的看到觀音菩薩,有的看到什麼...,每個人看到大尊小尊都不一樣,業感不同。
那天法會結束了,這個婦桑老居士她就走出大殿的門口,走到門口的時候,突然之間就不動了,就站在那裡,然後頭就低低的。噫!奇怪!怎麼不動?妳擋在人家門口,後面有人要走出來。結果這個婦桑老居士的女兒就過去看一看,誒!到底是發生什麼事情,拍一拍沒反應,她摸一摸:「啊!斷氣了!」走路走到斷氣,這個是真實的事情。我們還聽過有的人用打佛七,在跑香的時候,跑一跑就往生了,也有,那更厲害。這個是走路走到往生,因為她就已經,都已經,她是先看到西方三聖來,她有講出來,不過她講的是說金童玉女,她不懂嘛!老人家不懂,然後她就走到門口她就往生。
後來因為她的女兒,就是婦桑老居士的女兒,她不知道什麼發生什麼事情,趕快,一般人都是趕快送到醫院去。後來她就送到醫院去一直急救、一直急救,怎麼救也是救回一點點生命跡象,一點點微弱的呼吸,過了三天完全斷氣。往生的時候瑞相很好。那個信願寺的住持就說,瑞今老法師就說,她這個婦桑老居士她生前的願望,她希望能夠在醫院躺三天,然後可以讓親朋好友有時間來給她送行、探望,所以就有這樣的一個因緣,這可能是願力召感的。
你看像這樣的人,她往生瑞相很好,等於是預知時至然後又站著往生,沒有病,無疾而終,走路走一走然後就站在那裡就往生了,她也不一定要有特別的條件,憑什麼這樣子?這是她自己的願力,她心裡面她相信佛,她願意去,她有在念佛嘛!平常就是念佛,都有去做義工、共修。所以在座的老菩薩都很有機會,都很有機會,不要想說我們又不認識字然後什麼都不懂,不用擔心,走路往生、站著往生都有機會。
還有一個更殊勝,不過現在沒有時間講,以後有機會再講。具行禪師是我的偶像,真的是,只有釋迦牟尼佛有這種記載,自己用這個三昧之火把自己身體燒掉往生,除了佛世尊之外就是他,也是一個老實人而已,老實念佛的人,什麼都懂得不多,做打雜的工作。這樣子就可以這麼樣的殊勝,那個功力不得了,然後就示現這種他能夠坐著往生,連那個柴火的錢都省了,往生的錢都省了,自己一把火,內力,靠那個內力,三昧之火燒掉,太殊勝!燒掉的時候衣服是好好的,他不是用那種,人家那種自焚,不是,衣服都好好的,引罄也好好的,只是身體化成灰,還沒有垮下來,他等人家過來,後面還有一段因緣,當時造成轟動,好幾萬人來送行的。
他也不過是一個很平常的人,憑什麼?不是憑戒定慧,也沒有說研究經教,他是靠對佛的一種信心,然後老實念佛,每一句佛號當中就有最大的功德力的加持,最大的功德力的加持是來自於這句佛號,不是你修什麼戒定慧,其實戒定慧只是附帶的,自然的一個反應,真正的功德力是在這一句佛號。所以只有老實人他能夠感得最大的功德力,我們念佛人要這樣子修,才是真正掌握到最核心的修法。
好,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來拜佛、拜願,剩下這一場還有下一場拜願,下個月我們就是拜瑜伽拜佛,這兩場我們就要好好的珍惜消消業障,大家現在有沒有帶手帕來?沒有的話我們有衛生紙、面紙,好好消業障,已經要受戒了嘛!好,有問題嗎?
同修:阿彌陀佛!正常人就是如果說晝夜不斷,夜晚如果一個人躺在床上,想要睡覺的時候。
仁敬法師: 晝夜不斷是指你醒著的時候、你有能力的時候,也就是盡量的意思,我們眾生不可能做到晝夜不斷,佛菩薩可以。
同修:可是如果沒有念佛怎麼樣才算?
仁敬法師:你就念念念,念到睡著啊!這樣也算晝夜不斷,以凡夫的標準,所以我們睡覺之前都要念著佛號睡覺,這樣就是你只要一想到,也不是強迫,你要看你自己的能力,你的境界到哪裡。這些標準都是指我們現前能做到哪裡算哪裡,其實不是說你非得做到這樣才能往生,明白嗎?對,因為我們依十八願根本都什麼都不用,沒有任何條件,信願行,也就說行也沒有說你要念到什麼程度哦!沒有,信願最重要,『往生與否在於信願之有無』嘛!藕益大師講的,對不對?好,這樣就可以了。
好,我們把燈關暗,大家起立。(大眾進行拜願)南無極樂慈父阿彌陀佛、南無極樂慈父阿彌陀佛、南無極樂慈父阿彌陀佛、南無極樂慈父阿彌陀佛,南無極樂慈父阿彌陀佛、南無極樂慈父阿彌陀佛………………………………。
問訊,把眼睛閉上,心平靜下來。請合掌,(恭誦迴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把燈打開,我們禮佛三拜。
維那:恭送法師回寮。
仁敬法師答:免送。阿彌陀佛!
維那:好,我們念佛出班。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弟子蓮英恭敬節錄(仁敬師父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