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第四場

(一) 讚歎與勸勉會眾

(一) 讚歎與勸勉會眾

 

尊敬的中華寺住持和尚 照續法師慈悲。

尊敬的諸位大德同修, 大家中午好。阿彌陀佛!

 

今天是我們週日講座, 這個「佛門禮儀、生活戒規」的第四堂。那麼, 由於我們這個圖書館啊... 場地使用上有一些變動, 所以, 週日這個時段啊... 我們這堂課, 算是最後一堂課。圓滿, 今天要把它講圓滿。那麼,「全勤獎」, 等一下大家也可以來領。

 

那剩下的這些專題呀, 我們沒講到的專題, 會在禮拜三 《梵網經》的課程, 一樣都是講一些規矩嘛! 戒法, 我會把它放在《梵網經》的那堂, 那個時段來一起學習。另外半個小時的這個「佛學問答」的部份呢, 也是一樣; 我們本來禮拜三是7點到8點半, 那現在會延長到9點, 半個小時的時間給大家提問。

 

那今天啊, 今天禮拜天, 我們岀席的人數也算是很圓滿! 等一下還會有一些人進來。那個禮拜三岀席的人比較多, 這個真的是要... 這大家要工作, 要配合大家工作。禮拜天家裡要照顧嘛! 所以禮拜三的這個時段, 可能大家比較能夠配合大家的時間。

 

那今天呢, 其實我們這次週日這個講座, 這四堂下來, 今天是第四堂... 大家幾乎很多人都領到全勤獎。還好不是給現金, 不然我就要破產了! 我只是岀賣一下色身而已, 你們都有帶相機啦? 等一下把握機會, 我們住持和尚也在, 趕快把握這個因緣! 對善知識喔, 親近善知識就不能客氣啦, 客氣就沒機會了! 這可以耍賴一下。

 

那麼昨天... 昨天晚上, 我們住持和尚照續法師, 他才從這個中國朝山回來。這次功德圓滿, 看起來人也瘦了一圈, 但他説沒有。很辛苦耶, 四大名山我都還不敢發心去朝。但是這一次參加的也有一些老菩薩, 今天也有來聽經, 八十歲耶, 還健健康康的回來, 可見我們法師照顧的好。這樣岀門一趟真的是很辛苦, 更何況去中國大陸。中國大陸喔, 我以前也經常去; 我的印象喔, 就是很累, 很辛苦的! 岀門啊人擠人各方面, 如果沒有識途老馬, 沒有真正有關係的人幫你安頓, 恐怕... 不但你不能夠很放鬆的去旅遊, 可能還會碰到很多困難, 都有可能; 還有你臨時又生病啊, 水土不服的, 很麻煩的。

 

所以這一次的行程也是很圓滿, 看大家都高高興興的回來。我們一回來啊, 今天馬上又要來這裡「監聽」, 他很客氣, 他説來學習。哎呀, 這個也是真的讓我很佩服! 一個比丘師父, 我們僧團裡面-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 這個是有輩份的; 我們要互相尊重, 然後要知道自己是甚麼輩份、守甚麼規矩。那我們長輩, 我們不是以這個輩份高來壓這個底下的人, 不是。我們自己反而是很謙虛, 讓底下的人哪... 更生起這個恭敬心! 那我們照虛法師就是這樣子。所以呢, 這是打心底我們就會生起恭敬心。

 

那另外一方面是這個我們自己也要知道我們這個該學的規矩, 該做到的禮節還是要做。這是我們個人的修養, 不管他修的好不好; 別人好不好, 跟我們都沒關係。所以我們這一堂課, 就是要學這個規矩。很多人也想要做, 本身這個很有善根, 但是你不知道怎樣去落實禮節。所以雖然是好像很淺的課程, 可是真的每個人都需要好好的學習, 學一條就要把他做一條。

 

你不要看説這麼小的事情... 像我剛剛才跟我裡面的護法講, 我説: 你們, 就是我們這裡有一對夫妻, 年輕人, 我就跟那個女眾講, 我説: 我發現妳先生有進步耶! 從哪裡看? 我説: 我剛來的時候, 他都沒有主動跟我打招呼, 個性嘛... 哎呀很率氣呀! 從小到大父母親也沒教, 回家都是父母當孝子一樣, 哎呀你回來啦! 吃飯沒有呀! 這是很普遍的現象嘛... 從來沒有想説要跟長輩打個招呼。那我們前幾堂課不是有講到嗎?「出必告、返必面」嘛! 「返必面」你回來要主動: 哎呀, 我回來啦... 或者你看到長輩, 主動打個招呼, 報平安嘛! 誒沒想到, 講過了以後好像有一點轉變喔! 馬上就誒會主動來問候一下。當然説好像還不是做得很自然, 還不是很穩定, 但是這是一個開始。

 

所以大家不要聽説, 法師教這麼簡單的... 我們淨空老和尚這幾年提倡《弟子規》呀, 這個就是《弟子規》裡面的一小段。好像都提倡很久了也沒甚麼特別的內容? 問題是我們有沒有開始去做, 有沒有養成習慣。當你去做的時候, 哪怕只是一點點小的動作, 你身邊的人都會感受很強烈, 誒覺得你這個人開始在轉變喔! 以前是: 很任性的, 我想要怎樣就怎樣, 或者説, 也不是故意的, 反正我的個性就是這樣子; 然後人家就覺得你不夠懂事, 也不懂禮節嘛! 該做的沒做。

 

像我們這次受菩薩戒, 菩薩戒裡面很多是「做持」。這個「做持」就是説: 你該做的沒做, 就是犯戒。我們每一個人在社會上都有自己的本份角色: 當兒子有當兒子的角色, 當晚輩有當晚輩的這個本份, 當人家太太、當人家先生、當人家子女、當人家父母... 更有本份。那你該做的本份你沒做,  是不是有過失, 對不對? 所以一定要學的。不管再小的規矩我們都要學, 然後要去做。像這個就我剛剛講的這個例子, 你願意做跟不願意做, 差別在哪裡? 雖然這個事情很小, 其實反映岀我們內心的那個恭敬心, 跟你剛強的心是不是能夠開始軟化。你是不是開始願意轉變自己、提昇自己? 這個關鍵點, 影響很有意義的。

 

這個影響很重大。你人是不是能夠成長? 就是從這個小地方開始。你真的願意去做, 哪怕

你只是做了一點點而已, 其實已經反應岀你內心很大的轉變了。所以, 我們學一點要做一點。雖然剛開始不太自在, 你一開始連回家打個招呼, 跟身邊的人你都... 跟長輩問候關心, 你都沒有開始學習養成習慣, 那突然哪天就拿著臉盆説: 「媽, 我幫妳洗腳」, 她不被你嚇死才怪! 對不對? 要從小地方開始做。大小都要學, 你學多少, 算多少。

 

其實重不重要也不是我們自己看的, 要看對方。其實對方覺得你只是做一點小事情, 就覺得: 很安慰, 真的你有在轉變。所以呢, 我們學習任何法, 我們不要自己的一個觀點去看, 甚麼法: 「噢! 那個談玄説妙才是有水準的... 我是大學生耶!」 那, 這個... 如果是這樣的話, 那個你學的是記問之學, 不一定能夠在生活上當中真正得到受用; 不能夠讓身邊的人生起歡喜心, 你也不能自己成就真實的功德。他來跟我們開示才對。我們這個照虛法師他的特點, 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 他的特點就是人緣特別好, 隨機應變、靈活變化。所以他帶一個活動, 好多人都要報名參加, 這是他的特點, 我們一定要跟他學習的地方。

(二) 論佛門緇素四眾輩份
(三) 課程內容簡介
(四) 捨能成就出家因緣
(五) 實修從捨財開始
(六) 末法時期戒律衰退之現象
(七) 持金錢戒的正確觀念
(八) 略舉戒律與規矩數例
(九)佛弟子應注意的形象威儀
(十)佛弟子所有功德皆源於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