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學增上講記
弟子仁敬 領眾恭敬聽打節錄 清公和尚校定
「戒學增上」,我們住持菩薩,法藏法師兄慈悲,惠空大法師,大航大法師,我們諸位比丘大德,尼師大姊,在家的菩薩們,大家午安,阿彌陀佛。
我們講「戒學增上」這個題目,我們分為五大科來說明,那五大科?第一大科就是「前言」,第二大科「略釋標題」,第三大科「戒學的重要性」,第四大科「如何將戒持好」,第五大科「結勸」。
那麼我們就先說明第一大科,叫做甲一,甲一第一大科,前言的部份,就是我們的法師兄慈命果清來跟諸位結結法緣,那就交代戒學增上的這部份,另外定學的增上,慧學的增上就另外請兩位大法師來解釋。我們知道佛法是浩如淵海,浩瀚無邊的,這麼廣大的佛法,三學就可以總攝,都超不出戒定慧三無漏學。
所以在《楞嚴經》裏面就說到:「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這是什麼意思呢? 「攝心為戒」,假若是小乘有宗的,他還沒講到意業,只有身口,那麼這裡說到攝心為戒,這個就是大乘的戒法。「攝心為戒」 我們假若能夠修行到達一念不生,那麼眾戒就具足了,所以攝心為戒。
「因戒生定」,這是什麼意思,我們的心既然能夠收攝之後,能夠寂然不動,那麼逐漸就生起禪定之心,所以《圓覺經》也說到「尸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持戒持得不清淨的話,三昧的正定就無從發起,所以是因戒生定。
「因定發慧」也就是定心成就,從本性的光明逐漸就發起,它能夠照含萬象,清清楚楚,所以就是《圓覺經》所說的:「無礙清淨慧 皆從禪定生」,沒有障礙,清淨的智慧,都是從禪定而生起的,所以就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這就叫做三無漏學。
所以佛教之學,就可以用三無漏學做為根本,三無漏學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戒學能夠止息一切惡法,修持一切善法,所以就是三無漏學,首先最要緊的。依此戒學就可以幫助生起禪定的原故,可以生起正定。那麼定就是息慮靜緣,息慮能夠止息我們心中的雜想念慮,能夠使令心體寂靜,不受外緣內離妄想雜念的干擾。
那麼依此就可以發起心性本具無漏的智慧的原故,有了智慧我們就能夠破煩惱,證得真理,而成就正道,乃至於成就無上佛果菩提,那麼我們首先說的就是戒學增上的部份,那麼其他兩部份就交代兩位大法師去負責。第一大科就說過了。
弟子仁敬 領眾恭敬聽打節錄 清公和尚校定
接著第二大科就是甲二,就是略釋標題,簡略解釋這個標題,就是戒學增上的標題,那麼又分三科來解釋,甲二之下就是乙一戒學,乙二增上,乙三結釋標題,把標題結合起來說明。先說明乙一的戒學,又分三科,丙一、戒有三名,丙二、戒有四義、丙三、三聚淨戒。
先說明丙一的,戒有三名,戒律有三種的名稱,第一種毘尼,第二種尸羅,第三波羅提木叉。「毘尼」就是指佛所制成的戒法,這個就稱做教詮,也就是律藏。「尸羅」就是教中所詮釋的因行,也就是指受隨兩種的戒法,就是受戒跟隨戒。受戒就是我們受戒得到戒體這就叫做受戒,隨戒就是隨順戒體生起戒行,這個就是隨戒。所以尸羅也就是受隨這兩種的戒法,我們受戒以後就應當隨順戒體如法的持戒,這個叫做因行,所以也稱為戒行。
接著「波羅提木叉」就叫做果詮,因為毘尼屬於教法,尸羅屬於因行,由此因行就決定就能獲得解脫的果法,所以因果都在律宗所詮釋的。這個就是籠總的說明毘尼、尸羅、波羅提木叉三種名稱的意義。
下面我們再各別加以說明,毘尼就是教,尸羅就是行,波羅提木叉也就是果,也就是教行果的次第。首先我們講到「毘尼」,毘尼是梵語,翻做中文就叫律,律也就是法的意思,也就是法律。法就是以楷定做為意義的,楷正決定是持戒或者是犯戒。
因為律藏當中有持犯的方法,犯到戒法的話,有輕重相狀的區別,或者開緣或者遮止,或者有因罪,或者有果罪,都在律典當中,有剴切的說明,所以叫做法律,也就是用此法律,來判斷持戒犯戒,賞罰分明所以稱為教詮。
第二「尸羅」,梵語尸羅,翻做中文叫做戒,或者翻譯做清涼。因為這個戒法能夠除去我們眾生的熱惱,所以這是就著它的功能德用來翻譯的,而不是它正式的翻譯。假若就著它的義理,還有作用,正式翻譯就叫做「戒」。
我們可以拿六度來做證明,因為六度的尸羅波羅蜜又翻譯叫戒度,可見正式的翻譯就叫做戒。「戒」有警策的意義,也就是警策我們身口意三業,相對前面的境緣,能夠遠離過非,所以戒就是能警策之法,身口意三業是我們所警策之行。又者,戒有性的意義。性它通於善惡的,假若持惡戒就禁止做善,就好像屠夫打獵的人等等。假若受持善戒就禁止造做惡法,就如同我們受佛戒,譬如在家受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我們出家受沙彌戒、沙彌尼戒、式叉摩那戒、比丘比丘尼戒、還有受出家菩薩戒這一些。
所以假若受持善戒,它就禁止造作惡法,那麼善惡的體性互相不容納,所以這是採取它禁止的意義來說的,所以戒經上頭說:「如來立禁戒 半月半月說」如來立下禁戒,什麼叫做禁戒? 禁止造惡也禁止不作善,不作善也要禁止,換句話說,我們要「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所以受了佛戒,我們就要止息一切惡法,要奉行一切的善法,這是我們作為佛子根本的事業,所有在家出家都包括在裡頭,也就是策進我們修行之人,能夠捨惡向善,捨凡趣聖,也就是捨棄凡夫而趣向聖人的階位,所以叫做禁戒。
接著第三種叫做「波羅提木叉」這也是梵語,翻做中文叫做別別解脫,或者稱作處處解脫,戒屬於因行,必定能夠獲得解脫,有因行,必定能夠達到果德。
那麼這裡有兩點的意義:第一叫做近解脫,也稱做近果。第二遠解脫,也稱做遠果。先說近解脫。就如同我們比丘兩百五十條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戒,還有像在家受五戒、八關齋戒,或者受在家菩薩戒六重二十八輕戒,或者也通同於出家師父所受菩薩戒,就是《梵網經》、《瑜伽菩薩戒》這一些。能夠持一條我們就獲得一條的解脫,持十條就獲得十條的解脫,我們全部持的話,全部就得解脫,就不會被業力所纏縛而不能夠解脫,所以它就叫做別別解脫。
又者,依身口意三業來講,我們身體不造作殺盜淫,我們的身業就獲得解脫。口不造作妄言、綺語、惡口、兩舌,我們的口業就獲得解脫,我們的意業不起貪瞋癡等分的煩惱,我們意業就能獲得解脫,所以叫做處處解脫。也就是正當我們身口意三業,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著五欲六塵這些境界的時候,就考驗我們所受戒體之力,是否能夠依靠止持,諸惡莫作,是否能夠依靠作持,能眾善奉行。
假若被業力,被業的境界所纏縛,隨著境界而有所毀犯戒法,那我們就不能獲得解脫。反過來講,我們身口意三業對著境界的時候,假若戒行清淨,戒體光潔,我們就不會被業力所纏縛,所以就叫做解脫,這個就是屬於近果,受戒為因,不犯為果。第二種是遠解脫,也稱做遠果。「遠」就是指未來來講的。我們今天持戒屬於因行,希望未來能夠斷除惑業而成就聖位,所以這個就稱做遠解脫,也就是遠果。
因此,在因行當中,我們戒德清淨,就能夠生起諸多的禪定。定心現前,我們般若的智慧才能開發。有了這個般若的智慧,我們就能夠斷煩惱,了生死,度眾生,成佛道。這個就是遠果,就是遠解脫。所以近的解脫是從因行的持戒,不被業力所牽引而言。遠的解脫是對望後來證得聖人的果位,能夠破惑證真來講的。所以第三個名稱—波羅提木叉的解脫,就屬於教當中所詮之果,所以稱做果詮。
這三種名稱也就是教行果。毘尼是教詮;尸羅是因行;波羅提木叉叫做果詮。教是如來所制;戒就是因中所修;果是修因所得的結果,這個就是戒的三名,我們已經說過。
弟子仁敬 領眾恭敬聽打節錄 清公和尚校定
接著說到丙二,戒有四義,戒律有四種的意義,那四種的意義呢?第一叫做戒法,第二戒體,第三戒行,第四戒相,先說明第一的戒法。
在《資持記》也就是靈芝律師解釋四分律《行事鈔》他這麼說:「聖人制教名法」,聖人所制定的教法,這個教叫做法。在《行事鈔》,它就這麼解釋,什麼叫做戒法?假若對著法來敘述的話,它本來不局限凡夫跟聖人的,而這裏直接就是說明這種法,必定能夠軌範成就出離的聖道。必要使令受戒的人,要相信了知有這一種的戒法。所以這一種的戒法,也稱做聖法,是聖人所制的,這個叫做戒法。
第二種叫做戒體。什麼叫做戒體?靈芝律師解釋說:「納法成業名體」,領納戒法成就無作業性,叫做戒體。無作業性就是無作戒體,這個就是戒體,在《行事鈔》裡面就解釋:「十法界塵沙」,十法界包括十方世界 , 如塵似沙,這個境界就太廣大太廣大了。那麼十方世界的十法界,十法界就是四聖六凡。四聖就是佛、菩薩、緣覺、聲聞。還有六道的法界: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合起來叫做十法界,十方世界都有十法界。
我們受戒要怎麼樣得到戒體呢?要好好觀想,才能夠得戒體的。在各種因緣條件具足配合之下就能得到戒體 , 這個戒體所對的對象是非常廣大的。它的對象是什麼呢?就是十方世界十法界如塵似沙,真俗二諦等等的這些法。要用自己要約期限之心,來施造方便 。
什麼叫施造方便?我們身體禮拜,口裡要請師,意業要很恭敬至誠的,能夠希望納受得到戒體啊。又善於清淨我們這一念,不要受戒的當下隨便打妄想,或者生起煩惱的念頭,不可以如此,假若如此就不能得到戒體。不然要怎樣?受戒的當下,我們要「善淨心器」,要善以清淨我們這一念心的法器,將這一念心安住在正念,好好的觀想,安住在「誓斷一切惡,對十方世界十法界有情無情的眾生,都要誓斷一切惡,無惡不斷,誓修一切善,無善不修,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而不度者。」然後觀想十方世界,十法界微妙如塵似沙真俗二諦等等的戒法。
我們以前未受戒的時候,對這些境界都有可能生起惡劣之心,要惱害它們,現在我們發心受戒了,就反對這個惡心,都變成善好之心,對他們都要慈悲利濟,止惡行善,要度化眾生。譬如我們持不殺生戒,對十方世界十法界有情眾生,我們都不殺害的。不但不殺害人類,就是就是一切蠢動含靈,很小的眾生,我們都不故意去殺害。
所以這個心多麼地廣大,因此我們持戒的功德,就無量無邊非常廣大,就是這個關係。因為它所對的境界,領納如塵似沙的這些境界,都成為我們戒體納受的對象,都成為我們佛陀所制戒法加被上去,這些境界都變成戒法,將這些戒法就領納成為我們的戒體,這些戒法如塵似沙的戒法,都是我們持戒的範圍。非常廣大,所以我們持戒,不能說我對台灣的眾生就好好的持戒,對其他的我就不如此了,不是! 對十方世界十法界一切眾生,都是我們持戒的對象。
所以這些境界,這些的戒法,未觀想以前,心跟這個戒法,好像沒有什麼關係,好像不相應。但是,一經過我們觀想,對十方世界十法界有情無情的眾生,這些的境界,這些的戒法,我們都緣想「誓斷一切惡,無惡不斷。誓修一切善,無善不修。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而不度者。」這樣子的話,我們就能夠「冥會前法」,冥會暗暗地跟前面所對的戒法相應了,跟我們就有關係,都是我們持戒的對象。
譬如受五戒就盡此身形壽命,受八關戒—通常只有一日一夜,也可以隨著時間長短來受。以此要約期限之心,跟這個微妙的戒法就相應契會在一塊。那麼對這個戒法之上,我們就有緣起的意義。領納在我們第八識識田當中就成為善種子,這個就是無作戒體,這個叫做戒體。那麼這個戒體是怎麼樣的情形?它是依於眾生的真如本性,因為眾生的真如本性,它作為所依止,能依止的就是這個戒體,戒體是能依止的,真如本性是被依止的,有這個關係。
接著講到戒行。什麼叫作戒行?依靠戒體生起護持之心,這個叫做戒行。我們既然受戒,得到這個戒體秉御在我們心中,必須要廣泛修種種權巧的方便,要提起般若智慧,要檢察我們身口二業威儀的這些行為,要立志專心來尊崇,並且高尚羨慕以前成就聖道的人。那麼我們持戒之心,在得戒體之後它就生起了啊,義理能夠隨順於前面的戒體,這個叫做戒行。
戒相是什麼呢?也就是我們戒行表現出來有威儀,這個叫做戒相,美德光顯啊、 動作有儀啊,造作有儀啊。美德光顯這個叫做戒相,戒相也就是威儀的行門成就了,隨著我們所施設、所造作,一舉一動都能夠稱合戒法。因此之故,我們美好的德行,就能光大顯揚出來,所以叫做戒相。這個叫做戒的四義。
弟子仁敬 領眾恭敬聽打節錄 清公和尚校定
接著,丙三、三聚淨戒。諸位在座的,很多都受了在家菩薩戒,這個聚,三聚淨戒的「聚」是什麼意思?「聚」就是集的意思。「戒」就是禁戒。這三種戒能夠收攝一切大乘諸多的戒,所以叫做三聚淨戒。所以在《法苑珠林》裏頭說:「偉大的聖人度化眾生,他的功能德用,唯獨在於戒法。」
還有《莊嚴論》也說到:「最初的律儀戒,它是以禁防作為體性;禁防防範。後面的攝善、攝生這兩種戒,是以勤勇作為體性。」精勤勇猛做為體性。第一種攝律儀戒,「律」就是法律,是禁止的意義。「儀」是儀式,也就是軌範的意義。包括了五戒、八關齋戒、沙彌十戒、還有比丘、比丘尼具足戒等等。一切的律儀沒有不收攝在這裡頭的。
所以《法苑珠林》也這麼說,攝律儀戒要緊的,唯獨有四種:第一、不可以為了利養的緣故,自己讚嘆自己的德行,而毀謗其他眾生。第二、不可以故意慳貪,對方有貧窮困苦的人來向你乞求,你也不肯布施給對方,這個不可以。第三、不可以瞋心打罵一切的眾生。第四、不可以毀謗大乘的經典。能夠持此四法,沒有惡法,不會離開的,所以叫做攝律儀戒。
第二、攝善法戒,所行之行都能夠收攝一切善法,也就是我們身口意所造作的善法,以及聞思修三慧。六度之法,六度就是布施,布施度,度掉慳貪煩惱。持戒度,度掉惡業。忍辱度,度掉嗔恚的煩惱。精進度,度脫懈怠。禪定度,度脫散亂之心。般若度,度掉愚痴心。六度開出來就是萬行,所以沒有不收攝在這裡頭的,所以叫做攝善法戒。
第三、攝眾生戒,也就是能攝受一切眾生。能攝之行就是慈悲喜捨這四無量心,這些都是攝受眾生的。以上就簡單解釋三聚淨戒的意義。也就我們將乙一的戒學第二個字解釋過。
弟子仁敬 領眾恭敬聽打節錄 清公和尚校定
接著乙二,就解釋「增上」這兩個字,有什麼意思?為什麼稱為「戒學增上」不直接稱戒學就好了,還要增上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呢?「增上」 這兩個字有增勝上進的意義,也就是加強力量來助長進展的作用,使令事物更形強大,這個叫做增上。
接著乙三,就是「結釋標題」,因為戒律可以幫助利益修持善法,並且防止修行的人身口意三業所造作的惡業,所以稱為戒學,而戒學這一種法它的力量非常強大殊勝所以稱為「增上」。因此合起來稱作 「戒學增上」甲二略釋標題說過。
接著甲三、戒學的重要性,在《遺教經》 上頭說到:「汝等比丘 於我滅後 當尊重珍敬 波羅提木叉 如闇遇明 貧人得寶 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 若我住世 無異此也。」
「汝等比丘」,因為比丘是七眾佛子的首領,所以就以比丘作代表。說到比丘,就包括其他的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都在裡頭的,所以稱為「汝等比丘」。
「於我滅後」 在我示現滅度之後 應當尊重珍敬 波羅提木叉。所謂的「尊」,就是功德非常高尚殊勝。所謂的「重」,就是利益非常宏大深遠。所謂的「珍」就是保惜而不失卻叫做珍。所謂的「敬」,是要謹慎來奉行無有高慢。所以要尊重珍敬 波羅提木叉。
至於「波羅提木叉」, 剛才都解釋過了,也就戒的三種名稱之一,也就是別別解脫、處處解脫這是依古德來詮釋的。波羅提木叉就是佛的法身囉,我們能夠好好持戒 等於佛的法身常常跟我們在一塊一樣的,你看多麼的殊勝,有佛的法身的加被。我們就可以具足度脫兩種的障礙,哪兩種的障礙,就是能夠度脫煩惱闇障。
就是下段經文說,「如闇遇明」,如同處在黑暗的當中,忽然遇到光明的攝照,那麼就能夠度脫煩惱的這個闇障。「貧人得寶」什麼意思?這一種戒法的法身,它能夠度脫空無善根的障礙,所以就好像貧窮的人獲得寶藏一樣的。「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而應當了知, 戒法就是汝等的偉大的導師。佛在世, 是以佛為師,佛不在世, 是以戒為師的。所以說,「若我住世 無異此也」,若我住在世間,就跟佛住在世間沒有兩樣。只要我們能夠好好依著去行持,就等於佛在世一樣。
所以呢,像諸位也都有學習念佛法門,那麼在座的在家眾也不少,出家師父也很多,我們能夠好好念佛,那麼學習淨土法門,配合持戒的話那就更殊勝,那將來往生就在中品中生以上,非常殊勝。那麼還有《華嚴經》的偈頌,也就是說:「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若能堅持於淨戒,則是如來所讚歎。」
《華嚴經》說:「戒法就是無上佛果菩提的根本」,所以我們應當具足執持清淨的戒法。所謂的具足是什麼意思? 也就是輕戒重戒我們要用平等心,好好來受持,持的皎如冰霜,塵點不染,假如我們能夠堅固執持清淨的戒法,那麼十方如來,都會共同稱揚讚歎我們的,所以非常殊勝的。
還有《涅槃經》 上頭也說到:「欲見佛性 證大涅槃 必須深心 修持淨戒」想要照見佛性,換句話說,就是證得大菩提 還有證得大般涅槃,必須用深信之心,好好來修持清淨的戒法,所以啦非常殊勝的囉!這個就簡單講到戒學的重要性。
弟子仁敬 領眾恭敬聽打節錄 清公和尚校定
接著甲四, 如何將戒持好?那麼這一科裡頭 又分八科來說明。
乙一,就是「受戒」,第一 我們先要發心,我們要將戒持好第一步 我們要首先發心受戒,受戒了之後,要好好的學戒,所以啊,那麼呢,第一步受戒,我們就要好好觀想,跟剛才所說的納受戒體,那個時候所說的一樣, 好好的觀想。受了戒之後,第二步,乙二 就是要「學戒」,要學戒。學戒分為兩個部分,第一讀誦, 第二解義。
「讀誦」譬如我們受了,比丘、 比丘尼具足戒,我們要將第一步將戒本背起來,背了之後,要常常複習以免遺忘,這個就是讀誦,先讀熟然後一段一段背誦起來,從頭貫到最後。第二步,就是「解義」,解義就是了解開遮持犯種種相狀,必須研究我們的比丘比丘尼的戒相表記,多研究幾遍,以免遺忘。
那麼在家眾,受了五戒、這個在家菩薩戒或者通於出家的菩薩戒也都要了解開遮持犯,去直接聽人家講戒,聽法師們講戒或者聽卡帶好好學習, 瞭解開遮持犯這個就是學戒,所以第二部分就要學戒。
第三部分就是「持戒態度」,我們就要輕重等持的。輕的戒跟重的戒要平等受持,在此講一個公案給諸位聽,在罽賓國有一條龍叫做阿利那,牠的性情非常的暴惡牠住的地方是靠近僧伽藍,每次都來擾亂僧伽藍,當時有五百位羅漢共同集合起來運用禪定神通之力,都不能驅遣這一隻的毒龍,後來有一個人他也不入禪定,直接到這一條龍的地方來,就對牠彈指告訴牠,賢善遠此處去 賢善遠此處去 賢善遠此處去,這條龍乖乖的就離開了。
這五百羅漢就來問他囉,你什麼力量啊 ,才能夠把牠趕走啊,他說啦,我也不運用禪定力或用其它的,直接是對佛陀的戒法,小心謹慎的守護,守護輕戒猶如重禁,守護輕的戒法,好像守護重大的戒法一樣,絲毫不敢違犯,所以這一條毒龍受到戒德的感召,牠就乖乖離開了。
你看持戒,多麼的殊勝,那麼我們持好戒的人,對於毀破戒法的人,也不要生起輕慢心,說我持戒很莊嚴,你看你都破戒了,而看不起對方,不可以生起這種心,要生起慈悲憐憫心,更加精勤的守護戒法這樣才對。
第四,乙四、「持戒的原則」,持戒的原則是什麼?要少欲知足,而能少欲,則少苦惱,知足則常樂。所以《遺教經》上頭說嘛:「汝等比丘 當知多欲之人 多求利故 苦惱亦多 少欲之人 無求無欲 則無此患」
汝等比丘通於我們七眾的佛弟子都應當了知,假若多貪欲的人,多貪欲, 那麼就是起惑了,起煩惱, 貪欲就是煩惱。多求利故,就是造業,苦惱愈多,就是受苦,所以起惑、造業、受苦。
少欲之人,無求無欲,無求就是他的業障去了,無欲,惑障也去除了, 業障、 惑障都去除了自然則無此患了,就沒有苦報了。是吧! 換句話說,苦障也就去除了,那麼惑業苦都去除了,這個就是講到少欲,還有知足。
「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 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 為知足者之所憐愍,是名知足。」
所以《遺教經》又說汝等比丘 假若想要脫離諸多痛苦憂惱 ,應當好好的觀察知足這一法,知足這一法就是富樂,因為他沒有貪愛的緣故嘛,所以是富。沒有憂惱的緣故,所以就叫做安樂。
「安隱之處」 安隱往近來說可以解脫三塗的苦惱,由遠的來講,可以超越兩種的生死,分段生死跟變異生死,所以富樂就是清淨之因,安隱就是清淨之果,有清淨之因就能獲得清淨之果,所以知足就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 雖然臥在地上,猶然非常的安隱快樂,不知足的人,雖然處在天堂也不稱合他的心意,不知足的人,雖然是富有,然而他心裡卻是很貧乏的。
知足之人, 雖然是貧困,但是,他心裡是非常富有的,不知足的人 常常被五欲牽著鼻子走,五欲就是地獄的五條根,將來會被它牽到墮落地獄去,為知足者之所憐愍,所以叫做知足,這個叫做持戒的原則。
弟子仁敬 領眾恭敬聽打節錄 清公和尚校定
接著第五科,乙五,持戒的威儀,也就是我們持戒要注意威儀,而六根對著六塵不要虛妄分別啊,那麼要常爾一心,要念除諸蓋,諸蓋是什麼?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這一些煩惱都會覆蓋我們真如本性的萬德萬能,不能開顯出來,所以這些煩惱都要把它去除,我們一舉一動要攝護六根門頭,不要隨便虛妄分別,不虛妄分別我們就不取著,不取著就沒有生死的苦果,所以我們就能夠獲得解脫。
接著乙六,就是懺悔。假若我們受戒以來,對於戒法輕的重的都不曾毀犯,這個叫做本淨,本來清淨,假使受了戒有所毀犯,但是你肯發露懺悔叫做懺淨,懺悔就能恢復清淨,所以涅槃經也這麼說:「菩薩摩訶薩,常不犯惡。」菩薩摩訶薩就是大菩薩,恆常不會違犯到惡法,不會造作惡法,設有過失,假設他的身口意三業有了過失,及時懺悔,於師同學,終不覆藏,他就馬上懺悔,對於師長,對於同學,終究不把它覆藏起來,不會覆藏他的過失。
他能夠發起大慚愧心,自己責備自己,不肯再這麼造作,對於輕的罪過,生起重大罪過的想法,你看大菩薩都是如此喔!何況我們凡夫,菩薩、凡夫、眾生有了過失,就更應當要趕快發露懺悔,最好不要使令它隔宿,對於諸多的小罪過,都要生起重大恐怖,畏懼之心,應當要恭敬,佛陀所制的禁戒,要善於護持,譏嫌的這些小戒,對輕的戒,也都要護持的。
弟子仁敬 領眾恭敬聽打節錄 清公和尚校定
接著,乙七就是加行。對於我們出家眾來說,就是修頭陀行,我們持戒,每一條戒都能持了,又能夠加上頭陀行,我們持戒更為莊嚴,假若在家菩薩的加行是什麼呢?我們也可以用的上,出家菩薩也可以用的上,就是要廣修六度萬行的當下要離一切相,所以金剛經說嘛,能夠離開一切相,行一切的善法,當下就能夠證入無上佛果菩提無漏的這個善因,所以非常殊勝的喔!
所以我們廣修六度萬行的當下,要離開一切相,在離開一切相的當下,要廣修六度萬行,所以古德有這兩句話說:「觀空則萬行沸騰,涉有則一道清淨」假如我們觀空就是三輪體空,觀空的當下我們要萬行沸騰,就是六度萬行,勇猛熾然的這麼去修行,涉有則一道清淨,涉有,也就是廣修六度萬行的當下,我們要一道清淨,一道清淨也就是三輪體空。所以我們不要偏於一邊,不要偏於空的一邊,也不偏於有的這一邊,要空有圓融,合乎中道第一義諦,所以觀空當下,要萬行沸騰,涉有的當下,要一道清淨,三輪體空,這個就是我們持戒的加行功夫。
弟子仁敬 領眾恭敬聽打節錄 清公和尚校定
接著,第四大科,如何將戒持好的最後一科,就是第八科,他要具足五種心,要具足五種心喔!第一種心就是菩提心,我們持戒要具足菩提心,我們才能夠將戒法持好的。菩提心是什麼?也就是觀經的三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那麼這三心也就是《起信論》直心、深心、大悲心的內涵。
至誠心什麼意思?我們身口意三業要至誠懇切,老老實實的將一切的惡法都要斷除,所有的虛妄,都要淨除的乾乾淨淨,這個就是至誠心。深心是什麼?樂集一切善法的心叫做深心。根據善導大師的解釋,深心也就是深信之心,就好比我們對淨土法門能夠深信不疑,就是祖師或者佛祖都現前要改變我們這個修法,而來修其它的方法啊你都不改變,因為你對這個法門很有信心,絕對不改變,不換題目。另外好樂積集一切善法的心,也是深心的內涵,非常歡喜,好樂修善,不歡喜造惡,這個就有大智慧的人,我們都應當這麼學習的。
那麼大悲心、迴向發願心什麼意思?大悲心就是欲拔一切眾生苦故的心,也就是大悲心,這個就是所謂的菩提心的內涵。菩提心,就是上求諸佛覺道,下化無邊有情的心,所以我們心心念念,都不要離開菩提心,所以菩提心也者,須臾不可離也,可離非菩提心也。離開菩提心修一切善法變成魔業了,所以須臾不可以離開菩提心。
第二 我們要有孝順心,在梵網菩薩戒講到:「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等等。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既然是如此,我們對眾生就是視同父母啊,而子女對父母都應當要孝順啊,只要我們有孝順之心,具足孝順心我們就不容易犯戒。
第三要有慈悲心,慈者與樂,悲者拔苦,眾生沒有安樂,眾生有種種的痛苦,我們要拔除眾生的苦惱,要給與眾生得安樂,就是慈悲心,有這個心的話,也不容易犯戒,容易將戒持好。
接著 第四叫做恭敬心,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要他親近善知識,如法修行,將來都能成佛,既然如此我們恭敬尊重都來不及了,怎麼可以輕慢他們呢?所以不但我們對於師長,對於良師益友要好好的恭敬,就是同參道友,其他一切眾生,我們都要有恭敬之心,所以印祖常常開示我們,誠敬這一法,三世諸佛再來,也都不會改變的,所以恭敬心非常要緊。
最後一種心,第五、叫做真心。真心也就是常住佛性之心,常住佛性之心,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都有真如本性啊,所以我們就體念到,一切眾生都有真如本性呢,他將來只要如法修行都能成佛的,我們怎麼可以隨便惱害他們呢?所以我們更要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種體性是常住不變的,所以佛性是一切眾生都有,當來佛果的這一種體性,這種體性是以不改變做為意義的,這個也就是《梵網菩薩戒》前面所說常住的意義,所以我們也要有真心,也就是常住佛性心。
以上,我們假如具足這五心的話,我們絕對不容易犯戒,一定將來可以將戒法持的非常好。
弟子仁敬 領眾恭敬聽打節錄 清公和尚校定
最後就結勸了,甲六就結勸,結勸啊我們就以「戒香普聞」《佛說戒香經》的偈頌做為結勸。
「世間所有諸花果 乃至沈檀龍麝香 如是等香非遍聞 唯聞戒香遍一切 旃檀鬱金與蘇合 優缽羅并摩隸花 如是諸妙花香中 唯有戒香而最上 所有世間沈檀等 其香微少非遍聞 若人持佛淨戒香 諸天普聞皆愛敬 如是具足清淨戒 乃至常行諸善法 是人能解世間縛 所有諸魔常遠離」
好 就這樣,我們就簡單的消釋,世間所有諸多花果的香,乃至於沈檀香,沈檀香,還有龍麝香,龍麝香,麝是一種動物的名稱,牠的腹部,腹部裡頭有這個香腺,所產生的分泌物,所謂麝,這種屬於麝香啊。那麼龍,龍什麼意思,就是龍腦樹香,屬於熱帶的喬木,這一種的香,如是等香非遍聞,如此等等的香,不是普遍能夠嗅聞得到的,唯聞戒香遍一切,唯獨嗅聞戒德之香是周遍一切處的。
「旃檀鬱金與蘇合 優缽羅并摩隸花」這些都是如是諸多微妙花香當中,唯有戒香而最上,唯獨戒德之香是最殊勝的,最高尚的,「所有世間沈檀等 其香微少非遍聞 若人持佛淨戒香 諸天普聞皆愛敬」,所有世間的沈檀等等,這些香是微少的,不能周遍悉聞到的,假若我們修行之人,能夠好好守持佛陀清淨的戒法,散發出戒德之香,諸天普遍能嗅聞,對我們都愛護恭敬。
「如是具足清淨戒 乃至常行諸善法 是人能解世間縛 所有諸魔常遠離」如此我們具足清淨的戒法,我們守護好而能夠輕重等持,持的皎如冰霜,塵點不染,乃至常行諸多的善法,世間出世間的善法,我們恆常都這麼修行,這個人就能夠解開世間對我們的纏縛,所有的諸魔通通能夠遠離,所以非常殊勝,所以我們能夠好好持戒,戒德之香就普聞一切,因此我們要好好的持戒,將來個個都能成就無上佛道。好,就說到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