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二、《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可行性

二、《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可行性

《華嚴經》號稱為大乘第一經,是釋迦世尊成道之時在定中所宣說的,整部經七處九會的內容主要是描述佛國淨土重重無盡的宇宙世界觀裏種種不可思議的富貴莊嚴和佛菩薩所證入的不思議境界以及菩薩修行的無量法門及次第。全經結構以信解行證四大科分別演述。最後在「入法界品」中由善財童子示現悟後在人間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再逐漸契入普賢菩薩大行法界進而成就佛道的過程,是為《華嚴經》的教法落實在人間修行的精華結晶所在。而《華嚴》末後,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引導一切與會各階位的菩薩們,都共同發願迴向求生西方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仗佛願力,快速在一生證得圓滿佛道,此處更是為釋迦世尊宣說《華嚴經》真正的旨趣與最高的價值所在。

為何此經會被世人尊稱為佛教第一經,因為裏面所涵蓋的法門及境界是世出世間一切法無所不包,從佛法入門的下手處,乃至成佛之後的現量境界種種佛國莊嚴全都顯現無遺。故有所謂不讀《華嚴》不知佛家富貴之說。一般人總以為出家修行就一定得過著三衣一缽,十方遊行的頭陀苦行才是典型的生活型態。讀了《華嚴經》之後,才知道出家修行其實也可以過得遠超世間人的富貴莊嚴,從其修德中所自然感得的種種福德莊嚴也非天上人間帝王所能比擬的,認識到《華嚴》莊嚴的法界後,就會覺得世間的一切富貴就如同糟粕,根本就不值得追求,而對於出世的佛道也自然更加能生起絕對地仰求敬奉之心。

二〇〇二年我在香港大嶼山寶林禪寺上聖下一老和尚的慈悲成就之下受了二部僧三壇大戒之後,為了把握親近善知識的機會,我主動發心連續三年的結夏期間都回到寶林學習。在那期間因為每半個月就需要出境的關係,我一下了山也就會順道先去香港佛陀教育協會去探望淨空老和尚,在學習上若有疑問也會請示和尚。有一次我突然間發了大心,向老和尚報告我因為對於《華嚴》裏的十玄門、四無礙法界的境界十分相應,所以想要習講《華嚴經》以進一步提升自己修行境界的心意。結果老和尚當場就把我罵了一頓,告誡我:「你給我先去習講《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那一次也是因為去向老和尚表示有意要禁足閉關,懇請老和尚派功課,所以老和尚就另外再給我派了淨土經典、祖師論著,甚至連《地藏經》都派了,唯獨就是不准我習講《華嚴》。後來我才明白,原來在佛教界似乎有個默契,因為《華嚴經》是一部大經,所以宣講《華嚴》的人也必須要戒臘高,德行兼備,身分具足…等條件,才不至招來太多障礙,於是我就暫且放下這個念頭了。所以初學時,《華嚴經》對我而言,一直是一部只能仰望,而卻無法深入一探究竟的神秘大經。

多年後從學習淨土五經之一的《普賢行願品》展開來深入探索之後才又對《華嚴經》的距離逐漸拉近了。《華嚴經》的內容雖然主要是世尊在定中對大菩薩們所講的境界,但經上也提到大心凡夫也是當機者。大心凡夫就是指發菩提心的凡夫。在「入法界品」中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是示現為一個年輕人,因為發菩提心,好樂聽法,所以感得了文殊菩薩為其指引往南參訪善知識,最終在普賢菩薩座下證入無生,依普賢行在一生中證入佛道。這個過程就是在表演給人道的凡夫眾生效法,並且這些境界也必然是人道的眾生所能修、所能證,佛才會宣說,若是不能修、不能證,只能仰望,那佛所說不就成了戲論了嗎?由於有了這樣的認知,我對於受持這部經的修法又開始死灰復燃、躍躍欲試了。

修行本來就是會有一個次第性的過程,在初學之時,無論何種根性,修學哪個宗派,在家時的學經歷如何,一入佛門都必須要從通修科目的戒行下手,爾後再專門深入主修的行法深研。等到戒學德行有了根基了,主修行法也有了一定的消息了,才可以開始進一步廣學多聞,成就後得智,也就是行利他的菩薩道,成就無量的善巧智慧,在這個階段也就是必須要進入了勝義菩薩道的學持了。如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裏所學,從發大乘菩提心開始,逐一向社會上各行各業,善惡知識,參訪學持,這也就是如儒家所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向十方善知識學習善人的優點以起而效法,同時也要學習惡人的缺點以避免之。並且也從參訪中去瞭解善惡知識們的種種特點,以成就自己將來教化眾生的善巧方便,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要度化各種不同根性的眾生,就得要先瞭解眾生的習氣境界,才有辦法生出對治的智慧善巧來,否則即使是開悟的聖者,面對千奇百怪的眾生習氣之時,依然一點辦法都沒有。最後再要不斷擴展心量,從入空、無願、無作的境界上再要提升進入到普賢菩薩廣大無邊的大行之中,人間菩薩道的學持到這裏才能算圓滿而最終才可望任運成佛。

但雖然說如善財五十三參人人可行,可畢竟這是大乘菩薩示現一生成佛的修行過程,還是必須要具備累劫修成的深厚善根福德,如善財童子這樣已經發了大乘菩提心的成佛法器才行。所以初行菩薩道的人,若沒有這些的前行底子,也是難以深入受持的。因此這部分,在我所集著的《淨土教道次第廣論》中,才把它放到最後面的流通分這個位置,這是依菩提心為體而起行的勝義菩薩道的部分,是遵照普賢法界為行持標準。但一般人若只依普賢十大願的總綱想要自己去具體落實也不容易掌握,所以我就採取《梵網經菩薩戒十重四十八輕》的行法,依據大乘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條的具體指引做為修行下手處,進一步帶領大家效法善財童子於生活中逐漸契入普賢菩薩的不思議法界。

《梵網經菩薩戒》是通在家出家所受持的大乘心地戒法,是釋迦牟尼佛親口對我們宣說的,它的境界就是等同《華嚴經》。其所顯之境界猶如帝網珠,光光融攝,重重無盡,最初是由報身盧舍那佛從圓滿的自性功德中親口對十方無量化佛所誦出的戒法,再由釋迦牟尼佛輾轉傳授給我們。它的內容涵蓋了在家菩薩戒,在家眾可以直接求受,而只受過在家菩薩戒的人,有機緣就必須再求受《梵網經菩薩戒》,菩薩道的境界才能再提升。因為這是佛戒,成佛的戒,是以菩提心為體,要成佛就必須要受持《梵網經菩薩戒》。換句話說,將來若想要成佛就必須先行菩薩道,而行菩薩道前就必須要先求受菩薩戒,先感得了大乘菩薩的戒體之後,菩薩道的行持才能夠產生強大的加持力量,使得在長遠劫的菩薩行中不會退失菩提心,而《梵網經菩薩戒》就是菩薩戒中最高的指導原則,是這樣的因果關係。

那要如何行持呢?譬如要學持普賢十願的第一大願禮敬諸佛和第三大願廣修供養之時,就要依《梵網菩薩戒經》中所說,要視一切眾生皆是我父,皆是我母,故要以孝順心、恭敬心這樣的標準來供養一切眾生,你才可能真正做到禮敬諸佛,廣修供養。若不依這個標準來行,而是像一般世間人在修布施,是以上對下施捨的立場,以著相分別的心來做有量的布施,這樣就只能感得一點點的福報而已。若依戒經上的標準來行布施,因為所用的心完全不同,所感得功德就會千差萬別。因此不受持菩薩戒,不學持普賢行而在人間行菩薩道,就無法感得無上殊勝的成佛果報。

在現今印順導師所提倡的人間佛教,也同樣是必須要依三心「大乘菩提心、大悲心、空性見」為體來行持菩薩的六度萬行及人間一切的善行,所行的一切功德才能與普賢行相應而真正成為將來在人間成佛的資糧,可不是指有些人錯解的只在事相上以佛弟子的身分在社會上做做慈善、環保、救濟…等這些世間善事就是在實踐人間佛教,將來就能成佛了,那完全是錯誤的知見、是蒸沙成飯的妄想,那充其量不過是在人間的佛教界裏行世間的善法而已,將來的果報還是在天上人間不斷輪迴,與佛教的解脫生死毫無關係。大乘佛法是論心不論事,在相上做什麼事並不妨礙,乃至於見性的大菩薩在事相上做了惡事祂照樣也能成就無量功德。而沒見性的凡夫、不善用心的凡夫,即使一輩子做了再多的種種菩薩行,也不過成就了世間的善業,將來的果報還是仍舊得搞六道輪迴,那可就真冤枉了。因此,受持菩薩戒,修學普賢行,是成佛必須要修的學分。如同《無量壽經》上講的,修學淨土法門的與會當機眾,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如此修學淨土法門最終也才能圓滿成就。因此,我才把《華嚴經》普賢行法勝義菩薩行的境界,放在《淨土教道次第廣論》的末後,指引淨土行人,要正視勝義菩薩道為現前必修的目標。至於他宗同修發願生生世世要乘願來人道行菩薩道,直至在人間成佛的自力行者,更是要正視這心上功夫,否則若少了三心為體,沒有依勝義正見而行世間善法,那所修之因絲毫不是成佛的資糧,將來若想要生生世世到人間行菩薩道以累積成佛資糧,恐怕也會受制於業力而連得人身都有問題,成佛也就遙遙無期,那可真是生生世世要冤枉輪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