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第二場

(一) 恭敬心是修學必須具足的心態




(一) 恭敬心是修學必須具足的心態 (此聽打稿法師尚未定校,若有錯字,敬請報錯,功德無量!)

尊敬的大和法師慈悲!尊敬的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
昨天我們談到有關於六和敬要能真正快速落實的方法,那就是要從心上下手,透過與阿彌陀佛的感應道交,真正接收到佛力的加持,當下就能夠轉化身心,這樣呢,不但六和敬自自然然能夠契入,甚至於呢,我們這一生要往生成佛當下都能夠信心決定。

今天我們要開始學習無量壽經要義,所謂的要義就是涵藏在文字之內的核心深意,也就是言外之意。如果我們學習經典只著重在文字相,那往往就沒有辦法體會到佛心,如何才能夠容易體會到佛心?透過經文的學習,真正掌握到佛的本懷,只有一個關鍵處,那就是要從恭敬心下手。

印光大師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這個恭敬心是非常的事關重要。無論修學哪一部經,哪一個法門,只要真正具足恭敬心,哪怕是我們根性再差,一定都能夠有所悟處。相反的,如果我們修學的心態不正確,那麼縱然我們把經文掌握得非常熟悉,也得不到任何修學的利益,所以在學習之前要跟同修談談修學的心態。

在佛陀時代有一個公案,當時世尊在世的時候,通常都是日中一食到外面托缽,但是有時候也會有居士來到僧團齋僧或者是請法師到家裡應供。有一次世尊帶領所有的弟子到王宮裡面去應供,僧團只有留下一位剛剛出家的沙彌,年紀很大,大概七十多歲。那麼那天剛好有一位女居士想要請法師到家裡應供,結果不巧,僧團只有剩下這位老師父,因為年紀大所以看起來很有修行。這位女居士也非常的恭敬,硬是要把這位師父給請回家應供。這位老師父於是就半推半就,推也推不掉又必須要恆順眾生,所以一路上心裡非常的著急,就想:「慘了!待會吃完飯,照舊要給人家開示,剛剛剃度甚麼都不懂,待會看怎麼辦才好?」一路上非常的緊張,結果呢一直到用完餐了,這位女居士就非常的恭敬長跪合掌請法師開示。這個時候沒辦法啦只好要面對啦,那出家人呢,當然啦不能打妄語,這個時候只好坦白跟他講說:「我直接跟你說明吧!我是完全沒有法可以對你說」。這要是我們一般人聽了一個反應就是「啊!你年紀那麼大了,修了半天竟然沒有法可以跟我開示?修的也未免也太差了吧!」這就是我們一般人凡夫的一個反應。但是這位女居士非常的恭敬,三寶在她的眼中不管出家多久,出家眾不管出家多久都是她學習的榜樣,因為他們認為只要真正能夠有因緣出家,那都是宿世的深厚善根,當時的眾生是根性比較好,對三寶非常的恭敬,所以當她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她當下就聯想到金剛經上面的經文:『無法可說』,《金剛經》正好講『一切法如夢幻泡影』,《金剛經》上面也講 『如果說世尊有所說法,則為謗佛』 因為她的恭敬心使他當下非常專注的聽法,只是聽到一句話『 無法可說』 當下就契入《金剛經》的境界。這種情境主要就是因為她這個接受法的因緣具足,特別是她的學法心態 沒有絲毫的懷疑,一懷疑就是業障現前,就擋住你的悟處。她沒有絲毫的懷疑,再加上平常也有一點點讀過《金剛經》,但是《金剛經》不是那麼容易悟入的,所以只要我們隨時具備一種誠敬,恭敬求法的心態,就會在某種情境之下突然之間就契入了。

這個公案說明能不能夠得到法義完全取決在於我們求法的態度,確實這位老沙彌一點法也沒有,才剛剛剃度甚麼都不懂。這個是這個小乘經典裡面所記載的公案,在四部阿含裡面經常記載著佛陀當時度化眾生的情況,非常的人性化,很多地方可以值得我們參考。

弟子美華恭敬節錄

(二) 往生極樂國 需具足三心
(三) 真誠心求法 感得殊勝果報
(四) 佛力加持 感應道交
(五) 淨土思想的法脈傳承
(六) 淨土思想三大分類與修法
(七) 三經法義 修法一致
(八) 三經的宗旨一致
(九) 看破放下 真信真願求生淨土
(十) 看破放下 心上只放一句佛號
(十一) 只要真信切願就一定能夠往生
(十二) 要如何來念這句佛號與佛感應道交
(十三) 念佛當下 即是作佛
(十四) 深入體會阿彌陀佛的心情
(十五) 淨土經論發起的因緣
(十六) 依善導大師教導第十八願 是往生最關鍵的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