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男女僧眾共住的隱憂
女眾好心出家最好跟隨比丘尼師父剃度,這樣才是如法如律的,同時這也是護念自己身心清淨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緣。現在末法時期,如佛經上所預言的現象一一呈現,寺院道場男女共住的情況十分普遍,以至於我出家時也不懂得這是不如法的,所以才會跟隨一位比丘師父剃度,幸好師徒的緣分也很短,不到半年就離開常住去親近師公學法。之後在佛門裏十多年間,大多數都是在女眾僧團裏學習或者獨自靜修,偶有親近學法比丘的時期,皆是屬耆宿長老大德,如淨宗的高僧上淨下空老和尚、香港大嶼山寶林禪寺上聖下一老和尚、台灣正覺精舍上果下清律師。清和尚所住持的僧團是男眾學戒念佛的道場,沒有女眾共住。寶林禪寺雖名為男女共住叢林,但戒律非常嚴格,男女眾並不共同早晚課、各自也分住兩邊、女眾要到客堂必須白天在特定的時間內二人以上同行⋯感覺上根本好像只是兩個僧團相鄰而已,完全感受不到像是男女眾共住。
雖然我出家以來幾乎很少有與比丘互動的因緣,但一直以來在這問題上仍舊深受其苦,檢討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自己性格上較獨立自主,也不夠柔順,一方面是自己還不是真明白男眾的生心理的狀態,以至於與男眾彼此間的相處較容易產生誤解。原本最初都是相互禮敬讚歎的緣分,甚至是彼此非常投緣這樣的關係,卻也不知怎麼搞的,就是會在某一天,只是突然之間,男眾對我的態度就會有很大的轉變,同時也似乎隱藏著很深的誤會,這種無常的面臨總是讓我摸不著頭緒,自己又感覺十分委屈,甚至內心也曾因此而受到過嚴重的傷害,特別是與宿世緣分特別好的人,更能讓我一時之間痛苦萬分,倒也不是因為情執方面的苦,學佛乃至出家這近二十年來,我倒是慶幸自己從未曾真正對男眾生起世間人那種愛慕之心,更別談有任何更深一層想要與其共住共修的心行,只是曾經遇見過有幾位比丘是比較其他一般人來得更加投緣些,對男眾居士則完全沒有過,對他們雖然算得上有些欣賞,彼此也十分投緣,但那也僅止於在道上的相互讚賞以及關懷護持之心,彼此真正見面互動的機緣其實也很少,更是從未有過獨處的機緣,若是沒有道心的因緣在裏頭,相信彼此間的緣分也不可能如此地相應。我就曾經聽說過有某位富家女居士想方設法把一位比丘纏到了還俗娶她了,結果脫了袈裟的比丘先生很快就不再有過去當師父時的魅力了,後來是這位護法太太先變心了!想想,這種情境,對這位為愛欲還俗的比丘來講,可真是情何以堪啊!
所以只要能看清楚世間人的情為何物,自然就不會掉入這美麗而可怕的陷阱之中,世間人所貪愛的不過就是那個虛假的外包裝而已,一旦包裝改變了,內心的貪愛也會隨之而變,而這世間會有什麼東西是永遠不變的呢?答案是肯定沒有。唯有真心愛護對方,共同會到道上相互成就,彼此的關係才能永恆不變,才能純淨純善。更何況如我專研經教多年,在因果道理上也已能算是個明白人,又怎麼可能會傻到想去害人害己,拉著別人一起往三塗火坑裏跳呢?除非是喝醉了酒,吃了迷幻藥,一時把人給糊塗了。但話是這樣說,凡夫終歸還是凡夫,這些道理即使明白得再透徹,一般人當自己遇到了宿世的冤家的種種考驗之時,總難免也還是會起心動念,經歷天人掙扎的交戰,過後內心才能又回到平靜,所以才需要一次又一次的面對考驗和不斷地反省改過,逐漸地增強自己的免疫能力及覺照力,使得於一切順逆宿緣中皆能向道上會,化為修行道上殊勝的法緣。
這些年來,經過幾次類似的挫折和考驗之後,現在我終於又更加明白也更加懂得反省自己,平時我們自己就應該要多多站在對方的立場和心理乃至生理方面考量及護念,不能只是想著自己又沒惡意也沒惡念就可以任意而行,談話的分寸可能就容易拿捏不當,這樣若是有意或無意中造成他人的誤解或不快,甚至於害人家起心動念因而麻煩現前之時,那也只應怪自己智慧不足所召感的果報。而且在尚未證果未能有如柳下惠般坐懷不亂的能耐之前,最好男女眾要能保持一定的距離,如廣欽老和尚所說,男女眾之間,即使活到了一百歲,彼此也要保持一百步的距離,共住共修那就更加不可,這樣才能完全避免在不知不覺當中種下了不清淨的業因。
想想男女眾必須要朝夕相處,時時共事,又要在修行上相互照應,就算不生出情執,也難保在生理上不會起任何反應,除非你長得實在是太安全了!這也就是佛陀為何制戒讓比丘比丘尼不可以共住的原因。特別是男女眾之間,無論是心理或是生理方面在先天上都有很大的差異性,在無意當中雙方產生許多誤解這都肯定是在所難免的,所以即使男女平日一般的共處時也一定要保持相當的距離和尊重,俗話說就連夫妻想要百年好合都得要做到相敬如賓才行,更何況一般關係上較不親近之人,彼此的包容性更弱,又怎能方方面面不生出矛盾呢?
幸好幾年前我有機緣依止清和尚再深入研究出家戒法之後,也能漸漸地更加懂得男女眾必須相互護戒的重要性,而有效的護戒方法,首先就必須是要保持距離,彼此也不可太過深交,以免日久生情或生執著佔有之心。現在海內外不難看到有許多男女眾共住的道場,那倒也不是一定就不能持戒辦道,但那絕對是必須要非常利根之大菩薩才有可能做到處處如法,乃至起心動念都必須要能不失分寸,一般凡夫即使不敢在行為上造作犯到根本戒的罪行,但不知不覺地生出佔有執著之心,或是種種行為引來大眾們譏嫌的過失,這幾乎都是無可避免的,我個人對現今這些男女共住之人只能是心生敬佩並祝褔,並沒有特意評論之心,只是感覺到自己還是得實話實說,讓大家能有機會互相勉勵增上。
此外,仔細觀察,現今男女眾共住的道場,女眾所扮演的角色幾乎都是做些內護修褔的雜務執事,對於有機會專精聞法修行乃至弘法利生的尼眾確實是寥寥無幾,為什麼會如此?難道女眾就無法具足道心、能力嗎?當然不是,在台灣就有許多比丘尼大姊的成就,都已足以讓許多男眾望塵莫及的,且佛經上明白地告訴我們人人本具平等圓滿的佛性,而開悟成佛並非是要靠強壯的體格、較強的體力⋯而是靠悟性、靠發心,只要真有心,《華嚴經》上講:「萬法唯心」,心能造萬法,能造十法界、能造佛法界,能造一切法界。男眾能造、女眾亦能造,所造之法界沒有高低不同的侷限,完全在個人的悟性和心力、願力而已。所以身為女眾我更有義務也要鼓勵尼師大姊們,自己應該要自立自強,要更能承當如來家業,要透過自己的精進修行,早日女轉男身,把女眾垢穢障重的業報身轉化過來,當仁不讓、隨緣隨力荷擔如來家業,以早日求得自利利他圓滿成就。
但是我鼓勵尼師們發心自立自強並非就是要與男眾相抗衡、相對立,那無疑是給自己找麻煩,也違背了佛陀慈悲平等攝授一切眾生的本懷。所以曾有一次,教界有一位我個人也十分敬仰讚賞的尼師大姊,原先她也是好意要護念我而出面幫我處理與一位比丘的諍事誤會,但後來我們就是因為在拿捏男女眾互動的分寸上一時未能達成共識而沒能發展出更深的法緣。我認為四眾弟子本來是一家人,本就應該相互尊重、互助合作,才能相互增長,雖然雙方的互動方式確實有待共同提升改善,但也不應採取完全分離或對立的極端方式來達到自我保護的目的。我認為女眾的自立自強、獨當一面、爭取地位應該是先在自我觀念上下功夫,先把自己的女人態當中依賴男眾生存的習性、慣性先去除,做一個真正有能力協助男眾,甚至也能與男眾相互成就,既能獨立自主而又能和男眾保持良好合作關係的修行夥伴,這樣對雙方、對佛門才都有大助益。我的依止恩師上果下清律師他老人家就曾多次勸勉我要發大心做內護,有機緣要成立以戒律領眾修行的尼眾僧團,使佛制的戒法得以永續承傳下去,親近他老人家身邊時,我從來都沒有感覺到他有任何不尊重女眾地位的心行,只是他會為了大局著想,在相上總是得要勸導弟子們要按照著倫理道德的自然法則來拿捏男女眾之間相互尊重、各安其位的相處之道。況且人與人之間若太近、太熟悉就難免要失去分寸或者感情用事,這就很容易偏離道上,這都是不難明白的事實,所以身為大丈夫身分的尼師們應該要真正學習獨立自主,首先就要避免男女僧眾共住共修,乃至要徹底地斷除依賴男眾生存的心理,男尊女卑這男女雙方長久以來所共同營造出的不平等關係才能被真正獲得調正,進而到達佛菩薩所證的平等法界,唯存一身,無男女差別相。
要知道,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在印度弘揚佛法之時,主要的教法重點之一就是提倡平等,首先就是要破除印度當時十分嚴重的四姓階級制度,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還令當時的理髮師(奴隸)優婆離先於皇族之前剃度,成為師兄,再令那些原本是當老闆的皇宮貴族們向這位奴隸禮拜,用此來調教弟子們,這場戲演的可真是下猛藥啊!那目的是什麼呢?就是要積極地喚醒我們人人本具的平等佛性,要能相互禮敬,成就大家真實的功德啊!所以男女眾想要和平相處,雙方面真的還是有待多加學習,無論在行為上、在觀念上都要進行改造,並且必須是要依據實相平等法的標準而不是世間人約定俗成的男尊女卑的成規觀念,這樣才能真正與法性相應,與心性相應,真正是讓人能心服口服,契入以德服人的聖人境界,否則的話,現代所謂的傳統標準的男尊女卑的成規,不同樣也是與遠古時代母性社會裏女尊男卑的道德成規相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