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道綽禪師的《安樂集》

安樂集 卷上
                            道綽禪師的《安樂註集》
                                      安 樂 集
                           唐并州玄中寺道綽禪師 撰

【卷上】

此《安樂集》一部之內,總有十二大門;皆引經論證明,勸信求往。

今先就第一大門內,文義雖眾,略作九門料簡,然後造文。

第一、明教興所由,約時被機,勸歸淨土。

第二、據諸部大乘,顯說聽方軌。

第三、據大乘聖教,明諸眾生發心久近,供佛多少。欲使時會聽眾,力勵發心。

第四、辨諸經宗旨不同。

第五、明諸經得名各異:如《涅槃》、《般若經》等,就法為名;自有就喻,或有就事,亦有就時就處,此例非一。今此《觀經》,就人、法為名:「佛」是人名,「說觀無量壽」是法名也。

第六、料簡說人差別。諸經起說,不過五種:一者佛自說,二者聖弟子說,三者諸天說,四者神仙說,五者變化說。此《觀經》者,五種說中,世尊自說。

第七、略明真應二身,並辨真應二土。

第八、顯彌陀淨國,位該上下,凡聖通往。

第九、明彌陀淨國,三界攝與不攝也。

第一大門中,明教興所由,約時被機,勸歸淨土者:
若教赴時機,易修易悟;若機教時乖,難修難入

是故《正法念經》(坐禪三昧經卷下意?)云:「行者一心求道時,常當觀察時方便。」若不得時,無方便,是名為失,不名利。何者?如攢濕木以求火,火不可得,非時故;若折乾薪以覓水,水不可得,無智故。是故《大集月藏經》(大集經卷五五意)云:「佛滅度後:第一五百年,我諸弟子學慧得堅固。第二五百年,學定得堅固。第三五百年,學多聞讀誦得堅固。第四五百年,造立塔寺修福懺悔得堅固。第五五百年,白法隱滯,多有諍訟,微有善法得堅固。」

又彼經(大集月藏經卷一一、一七、二六等意?)云: 「諸佛出世,有四種法度眾生。何等為四?一者口說十二部經,即是法施度眾生。二者諸佛如來有無量光明相好,一切眾生,但能繫心觀察,無不獲益;是即身業度 眾生。三者有無量德用,神通道力,種種變化;即是神通力度眾生。四者諸佛如來有無量名號,若總若別。其有眾生,繫心稱念,莫不除障獲益,皆生佛前;即是名 號度眾生。」

計今時眾生,即當佛去世後第四五百年,正是懺悔修福,應稱佛名號時者。若一念稱阿彌陀佛,即能除卻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一念既爾,況修常念,即是恆懺悔人也。

又若去聖近,即前者修定、修慧是其正學,後者是兼;如去聖已遠,則後者稱名是正,前者是兼。何意然者?實由眾生去聖遙遠,機解浮淺暗鈍故也。是以韋提大士自為,及哀愍末世五濁眾生,輪迴多劫,徒受痛燒;故能假遇苦緣,諮開出路豁然。大聖加慈,勸歸極樂。

若欲於斯進趣,勝果難階;唯有淨土一門,可以情悕趣入。若欲披尋眾典,勸處彌多。遂以採集真言,助修往益。何者?欲使前生者導後,後去者訪前;連續無窮,願不休止,為盡無邊生死海故。

第二、據諸部大乘,明說聽方軌者,於中有六:

第一、《大集經》(卷一一意)云:「於說法者,作醫王想,作拔苦想。所說之法,作甘露想,作醍醐想。其聽法者,作增長勝解想,作愈病想。若能如是,說者聽者,皆堪紹隆佛法,常生佛前。」

第二、《大智度論》(卷一)云:「聽者端視如渴飲,一心入於語義中,聞法踊躍心悲喜,如是之人應為說。」

第三、彼《論》(智度論卷二八意)又云:「有二種人,得福無量無邊。何等為二?一者樂說法人,二者樂聽法人。是故阿難白佛言:『舍利弗、目連,何以所得智慧神通,於聖弟子中最為殊勝?』佛告阿難:『此之二人,於因中時,為法因緣,千里不難,是故今日最為殊勝。』」

第四、《無量壽大經》(卷下)云:「若人無善本,不得聞此經;清淨有戒者,乃獲聞正法。」

第五、(大經卷下意)云:「曾更見世尊,則能信此事;奉事億如來,樂聞如是教。」

第六、《無量清淨覺經》(卷四意)云:「善男子、善女人,聞說淨土法門,心生悲喜,身毛為豎,如拔出者,當知此人,過去宿命,已作佛道也。若復有人,聞開淨土法門,都不生信者,當知此人,始從三惡道來,殃咎未盡,為此無信向耳。我說此人,未可得解脫也。」

是故《無量壽大經》(卷下)云:「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

第三、據大乘聖教,明眾生發心久近,供佛多少者。如《涅槃經》(北本卷六、南本卷六意)云: 「佛告迦葉菩薩:若有眾生,於熙連半恆河沙等,諸佛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聞是大乘經典不生誹謗。若有於一恆河沙等佛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 中,聞經不起誹謗,深生愛樂。若有於二恆河沙等佛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正解信樂,受持讀誦。若有於三恆河沙等佛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 於惡世中,不謗是法,書寫經卷;雖為人說,未解深義。」

何以故須如此教量者?為彰今日坐下聞經者,曾已發心供養多佛也。又顯大乘經之威力不可思議,是故《經》(北本涅槃經卷六、南本涅槃經卷六意)云:「若有眾生,聞是經典,億百千劫,不墮惡道。何以故?是妙經典所流布處,當知其地即是金剛,是中諸人亦如金剛。」故知聞經生信者,皆獲不可思議利益也。

第四、次辨諸經宗旨不同者:若依《涅槃經》,佛性為宗;若依《維摩經》,不可思議解脫為宗;若依《般若經》,空慧為宗;若依《大集經》,陀羅尼為宗。今此《觀經》,以觀佛三昧為宗。若論所觀,不過依正二報,如下依諸觀所辨。

若依《觀佛三昧經》(卷一意)云:「佛告父王:諸佛 出世,有三種益:一者、口說十二部經,法施利益;能除眾生無明暗障,開智慧眼,生諸佛前,早得無上菩提。二者、諸佛如來有身相光明,無量妙好。若有眾生, 稱念觀察,若總相,若別相,無問佛身現在過去,皆能除滅眾生四重五逆,永背三途;隨意所樂,常生淨土,乃至成佛。三者、勸令父王行念佛三昧。

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

佛告父王:諸佛果德,有無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脫,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勸父王行念佛三昧。

父王白佛:念佛之功,其狀云何?

佛告父王:如伊蘭林,方四十由旬;有一科牛頭栴檀,雖有根芽,猶未出土。其伊蘭林唯臭無香,若有噉其花果,發狂而死;後時栴檀根芽漸漸生長,才欲成樹,香氣昌盛,遂能改變此林,普皆香美。眾生見者,皆生希有心。

佛告父王:一切眾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復如是。但能繫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變一切諸惡,成大慈悲,如彼香樹改伊蘭林。」

所言「伊蘭林」者:喻眾生身內三毒三障,無邊重罪。言「栴檀」者:喻眾生念佛之心。「才欲成樹」者:謂一切眾生,但能積念不斷,業道成辦也。

問曰:計一切眾生,念佛之功,亦應一切可知。何因一念之力,能斷一切諸障,如一香樹改四十由旬伊蘭林,悉使香美也?

答曰:依諸部大乘,顯念佛三昧功能不可思議也。何者?如《華嚴經》(晉譯卷五九意)云: 「譬如有人,用師子筋以為琴絃;音聲一奏,一切餘絃悉皆斷壞。若人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煩惱,一切諸障,悉皆斷滅。亦如有人,搆取牛羊驢馬一切諸 乳,置一器中;若持師子乳一渧投之,直過無難,一切諸乳,悉皆破壞,變為清水。若人但能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惡魔諸障直過無難。」又彼《經》(晉譯華嚴經卷九意)云:「譬如有人,持翳身藥,處處遊行,一切餘人不見是人。若能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惡神,一切諸障,不見是人;隨所詣處,無能遮障也。何故能爾?此念佛三昧,即是一切三昧中王故也。」

第七、略明三身三土義。

問曰:今現在阿彌陀佛是何身?極樂之國是何土?

答曰:現在彌陀是報佛,極樂寶莊嚴國是報土。然古舊相傳,皆云阿彌陀佛是化身,土亦是化土,此為大失也。若爾者,穢土亦化身所居,淨土亦化身所居者,未審如來報身更依何土也?今依《大乘同性經》辨定報化淨穢者。《經》(卷下意)云:「淨土中成佛者,悉是報身;穢土中成佛者,悉是化身。」彼《經》(大乘同性經卷下意)云: 「阿彌陀如來、蓮華開敷星王如來、龍主王如來、寶德如來等諸如來,清淨佛剎,現得道者、當得道者,如是一切,皆是報身佛也。何者如來化身?由如今日踊步健 如來、魔恐怖如來,如是等一切如來,穢濁世中,如現成佛者、當成佛者,從兜率下,乃至住持一切正法、一切像法、一切末法,如是化事,皆是化身佛也。何者如 來法身?如來真法身者,無色、無形、無現、無著,不可見、無言說、無住處、無生無滅,是名真法身義也。」

問曰:如來報身常住,云何《觀音授記經》(意)云:「阿彌陀佛入涅槃後,觀世音菩薩次補佛處」也?

答曰:此是報身示現隱沒相,非滅度也。彼《經》(意)云:「阿彌陀佛入涅槃後,復有深厚善根眾生,還見如故。」即其證也。

又《寶性論》(卷四意)云:「報身有五種相:說法及可見,諸業不休息,及休息隱沒,示現不實體。」即其證也。

問曰:釋迦如來報身報土在何方也?

答曰:《涅槃經》(北本卷二四、南本卷二二意)云:「西方去此四十二恆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曰『無勝』。彼土所有莊嚴,亦如西方極樂世界,等無有異。我於彼土出現於世;為化眾生,故來在此娑婆國土。但非我出此土,一切如來亦復如是。」即其證也。

問曰:《鼓音經》(意)云:「阿彌陀佛有父母。」明知非是報佛報土也?

答曰:子但聞名,不究尋經旨,致此疑。可謂錯之毫毛,失之千里。然阿彌陀佛亦具三身,極樂出現者,即是報身。今言有父母者,是穢土中示現化身父母也。亦如釋迦如來,淨土中成其報佛;應來此方,示有父母,成其化佛。阿彌陀佛,亦復如是。

又如《鼓音聲經》(意)云:「爾時阿彌陀佛與聲聞眾 俱,國號『清泰』。聖王所住,其城縱廣十千由旬。阿彌陀佛父,是轉輪聖王,王名月上。母名殊勝妙顏,魔王名無勝,佛子名月明,提婆達多名寂意,給侍弟子名 無垢稱。」又上來所引,並是化身之相。若是淨土,豈有輪王及城女人等也?此即文義炳然,何待分別?皆不善尋究,致使迷名生執也。

問曰:若報身有隱沒休息相者,亦可淨土有成壞事?

答曰:如斯難者,自古將今,義亦難通。雖然,今敢引經為證,義亦可知。譬如佛身常住,眾生見有涅槃。淨土亦爾,體非成壞,隨眾生所見,有成有壞。如《華嚴經》(晉譯卷四)云 :「由如見導師,種種無量色;隨眾生心行,見佛剎亦然。」是故《淨土論》(道安)云 :「一質不成故,淨穢有虧盈。異質不成故,搜原則冥一。無質不成故,緣起則萬形。」故知若據法性淨土,則不論清濁;若據報化大悲,則非無淨穢也。

又汎明佛土,對機感不同,有其三種差別:

一者、從真垂報,名為報土。猶如日光照四天下,法身如日,報化如光。

二者、無而忽有,名之為化。即如《四分律》(卷三一意):「錠光如來,化提婆城與拔提城相近,共為親婚往來。後時忽然化火燒卻,令諸眾生,睹此無常,莫不生厭,歸向佛道也。」是故《經》(維摩經卷中意)云:「或現劫火燒,天地皆洞然;眾生有常想,照令知無常。或為濟貧乏,現立無盡藏;隨緣廣開導,令發菩提心。」

三者、隱穢顯淨。如《維摩經》(卷上意):「佛以足指按地,三千剎土莫不嚴淨。」

今此無量壽國,即是從真垂報國也。何以得知?依《觀音授記經》(意)云:「未來觀音成佛,替阿彌陀佛處。」故知是報也。

第八、明彌陀淨國,位該上下,凡聖通往者:今此無量壽國,是其報淨土。由佛願故,乃該通上下,致令凡夫之善,並得往生。由該上故,天親、龍樹,及上地菩薩,亦皆生也。是故《大經》(卷下意)云:「彌勒菩薩問佛:未知此界,有幾許不退菩薩,得生彼國?佛言:此娑婆世界,有六十七億不退菩薩,皆當往生。」若欲廣引,餘方皆爾。

問曰:彌陀淨國,既云位該上下,無問凡聖皆通往者,未知唯修無相得生?為當凡夫有相亦得生也?

答曰:凡夫智淺,多依相求,決得往生。然以相善力微,但生相土,唯睹報化佛也。是故《觀佛三昧經》(卷九意)〈菩 薩本行品〉云:「文殊師利白佛言:『我念過去無量劫數為凡夫時,彼世有佛,名寶威德上王如來。彼佛出時,與今無異。彼佛亦長丈六,身紫金色。說三乘法,如 釋迦文。爾時彼國有大長者,名一切施。長者有子,名曰戒護。子在母胎時,母以敬信故,預為其子受三歸依。子既生已,年至八歲,父母請佛,於家供養。童子見 佛,為佛作禮,敬佛心重,目不暫捨。一見佛故,即得除卻百萬億那由他劫生死之罪。從是以後,常生淨土。即得值遇百億那由他恆河沙佛,是諸世尊,亦以相好度 脫眾生。爾時童子,一一親侍,間無空缺,禮拜供養,合掌觀佛。以因緣力故,復得值遇百萬阿僧祇佛。彼諸佛等,亦以色身相好,化度眾生。從是以後,即得百千 億念佛三昧門,復得阿僧祇陀羅尼門。既得此已,諸佛現前,乃為說無相法,須臾之間,得首楞嚴三昧。時彼童子,但受三歸,一禮佛故,諦觀佛身,心無疲厭。由 此因緣,值無數佛;何況繫念,具足思惟,觀佛色身?時彼童子,豈異人乎,是我身也。』爾時世尊讚文殊言:『善哉!善哉!汝以一禮佛故,得值無數諸佛,何況 未來我諸弟子,勤觀佛者,勤念佛者?』佛敕阿難:『汝持文殊師利語,遍告大眾,及未來世眾生:若能禮佛者,若能念佛者,若能觀佛者,當知此人,與文殊師 利,等無有異。捨身他世,文殊師利等諸菩薩,為其和上。』」以此文證,故知淨土該通相土,往生不謬。若知無相離念為體,而緣中求往者,多應上輩生也。

是故天親菩薩《論》(論註卷下意)云:「若能觀二十 九種莊嚴清淨,即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即是智慧無為法身故。何故須廣略相入者?但諸佛菩薩有二種法身:一者法性法身,二者方便法 身。由法性法身故,生方便法身;由方便法身故,顯出法性法身。此二種法身,異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是故廣略相入。菩薩若不知廣略相入,則不能自利利他。 無為法身者,即法性身也;法性寂滅故,即法身無相也。法身無相故,則能無不相;是故相好莊嚴,即是法身也。法身無知故,則能無不知;是故一切種智,即是真 實智慧也。雖知就緣觀總別二句,莫非實相也。以知實相故,即知三界眾生虛妄相也;以知三界眾生虛妄故,即起真實慈悲也;以知真實慈悲故,即起真實歸依 也。」今之行者,無問緇素,但能知生無生,不違二諦者,多應落在上輩生也。

第九、明彌陀淨國三界攝與不攝。

問曰:安樂國土,於三界中何界所攝?

答曰:淨土勝妙,體出世間。此三界者,乃是生死凡夫之闇宅。雖復苦樂少殊,脩短有異;統如觀之,莫非有漏之長津,倚伏相乘,循環無際。雜生觸受,四倒長溝。且因且果,虛偽相習,深可厭也。是故淨土非三界攝。又依《智度論》(卷三八意)云 :「淨土果報:無欲故,非欲界;地居故,非色界;有形色故,非無色界。雖言地居,精勝妙絕。」是故天親《論》(往生論)云:「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是故《大經讚》(曇鸞祖師讚彌陀偈)云:

「妙土廣大超數限  自然七寶所合成
  佛本願力莊嚴起  稽首清淨大攝受
  世界光耀妙殊絕  適悅晏安無四時
  自利利他力圓滿  歸命方便巧莊嚴」

第二大門中,有三番料簡:

第一、明發菩提心。
第二、破異見邪執。
第三、廣施問答,釋去疑情。

就初發菩提心,內有四番:一、出菩提心功用,二、出菩提名體,三、顯發心有異,四、問答解釋。

第一「出菩提心功用」者:《大經》(卷下意)云: 「凡欲往生淨土,要須發菩提心為源。」云何?菩提者,乃是無上佛道之名也。若欲發心作佛者,此心廣大,遍周法界;此心究竟,等若虛空;此心長遠,盡未來 際;此心普備,離二乘障。若能一發此心,傾無始生死有淪,所有功德迴向菩提,皆能遠詣佛果,無有失滅。譬如寄華五淨,風日不萎;附水靈河,世旱無竭。

第二「出菩提名體」者,然菩提有三種:一者法身菩提,二者報身菩 提,三者化身菩提也。言「法身菩提」者:所謂真如實相,第一義空;自性清淨,體無穢染;理出天真,不假修成,名為法身。佛道體本,名曰菩提。言「報身菩 提」者:備修萬行,能感報佛之果。以果酬因,名曰報身;圓通無礙,名曰菩提。言「化身菩提」者:謂從報起用,能趣萬機,名為化身;益物圓通,名曰菩提。

第三「顯發心有異」者:今謂行者,修因發心,具其三種:一者要須識達有無,從本以來自性清淨。二者緣修萬行,八萬四千諸波羅蜜門等。三者大慈悲為本,恆擬運度為懷。此之三因,能與大菩提相應,故名發菩提心。又據《往生論》(論註卷下意)云:「今言發菩提心者,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者,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者,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今既願生淨土,故先須發菩提心也。」

第四「問答解釋」者:
問曰:若備修萬行,能感菩提,得成佛者,何故《諸法無行經》(卷上)云:「若人求菩提,即無有菩提,是人遠菩提,猶如天與地?」

答曰:菩提正體,理求無相。今作相求,不當理實,故名人遠也。是故《經》(維摩經卷上)言:「菩提者,不可以心得,不可以身得也。」今謂行者,雖知修行往求,了了識知理體無求,仍不壞假名。是故備修萬行,故能感也。是故《大智度論》(卷一八意)云:「若人見般若,是則為被縛;若不見般若,是亦為被縛。若人見般若,是則為解脫;若不見般若,是亦為解脫。」龍樹菩薩《釋》曰:「是中不離四句者為縛,離四句者為解。」今祈菩提,但能如此修行,即是不行而行。不行而行者,不違二諦大道理也。

又依天親《往生論》(論註卷下意)云:「凡欲發心會 無上菩提者,有其二義:一者先須離三種與菩提門相違法。二者須知三種順菩提門法,何等為三?一者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門, 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門,憐愍一切眾生心,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故。是名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順菩提門者:菩薩遠離如是三種菩提門 相違法,即得三種隨順菩提門法。何等為三?一者無染清淨心,不為自身求諸樂故。菩提是無染清淨處,若為自身求樂,即違菩提門。是故無染清淨心,是順菩提 門。二者安清淨心,為拔一切眾生苦故。菩提安穩一切眾生清淨處,若不作心拔一切眾生離生死苦,即便違菩提。是故拔一切眾生苦,是順菩提門。三者樂清淨心, 欲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故,攝取眾生生彼國土故。菩提是畢竟常樂處,若不令一切眾生得畢竟常樂者,則違菩提門。此畢竟常樂,依何而得?要依大義門。大義門 者,謂彼安樂佛國是也。故令一心專至,願生彼國,欲使早會無上菩提也。」

第二、明破異見邪執者,就中有其九番:

第一、破妄計大乘無相,異見偏執。
第二、會通菩薩愛見大悲。
第三、破繫心外無法。
第四、破願生穢國,不願往生淨土。
第五、破若生淨土,多喜著樂。
第六、破求生淨土非是小乘。
第七、破求生兜率,勸不歸淨土。
第八、會通若求生十方淨土,不如歸西。
第九、料簡別時之意。

第一、破大乘無相妄執者,就中有二:一總生起,欲令後代學者,明識是非,去邪向正。第二廣就繫情,顯正破之。

一總生起者:然大乘深藏,名義塵沙。是故《涅槃經》(北本卷三三、南本卷三一意)云:「一名無量義,一義無量名。」。要須遍審眾典,方曉部旨;非如小乘俗書,案文畢義,何意須然。但淨土幽廓,經論隱顯,致令凡情種種圖度,恐涉諂語刁刁,百盲偏執,雜亂無知,妨礙往生。今且舉少狀,一一破之。

第一、破妄計大乘無相者:

問曰:或有人言,大乘無相,勿念彼此;若願生淨土,便是取相,轉增漏縛,何用求之?

答曰:如此計者,將謂不然。何者?一切諸佛說法,要具二緣:一依法性實理,二須順其二諦。彼計大乘無念,但依法性。然謗無緣求,即是不順二諦。如此見者,墮滅空所收。是故《無上依經》(卷上意)云:「佛告阿難,一切眾生若起我見如須彌山,我所不懼。何以故?此人雖未即得出離,常不壞因果,不失果報故。若起空見如芥子,我即不許。何以故?此見者破喪因果,多墮惡道;未來生處,必背我化。」今勸行者,理雖無生,然二諦道理,非無緣求,一切得往生也。是故《維摩經》(卷中意)云:「雖觀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諸群生。」又彼《經》(卷中) 云:「雖行無作,而現受身,是菩薩行。雖行無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薩行。」是其真證也。

問曰:今世間有人,行大乘無相,亦不存彼此,全不護戒相。是事云何?

答曰:如此計者,為害滋甚。何者?如《大方等經》(大方等多羅尼經卷四意)云: 「佛為優婆塞制戒,不得至寡婦處女家、沽酒家、藍染家、押油家、熟皮家,悉不得往來。阿難白佛言:『世尊為何等人制如斯戒?』佛告阿難:『行者有二種:一 者在世人行,二者出世人行。出世人者,吾不制上事;在世人者,吾今制之。何以故?一切眾生悉是吾子,佛是一切眾生父母,遮制約勒,早出世間,得涅槃 故。』」

第二、會通菩薩愛見大悲者。

問曰:依大乘聖教,菩薩於諸眾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捨離。今勸眾生共生淨土,豈非愛染取相?若為免其塵累也?

答曰:菩薩行法,功用有二。何者?一證空慧般若,二具大悲。一以修空慧般若力故,雖入六道生死,不為塵染所繫。二以大悲念眾生故,不住涅槃。菩薩雖處二諦,常能妙捨有無,取捨得中,不違大道理也。

是故《維摩經》(卷上)云:「譬如有人,欲於空地造立宮舍,隨意無礙。若於虛空,終不能成。菩薩亦如是,為欲成就眾生故,願取佛國;願取佛國者,非於空也。」

第三、破繫心外無法者,就中有二:一、破計情,二、問答解釋。

問曰:或有人言,所觀淨境,約就內心;淨土融通,心淨即是;心外無法,何須西入?

答曰:但法性淨土,理處虛融,體無偏局;此乃無生之生,上士堪入。是故《無字寶篋經》(意) 云:「善男子!復有一法,是佛所覺。所謂諸法不去不來,無因無緣,無生無滅,無思無不思,無增無減。佛告羅睺羅言:『汝今受持我此所說正法義不?』爾時十 方有九億菩薩,即白佛言:『我等皆能持此法門,當為眾生流通不絕。』世尊答言:『是善男子等,則為兩肩荷擔菩提。彼人即得不斷辯才,得善清淨諸佛世界。命 終之時,即得現見阿彌陀佛與諸聖眾住其人前,得往生也。』」自有中下之輩,未能破相,要依信佛因緣,求生淨土。雖至彼國,還居相土。又云:「若攝緣從本, 即是心外無法;若分二諦明義,淨土無妨是心外法也。」

二、問答解釋。

問曰:向言無生之生,唯上士能入,中下不堪者;為當直將人約法作如此判,為當亦有聖教來證?

答曰:依《智度論》(卷二九、六七意)云:「新發意 菩薩,機解軟弱,雖言發心,多願生淨土。何意然者?譬如嬰兒,若不近父母恩養,或墮阬、落井、火蛇等難,或乏乳而死;要假父母摩洗養育,方可長大,能紹繼 家業。菩薩亦爾,若能發菩提心,多願生淨土,親近諸佛,增長法身,方能匡紹菩薩家業,十方濟運。為斯益故,多願生也。」又彼《論》(卷六一、六六意)云: 「譬如鳥子,翅翮未成,不可逼令高翔。先須依林傳樹,羽成有力,方可捨林遊空。新發意菩薩亦爾,先須乘願求生佛前,法身成長,隨感赴益。又阿難白佛言: 『此無相波羅密,在何處說?』佛言:『如此法門,在阿毗跋致地中說。何以故?有新發意菩薩,聞此無相波羅密門,所有清淨善根,悉當滅沒也。』」又來但至彼 國,即一切事畢,何用諍此深淺理也。

第四、破願生穢土,不願生淨土者。

問曰:或有人言,願生穢國教化眾生,不願往生淨土,是事云何?

答曰:此人亦有一徒,何者?若身居不退已去,為化雜惡眾生故,能處染不染,逢惡不變;如鵝鴨入水,水不能濕。如此人等,堪能處穢拔苦。若是實凡夫者,唯恐自行未立,逢苦即變,欲濟彼者,相與俱沒;如似逼雞入水,豈能不濕。

是故《智度論》(卷二九意)云:「若凡夫發心,即願在穢土拔濟眾生者,聖意不許。」何意然者?龍樹菩薩《釋》(卷二九意)云:「譬如四十里冰,如有一人,以一升熱湯投之,當時似如少減,若經夜至明,乃高於餘者。凡夫在此發心救苦亦復如是,以貪瞋境界違順多故,自起煩惱,返墮惡道故也。」

第五、破若生淨土,多喜著樂者。

問曰:或有人言,淨土之中,唯有樂事,多喜著樂,妨廢修道,何須願往生也?

答曰:既云淨土,無有眾穢;若言著樂,便是貪愛煩惱,何名為淨?是故《大經》(卷下意)云:「彼國人天,往來進止,情無所繫。」又(大經卷上意)四十八願云:「十方人天,來至我國,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大經》(卷下意)又云:「彼國人天,無所適莫。」何有著樂之理也。

第六、破求生淨土非是小乘。

問曰:或有人言,求生淨土,便是小乘,何須修之?

答曰:此亦不然,何以故?但小乘之教,一向不明生淨土故也。

第七、會通願生兜率勸歸淨土者。

問曰:或有人言,願生兜率,不願歸西,是事云何?

答曰:此義不類,少分似同,據體大別,有其四種。何者?

一、彌勒世尊為其天眾轉不退法輪,聞法生信者獲益,名為信同。著樂無信者,其數非一。又來雖生兜率,位是退處,是故《經》(法華經卷二)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二、往生兜率,正得壽命四千歲。命終之後,不免退落。

三、兜率天上,雖有水鳥樹林,和鳴哀雅,但與諸天生樂為緣,順於五欲,不資聖道。若向彌陀淨國,一得生者,悉是阿毗跋致,更無退人與其雜居。又復位是無漏,出過三界,不復輪迴。論其壽命,即與佛齊,非算數能知。其有水鳥樹林,皆能說法,令人悟解,證會無生。

四、據《大經》且以一種音樂比較者,《經讚》(讚彌陀偈)言:

「從世帝王至六天    音樂轉妙有八重
  展轉勝前億萬倍    寶樹音麗倍亦然
  復有自然妙伎樂    法音清和悅心神
  哀婉雅亮超十方    是故稽首清淨勳」

第八、較量願生十方淨土,不如歸西方者。

問曰:或有人言,願生十方淨國,不願歸西方,是義云何?

答曰:此義不類,於中有三。何者?

一、十方佛國,非為不淨;然境寬則心昧,境狹則意專。是故《十方隨願往生經》(灌頂經卷一一意)云:「普廣菩薩白佛言:世尊!十方佛土皆為嚴淨,何故諸經中偏歎西方阿彌陀國,勸往生也?佛告普廣菩薩:一切眾生,濁亂者多,正念者少。欲令眾生專志有在,是故讚歎彼國,為別異耳。若能依願修行,莫不獲益。」

二、十方淨土,雖皆是淨,而深淺難知;彌陀淨國,乃是淨土之初門。何以得知?依《華嚴經》(晉譯卷二九意)云:「娑婆世界一劫,當極樂世界一日一夜;極樂世界一劫,當袈裟幢世界一日一夜。如是優劣相望,乃有十阿僧祇。」故知為淨土初門,是故諸佛偏勸也。餘方佛國,都不如此叮嚀。是故有信之徒,多願往生也。

三、彌陀淨國,既是淨土初門;娑婆世界,即是穢土末處。何以得知?如《正法念經》云:「從此東北, 有一世界,名曰斯訶。土田唯有三角沙石,一年三雨,一雨濕潤不過五寸。其土眾生,唯食果子,樹皮為衣。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復有一世界,一切虎狼禽獸,乃 至蛇蝎,悉皆有翅飛行。逢者相噉,不簡善惡。」此豈不名穢土始處。然娑婆依報,乃與賢聖同流,唯此乃是穢土終處。安樂世界,既是淨土初門,即與此方境次相 接,往生甚便,何不去也。

第九、據《攝論》與此經相違,料簡別時意語者。

今《觀經》中,佛說下品生人,現造重罪,臨命終時,遇善知識,十念成就,即得往生。依《攝論》云: 導佛別時意語。又古來通論之家,多判此文云:臨終十念,但得作往生因,未即得生。何以得知?《論》(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六意)云:「如以一金錢,貿得千金 錢,非一日即得。」故知十念成就者,但得作因,未即得生,故名別時意語。

如此解者,將為未然。何者?凡菩薩作論釋經,皆欲遠扶佛意,契會聖情。若有論文違經者,無有是處。 今解別時意語者,謂佛常途說法,皆明先因後果,理數炳然。今此經中,但說一生造罪,臨命終時,十念成就,即得往生,不論過去有因無因者。直是世尊引接當來 造惡之徒,令其臨終捨惡歸善,乘念往生,是以隱其宿因。此是世尊隱始顯終,沒因談果,名作別時意語。

何以得知?但使十念成就,皆有過去因。如《涅槃經》(北本卷六、南本卷六意)云: 「若人過去,已曾供養半恆河沙諸佛,復經發心,而能於惡世中,聞說大乘經教,但能不謗,未有餘功。若經供養一恆河沙諸佛,及經發心,然後聞大乘經教,非直 不謗,復加愛樂。」以此諸經來驗,明知十念成就者,皆有過因不虛。若彼過去無因者,善知識尚不可逢遇,何況十念而可成就也。《論》云:「以一金錢貿得千金 錢,非一日即得」者,若據佛意,欲令眾生多積善因,便乘念往生。若望論主,乘閉過去因,理亦無爽。若作此解,即上順佛經,下合論意。即是經論相扶,往生路 通,無復疑惑也。

第三、明廣施問答,釋去疑情者。自下就《大智度論》廣施問答。

問曰:但一切眾生,從曠大劫來,備造有漏之業,繫屬三界。云何不斷三界繫業,直爾少時念阿彌陀佛,即得往生,便出三界者。此繫業之義,復欲云何?

答曰:有二種解釋:一就法來破,二借喻以顯。言就法者:諸佛如來有不思議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不思議智力者:能以少作多,以多作少;以近為遠,以遠為近;以輕為重,以重為輕。有如是等智,無量無邊不可思議。

自下第二有七番,並借喻以顯。

第一、譬如百夫,百年聚薪,積高千仞。豆許火焚,半日便盡。豈可得言,百年之薪,半日不盡也!

第二、譬如癖者,寄載他船。因風帆勢,一日至於千里。豈可得言,癖者云何一日至千里也!

第三、亦如下賤貧人,獲一瑞物,而以貢王。王慶所得,加諸重賞。斯須之頃,富貴盈望。豈可得言,以數十年仕,備盡辛勤上下,尚不達而歸者;言彼富貴,無此事也!

第四、猶如劣夫,以己身力,擲驢不上。若從輪王行,便乘虛空,飛騰自在。豈可得言,以劣夫之力,必不能昇虛空也!

第五、又如十圍之索,千夫不制。童子揮劍,倏爾兩分。豈可得言,童子之力,不能斷索也!

第六、 又如鴆鳥入水,魚蚌斯斃皆死;犀角觸泥,死者還活。豈可得言,性命一斷,不可生也!

第七、亦如黃鵠喚子安,子安還活。豈可得言,墳下千齡,決無可甦也!

一切萬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攝他攝,千開萬閉,無量無邊。汝豈得以有礙之識,疑彼無礙之法乎!又五不思議中,佛法最不可思議。汝以三界繫業為重,疑彼少時念佛為輕,不得往生安樂國,入正定聚者,是事不然。

問曰:《大乘經》(業道經)云:「業道如秤,重處先牽。」云何眾生一形以來,或百年,或十年,乃至今日,無惡不造。云何臨終遇善知識,十念相續,即得往生。若爾者,先牽之義,何以取信?

答曰:汝謂一形惡業為重,以下品人十念之善以為輕者,今當以義較量。輕重之義者,正明在心、在緣、在決定,不在時節久近多少也。

一、云何在心?謂彼人造罪時,自依止虛妄顛倒心生。此十念者,依善知識方便安慰聞實相法生。一實一虛,豈得相比也。何者?譬如千歲闇室,光若暫至,即便明朗;豈可得言闇在室千歲而不去也。是故《遺日摩尼寶經》(意)云:「佛告迦葉菩薩:眾生雖復數千巨億萬劫,在愛欲中,為罪所覆;若聞佛經,一反念善,罪即消盡也。」是名在心。

二、云何在緣者?謂彼人造罪時,自依止妄想,依煩惱果報眾生生。今此十念者,依止無上信心,依阿彌陀如來真實清淨無量功德名號生。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徹筋破骨;若聞滅除藥鼓聲,即箭出毒除。豈可得言,彼箭深毒厲,聞鼓音聲,不能拔箭去毒也?是名在緣。

三、云何在決定者?彼人造罪時,自依止有後心有間心生。今此十念者,依止無後心無間 心起,是為決定。又《智度論》云:「一切眾生臨終之時,刀風解形,死苦來逼,生大怖畏。是故遇善知識,發大勇猛,心心相續十念,即是增上善根,便得往 生。」又「如有人對敵破陣,一形之力一時盡用。其十念之善亦如是也。」又「若人臨終時,生一念邪見,增上惡心,即能傾三界之福,即入惡道也。」

問曰:既云垂終十念之善,能傾一生惡業,得生淨土者,未知幾時為十念也?

答曰:如經說云:百一生滅成一剎那,六十剎那以為一念,此依經論汎解念也。今時解念,不取此時節。但憶念阿彌陀佛,若總相、若別相,隨所緣觀,逕於十念,無他念想間雜,是名十念。

又云:十念相續者,是聖者一數之名耳。但能積念凝思,不緣他事,使業道成辦便罷,亦不勞記之頭數也。

又云:若久行人念,多應依此。若始行人念者,記數亦好。此亦依聖教。

又問曰:今欲依勸行念佛三昧,未知計念相狀何似?

答曰:譬如有人,於空曠迥處,值遇怨賊,拔刀奮勇,直來欲殺。此人徑走,視度一河。未及到河,即作 此念:我至河岸,為脫衣渡?為著衣浮?若脫衣渡,唯恐無暇;若著衣浮,復畏首領難全。爾時但有一心作渡河方便,無餘心想間雜。行者亦爾:念阿彌陀佛時,亦 如彼人念渡,念念相次,無餘心想間雜。或念佛法身,或念佛神力,或念佛智慧,或念佛毫相,或念佛相好,或念佛本願。稱名亦爾,但能專至,相續不斷,定生佛 前。

今勸後代學者,若欲會其二諦:但知念念不可得,即是智慧門;而能繫念相續不斷,即是功德門。是故《經》(維摩經卷上意)云:菩薩摩訶薩,恆以功德智慧以修其心。」若始學者,未能破相,但能依相專至,無不往生,不須疑也。

又問曰:《無量壽大經》(卷上)云:「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有世人,聞此聖教,現在一形,全不作意;擬臨終時,方欲修念。是事云何?

答曰:此事不類。何者?經云十念相續,似若不難;然諸凡夫,心如野馬,識劇猿猴,馳騁六塵,何曾停息。各須宜發信心,預自剋念,使積習成性,善根堅固也。

如佛告大王:「人積善行,死無惡念,如樹先傾,倒必隨曲也。」若刀風一至,百苦湊身,若習先不在 懷,念何可辨?各宜同志三五,預結言要,臨命終時,迭相開曉,為稱彌陀名號,願生安樂國。聲聲相次,使成十念也。譬如蠟印印泥,印壞文成。此命斷時,即是 生安樂國時。一入正定聚,更何所憂。各宜量此大利,何不預剋念也!

又問曰:諸大乘經論皆言:「一切眾生畢竟無生,猶若虛空。」云何天親、龍樹菩薩皆願往生也?

答曰:言眾生畢竟無生如虛空者,有二種義:一者、如凡夫人所見,實眾生、實生死等。若據菩薩往生,畢竟如虛空,如兔角。二者、今言生者,是因緣生;因緣生故,即是假名生;假名生故,即是無生。不違大道理也,非如凡夫謂有實眾生、實生死也。

又問曰:夫生為有本,乃是眾累之元。若知此過,捨生求無生者,可有脫期。今既勸生淨土,即是棄生求生,生何可盡?

答曰:然彼淨土,乃是阿彌陀如來清淨本願,無生之生;非如三有眾生,愛染虛妄執著生也。何以故?夫法性清淨,畢竟無生。而言生者,得生者之情耳。

又問曰:如上所言,知生無生,當上品生者。若爾,下品生人,乘十念往生者,豈非取實生也?若實生者,即墮二疑:一恐不得往生,二謂此相善不能與無生為因也。

答曰:釋有三番:

一、譬如淨摩尼珠,置之濁水,以珠威力,水即澂清。若人雖有無量生死罪濁,若聞阿彌陀如來至極無生清淨寶珠名號,投之濁心,念念之中,罪滅心淨,即便往生。

二、如淨摩尼珠,以玄黃帛裹,投之於水,水即玄黃,一如物色。彼清淨佛土,有阿彌陀如來無上寶珠名號,以無量功德成就帛裹,投之所往生者心水之中,豈不能轉生為無生智乎!

三、亦如冰上燃火,火猛則冰液,冰液則火滅。彼下品往生人,雖不知法性無生;但以稱佛名力,作往生意,願生彼土;既至無生界時,見生之火,自然而滅也。

又問曰:依何身故,說往生也?

答曰:於此間假名人中.修諸行門,前念與後念作因。穢土假名人,淨土假名人,不得決定一,不得決定異。前心後心亦如是,何以故?若決定一,則無因果;若決定異,則非相續。以是義故,橫豎雖別,始終是一行者也。

又問曰:若人但能稱佛名號,能除諸障者,若爾,譬如有人,以指指月,此指應能破闇也。

答曰:諸法萬差,不可一概。何者?自有名即法,自有名異法。

有名即法者:如諸佛菩薩名號、禁咒音辭、修多羅章句等是也。如禁咒辭曰:「日出東方,乍赤乍黃。」 假令酉亥行禁,患者亦愈。又如有人被狗所嚙,灸虎骨熨之,患者亦愈。或時無骨,好攋掌摩之,口中喚言:「虎來虎來」,患者亦愈。或復有人患腳轉筋,炙木瓜 枝熨之,患者亦愈,或無木瓜,炙手摩之,口喚:「木瓜木瓜」,患者亦愈,吾身得其效也。何以故?以名即法故。

有名異法者,如以指指月是也。

又問曰:若人但稱念彌陀名號,能除十方眾生無明黑闇,得往生者;然有眾生,稱名憶念,而無明猶在,不滿所願者,何意?

答曰:由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故也。所以者何?謂不知如來是實相身、是為物身。

復有三種不相應: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謂無決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續,謂餘念間故。迭相收攝,若能相續,則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無有是處。

第三大門中,有四番料簡:

第一、辨難行道、易行道。

第二、明時劫大小不同。

第三、明從無始世劫已來,處此三界五道,乘善惡二業,受苦樂兩報,輪迴無窮,受生無數。

第四、將聖教證成,勸後代生信求往。

第一、辨難行道易行道者,於中有二:一出二種道,二問答解釋。

余既自居火界,實想懷怖。仰惟大聖三車招慰,且羊鹿之運,權息未達,佛訶邪執,障上求菩提;縱後迴向,仍名迂迴。若徑攀大車,亦是一途;只恐現居退位,嶮徑遙長,自德未立,難可昇進。

是故龍樹菩薩(論註卷上所引易行品意)云:「求阿毗跋致,有二種道: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

「難行道」者:謂在五濁之世,於無佛時,求阿毗跋致為難。此難乃有多途,略述有五,何者?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三者無顧惡人,破他勝德。四者所有人天,顛倒善果,壞人梵行。五者唯有自力,無他力持。如斯等事,觸目皆是。譬如陸路,步行則苦,故曰難行道。

「易行道」者:謂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起心立德,修諸行業。佛願力故,即便往生。以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聚。正定聚者,即是阿毗跋致不退位也。譬如水路,乘船則樂,故名易行道也。」

問曰:菩提是一,修因亦應不二。何故在此修因向佛果,名為難行;往生淨土期大菩提,乃名易行道也?

答曰:諸大乘經所辨一切行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攝他攝。

何者「自力」?譬如有人,怖畏生死,發心出家,修定發通,遊四天下,名為自力。

何者「他力」?如有劣夫,以己身力,擲驢不上。若從輪王,即便乘空,遊四天下。即輪王威力,故名他力。

眾生亦爾,在此起心立行,願生淨土,此是自力。臨命終時,阿彌陀如來,光臺迎接,遂得往生,即為他力。

故《大經》(卷上意)云:「十方人天,欲生我國者,莫不皆以阿彌陀如來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若不如是,四十八願,便是徒設。語後學者,既有他力可乘,不得自局己分,徒在火宅也。

第二、明劫之大小者,如《智度論》(卷五、三八意)云:劫有三種:謂一小,二中,三大。

如方四十里城,高下亦然,滿中芥子;有長壽諸天,三年去一,乃至芥子盡,名一小劫。

或八十里城,高下亦然,芥子滿中;如前取盡,名一中劫。

或百二十里城,高下亦然,芥子滿中;取盡一同前說,方名大劫。

或八十里石,高下亦然。有一長壽諸天,三年以天衣一拂。天衣重三銖,為拂不已,此石乃盡,名為中劫。其小石大石,類前中劫可知,不勞具述。

第三門中有五番:

第一明從無始劫來,在此輪迴無窮,受身無數者。如《智度論》(卷一六意)云: 「在於人中,或張家死王家生,王家死李家生。如是盡閻浮提界,或重生,或異家生。或南閻浮提死,西拘耶尼生;如閻浮提,餘三天下亦如是。如四天下死,生四 天王天亦如是。或四天王天死,忉利天生;忉利天死,生餘上四天亦如是。色界有十八重天,無色界有四重天,此死生彼,一一皆遍亦如是。或色界死,生阿鼻地 獄;阿鼻地獄中死,生餘輕繫地獄;輕繫地獄中死,生畜生中;畜生中死,生餓鬼道中;餓鬼道中死,或生人天中。如是輪迴六道,受苦樂二報,生死無窮。胎生既 爾,餘三生亦如是。」

是故《正法念經》(卷六○意)云:「菩薩化生,告諸天眾云:凡人經此百千生,著樂放逸不修道;不覺往福侵已盡,還墮三塗受眾苦。」

是故《涅槃經》(北本卷二南本卷二)云:「此身苦所集,一切皆不淨。扼縛癰瘡等,根本無義利。上至諸天身,皆亦復如是。」

是故又彼《經》(北本卷二四、南本卷二二意)云: 「勸修不放逸,何以故?夫放逸者,是眾惡之本;不放逸者,乃是眾善之源。如日月光,諸明中最;不放逸法,亦復如是,於諸善法,為最為上。亦如須彌山王,於 諸山中,為最為上;不放逸法,亦復如是,於諸善法中,為最為上。何以故?一切惡法,由放逸而生;一切善法,不放逸為本。」

第二問曰:雖云無始劫來,六道輪迴無際。而未知一劫之中,受幾身數,而言流轉?

答曰:如《涅槃經》(北本卷二二、南本卷二○意)說:「取三千大千世界草木,截為四寸籌,以數一劫之中所受身父母頭數,猶自不澌。」或云:「一劫之中所飲母乳,多於四大海水。」或云:「一劫之中所積身骨,如毗富羅山。」如是遠劫以來,徒受生死,至於今日,猶作凡夫之身。何曾思量,傷嘆不已。

第三又問曰:既云曠大劫來,受身無數者,為當直爾總說令人生厭?為當亦有經文來證?

答曰:皆是聖教明文,何者?如《法華經》(卷三意)云:「過去不可說久遠大劫,有佛出世,號大通智勝如來。有十六王子,各昇法座,教化眾生。一一王子,各各教化六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眾生。」其佛滅度已來,至極久遠,猶不可數知。何者?《經》(法華經卷三意)云:「總取三千大千世界大地,磨以為墨。佛言:是人過千國土,乃下一點,大如微塵;如是展轉,盡地種墨。佛言:是人所經國土,若點不點,盡抹為塵,一塵一劫;彼佛滅度已來,復過是數。今日眾生,乃是彼時十六王子座下曾受教法。」是故《經》(法華經卷三)云:「以是本因緣,為說《法華經》。」《涅槃經》(北本卷八、南本卷八意)復云:「一是王子,一是貧人。如是二人互相往反。言王子者,今日釋迦如來,乃是彼時第十六王子也。言貧人者,今日眾生等是。」

第四問曰:此等眾生,既云流轉多劫;然三界之中,何趣受身為多?

答曰:雖言流轉,然於三惡道中,受身偏多。如《經》(十住斷結經卷五意)說云:「於虛空中,量取方圓八肘,從地至於色究竟天,於此量內,所有可見眾生,即多於三千大千世界人天之身。」故知惡道身多。何故如此?但惡法易起,善心難生故也。今時但看現在眾生,若得富貴,唯事放逸破戒;天中即復著樂者多。是故《經》(五苦章句經意)云:眾生等是流轉,恆三惡道為常家。人天暫來即去,名為客舍故也。」依《大莊嚴論》(卷三):「勸一切眾生,常須繫念現前。」《偈》(大莊嚴論卷三、八)云:「盛年無患時,懈怠不精進。貪營眾事務,不修施戒禪。臨為死所吞,方悔求修善。(以上卷三)智者應觀察,除斷五欲想。精勤習心者,終時無悔恨。心意既專至,無有錯亂念。智者勤投心,臨終意不散。不習心專至,臨終必散亂。心若散亂時,如調馬用磑。若其鬥戰時,迴旋不直行(以上卷八)。」

第五又問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遠劫以來應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輪迴生死,不出火宅?

答曰:依大乘聖教,良由不得二種勝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為二?一謂聖道,二謂往生淨土。其聖道一種,今時難證:一由去大聖遙遠,二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經》(卷五五意)云:「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是故《大經》(卷上意)云:「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又復一切眾生,都不自量:

若據大乘,真如實相第一義空,曾未措心。

若論小乘,修入見諦修道,乃至那含、羅漢,斷五下,除五上,無問道俗,未有其分。

縱有人天果報,皆為五戒十善,能招此報,然持得者甚希。

若論起惡造罪,何異暴風駛雨。

是以諸佛大慈,勸歸淨土:縱使一形造惡,但能繫意專精,常能念佛,一切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何不思量,都無去心也!

自下第四,引聖教證成,勸信求生者。依《觀佛三昧經》(卷九意)云: 「爾時會中有財首菩薩白佛言:『世尊!我念過去無量劫時,有佛出世,亦名釋迦牟尼佛。彼佛滅後,有一王子,名曰金幢,憍慢邪見,不信正法。有知識比丘,名 定自在。告王子言:世有佛像,極為可愛,可暫入塔,觀佛形像。時彼王子,從善友語,入塔觀像,見像相好。白言:比丘!佛像端嚴,猶尚如此,況佛真身!比丘 告言:王子!今見佛像,不能禮者,當稱南無佛。還宮繫念,念塔中像。即於後夜,夢見佛像,心大歡喜,捨離邪見,歸依三寶,隨壽命終。由前入塔,稱佛功德, 即得值遇九百億那由他佛,於諸佛所,常勤精進,恆得甚深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力故,諸佛現前,皆與授記。從是以來,百萬阿僧祇劫,不墮惡道。乃至今日,獲得 首楞嚴三昧。爾時王子者,今我財首是也。』爾時會中,即有十方諸大菩薩,其數無量,各說本緣,皆依念佛得。佛告阿難:『此觀佛三昧,是一切眾生,犯罪者 藥,破戒者護,失道者導,盲冥者眼,愚癡者慧,黑闇者燈,煩惱賊中大勇猛將,諸佛世尊之所遊戲,首楞嚴等諸大三昧始出生處。』佛告阿難:『汝今善持,慎勿 忘失。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皆說如是念佛三昧。我與十方諸佛,及賢劫千佛,從初發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種智。』」

又如《目連所問經》:「佛告目連:譬如萬川長流,有浮草木,前不顧後,後不顧前,都會大海。世間亦 爾:雖有豪貴,富樂自在,悉不得免生老病死。只由不信佛經,後世為人,更甚困劇,不能得生千佛國土。是故我說無量壽佛國,易往易取,而人不能修行往生,反 事九十五種邪道。我說是人名無眼人,名無耳人。」

經教既爾,何不捨難,依易行道矣!

安樂集  卷上

安樂集 卷下